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深山的诗句1. 送殷尧藩侍御游山南 (姚合) 诗境西南好,秋深昼夜蛩。 人家连水影,驿路在山峰。 谷静云生石,天寒雪覆松。 我为公府系,不得此相从。 2. 送袁肇归山阴 (郑巢) 论文意有违,寒雨洒行衣。 南渡久谁语,后吟今独归。 河帆因树落,沙鸟背潮飞。 若值云门侣,多因宿翠微。 3. 山中送进士刘蟾赴举 (章孝标) 去住迹虽异,爱憎情不同。 因君向帝里,使我厌山中。 故友多朝客,新文尽国风。 艺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4. 山出云 (陆畅) 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 望树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张盖影,依涧布鱼鳞。 高似从龙处,低如触石频。 浓光藏半岫,浅色类飘尘。 玉叶开天际,遥怜占早春。 5. 盛山十二诗·茶岭 (韦处厚) 顾渚吴商绝,蒙山蜀信稀。 千丛因此始,含露紫英肥。 6. 忆万岁楼望金山 (李绅) 楼高雉堞千师垒,峰拔惊波万壑攒。 山绝地维消虎踞,水浮天险尚龙盘。 蜃嘘云拱飞江岛,鳌喷仙岩隔海澜。 长对碧波临古渡,几经风月与悲欢。 7. 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 (项斯) 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 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 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 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 8. 关山月 (霍总) 珠珑翡翠床,白皙侍中郎。 五日来花下,双童问道傍。 到门车马狭,连夜管弦长。 每笑东家子,窥他宋玉墙。 9.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过云 (皮日休) 粉洞二十里,当中幽客行。 片时迷鹿迹,寸步隔人声。 以杖探虚翠,将襟惹薄明。 经时未过得,恐是入层城。 10. 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 (顾非熊) 此名谁不得,人贺至公难。 素业承家了,离筵去国欢。 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 旧隐茅峰下,松根石上盘。 2.形容深山里野花野草的诗词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的《牡丹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诗云: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徐凝有首《牡丹》诗: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元稹《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黄庭坚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3.描写深山景色优美的诗词有哪些1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译】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2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 【译】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3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长相思·一重山》五代:李煜 【译】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4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扶苏》先秦:佚名 【译】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 5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山有扶苏》先秦:佚名 【译】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 6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与诸子登岘山》唐代:孟浩然 【译】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7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山中雪后》清代:郑燮 【译】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 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8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山中留客》唐代:张旭 【译】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 9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相思令·吴山青》宋代:林逋 【译】看吴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钱塘两岸青山相对迎。 怎忍心分手有离情。 10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宋代:苏轼 【译】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 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4.关于“深山”的诗句有哪些1、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唐 杜甫 《君不见,简苏徯》 2、何计能相访,终身得在山。——唐 姚合 《寄崔之仁山人》 3、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唐 崔橹 《山路木芙蓉》 4、谁知缘法有到处,少茂林泊处深山。——宋 陈著 《为茂林老乘独舟四句》 5、深山大泽绝异处,造物冥锢难轻捐。——宋 王柏 《挽朱宜人》 6、染练江山宿雨余,枝枝叶叶润如酥。——宋 杨万里 《晓炊黄竹庄三首》 7、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王氏高丽 王建《荆门行》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崔橹,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崔橹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崔橹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陈著,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王建(877年—943年),字若天,松岳郡(今开城)人,朝鲜半岛统一之后的第一位君主,高丽王朝的开国国王。祖上可能为中国人。[1] 他在新罗末年大乱时投奔弓裔,918年依靠兵变夺权登位,建国号高丽,年号天授,935年取新罗,936年平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他依照中国的典章制度初步组建国家机构,采取笼络豪族的策略,广泛与豪族联姻,建立豪族联合政权;同时定平壤为西京,积极北拓;文化上弘扬佛教;对外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对契丹则持敌对态度。945年去世,临终前留下《十训要》,死后庙号太祖,谥号神圣,葬于显陵。 参考资料 古诗词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7%8E%8B%E6%9F%8F 5.形容“深山峡谷”的古诗词有哪些1. 《过巫峡》 唐代:李频 拥棹向惊湍,巫峰直上看。削成从水底,耸出在云端。 暮雨晴时少,啼猿渴下难。一闻神女去,风竹扫空坛。 2. 山出云 唐代:李绅 杳霭祥云起,飘飏翠岭新。萦峰开石秀,吐叶间松春。 林静翻空少,山明度岭频。回崖时掩鹤,幽涧或随人。 姑射朝凝雪,阳台晚伴神。悠悠九霄上,应坐玉京宾。 3. 《望太行》 明代:唐顺之 北望太行山,岭岑霄汉间。 倚天开叠嶂,画地作重头。 车向羊肠转,人从鸟道还。 一为寒苦曲,泪下摧心颜。 4. 《上太行》 明代: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5. 《巫山高二首》 唐代: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合沓隐昭回。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6.深山藏古诗的意思是什么的就是在大山深处 其实深山藏古寺是一幅画作,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创建并主管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画院。 这位深山藏古寺昏君兼杰出书画家开设画学,亲自授课,建立考试制度,亲自出题批卷,培养绘画人才,开创了一代画风。当时画院的考试标准是:笔意俱全。 有一次考试,他出的题目便是"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 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 他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注: 魁选,即第一名。) 那幅画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构思巧妙,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 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 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洗衣浆衫,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庙一定是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 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