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文武双全的诗句有哪些1.《三国演义》诗一(颂关羽):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2.《三国演义》诗二(颂姜维)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3.《三国演义》诗三(颂邓艾) 自幼能筹画,多谋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 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 4.《三国演义》诗四(颂周瑜)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5.李白《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2.李白有关于文武双全的诗句哪些1、“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 2、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侠客行》) 3、“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4、“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与韩荆州书》) 5、“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侠客行》) 《侠客行》原文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3.李白有关于文武双全的诗句李白有关于文武双全的诗句是《侠客行》。 1、《侠客行》简介 《侠客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全诗抒发了李白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诗句前面描写侠客的武功,最后一句“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则是属于文韬。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的文采及对武功的理解,透析出李白属于文武双全。 金庸小说《侠客行》就是以此诗为题,在书中《侠客行》是一部高深的武功秘籍,男主角就是从中悟出绝世武功。 2、《侠客行》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3、译文 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 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 十步之内,稳杀一人,千里关隘,不可留行。 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点声,深藏身名。 有时空闲,步过信陵郡,来点酒饮,脱剑横在膝前。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三杯下肚,一诺千金,义气重于五岳。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 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 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煊赫大梁城。 身为侠客纵死侠骨也留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能学杨雄那个儒生,终身在书合上,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 4.征集形容一个人文武双全的诗句《三国演义》诗一(颂关羽):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三国演义》诗二(颂姜维)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 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 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三国演义》诗三(颂邓艾)自幼能筹画,多谋善用兵。 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 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三国演义》诗四(颂周瑜)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 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 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5.形容文武双全的词语【兼资文武】:兼:兼有;资:才能。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形容文武双全。 【能文善武】:能:能够,信任。指人文武双全。 【文通武达】:以文学通登显贵,以武略位居达官。指不管学文学武,只要为国出力,就都有前途。也形容文武双全的人。 【文武皇皇】:皇皇:非常显赫的样子。形容文武双全,非常显赫。 【文武兼备】: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文武兼济】: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指文武双全。 【文武兼全】: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指文武双全 6.形容文武双全的成语有哪些文武全才 【拼音】:wén wǔ quán cái 【解释】: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出处】:《旧五代史·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示例】:那是难得的一位~啦。 ★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 【近义词】:文武双全、能文能武 【反义词】:一无所能、有勇无谋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能文能武 能文能武 【拼音】:néng wén néng wǔ 【解释】: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示例】:如今知道朝里那些老爷们都是~,出力报效,所到之处,早已消灭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七回 【近义词】:文武双全、能文善武 【反义词】:不文不武 【歇后语】:被窝里放屁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人文武双全 能文善武 【拼音】:néng wén shàn wǔ 【解释】:能:能够,信任。指人文武双全。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凭着我能文善武才人敌,俺父亲将我来许。” 【示例】:争羡道,~的小郎君。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 【近义词】:能文能武 【反义词】:不文不武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人文武双全文武双全 【拼音】:wén wǔ shuāng quán 【解释】: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示例】: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近义词】:文武全才、能文能武 【反义词】:不文不武 【歇后语】:孔夫子挂腰刀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能文能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