搜索
首页 其他

南宋词人姜夔在扬州慢

1.二十四桥仍在,(),(),()

扬 州 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住初程。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

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

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

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求姜夔的《扬州慢》

、简介:扬州慢,词牌名,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而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另外还有赵以夫、郑觉斋等词人用过此调。 2、词牌简介:扬州慢,宋姜夔自度曲,见《白石道人歌曲》。

其词序云:“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入中吕宫(夹钟宫)。《词律》卷一五、《词谱》卷二六皆列姜夔所作《扬州慢·淮左名都》。

双调,九十八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前片第四、五句及后片第三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词谱》列别体二种。 3、扬州慢词谱(宋姜夔) (双调九十八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 (前片)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仄平平中仄,中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韵)。 (后片)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仄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注:中:可平可仄 。

4、姜夔简介: (1155~1221)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

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有《白石道人歌曲》。 四库全书提要: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另:姜夔交游多为名人,四诗翁其三多赏其诗词。应当是江湖诗风的奠基人之一,《江湖集》收其诗。

所作《诗说》多精至之论,严羽以前,无以为过。其词清空,《宋词通论》许为“南宋唯一的开山大师”。

有《白石词》、《白石诗集》、《续书谱》(书法)、等 姜夔(约1155~约1221) 扬州慢 中国宋代音乐家和词人。字尧章。

别号拈花惹草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童年失去父母,在汉阳的姐姐家,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爱好音乐文学和书法。

成年后屡试不第,奔走四方,过着幕僚清客的生活。他有忧国忧民之心,对当时的政治表示不满,支持辛弃疾抗击金朝统治者的事业。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白石路过曾擅金兵两次破坏的扬州,所见断井颓垣,使他感融万端,写出著名的《扬州慢》曲谱和歌词。合肥也被金兵蹂躏过,白石在那里写出《凄凉犯》,反映了“边城一片离索”的荒凉景象。

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也是真实的史料。白石一生处在矛盾的心情中不能自拔

他对自己的幕僚生活感到厌倦,却又处处依附统治集团,留恋那种狭隘空虚的生活,因此,忧郁凄凉便成了他的音乐和文学创作的特色。 扬州慢·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 南宋宁宗元三年(1197),白石向朝廷进《大乐议》,论列古今乐制,提出整理宫廷音乐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他的著作《白石道人歌曲》中,保存下来的乐谱,有琴曲1首,《越九歌》10首,词调17首,共28首。琴曲《古怨》是减字谱,可弹奏;《越九歌》是律吕字谱,已经标明不同的音高;词调是工尺旁谱,流传中多有讹误之处,研究者对此有不同见解。

词调17曲中,除《醉吟商小品》和《霓裳中序第一》是传统大曲的摘篇,《玉梅令》是范成大的作品以外,其他词调都是白石自度曲。在自度曲中也可能有吸收民间音乐而加工改编的。

这17首歌曲是历史上重要乐种“词乐”的可靠实例,反映了当时作曲技巧的一个侧面。1949年后,近人杨荫浏在调查研究五台山《八大套》和西安鼓乐的基础上,重新整理白石旁谱,将它全部翻译出来,编成《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一书。

对此,其他学者也有不同的译法。 典范词作 扬州慢·淮左名都 【南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 扬州慢·十里春风 【南宋】赵以夫 琼花唯扬州后土殿前一本。比聚八仙大率相类,而不同者有三: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不同者一也。

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琼花蕊与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

友人折赠数枝,云移根自鄱阳之洪氏。赋而感之。

其调曰《扬州慢》。 十里春风,。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