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轻舟的诗句

1.关于轻舟的诗句

《早发白帝城》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咏怀》

年代: 魏晋 作者: 阮籍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行香子·一叶轻舟》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一叶【轻舟】。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岩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清。

2.含有“轻舟”的诗句

李清照词《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艨舟, 载不动、许多愁。

宋祁《诗词》积雨涨秋濠,轻舟共此邀。菰蒲敛鋩锷,莲芡熟橐韬。岸静鱼跳月,林喧鸟避篙。归时兴不浅,风物正萧骚

寻幽泛轻舟,待月步闲庭。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我寻住孤山,师亦往东明。人间一为别,天上七周星。江湖既相望,煦沫安足凭。今年春之暮,草堂花飘零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香山还带付轻舟,如影随形过不留,

善念乃能通帝座,令江海屋暗添筹。

《点绛唇·醉漾轻舟 桃源 》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直把杭州作汴州,轻舟已过万重山,但悲不见九州同,明月何时照我还,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南曲四首(其三)】 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元 白朴

一夕梵唱一夕秋,一叶轻舟一叶愁。

千寻碧湖千寻酒,丝竹慢,唱不休,

红颜总是归尘垢。

听钟十年后,隔雨看小楼,却叫人怎生回头?

只知道这点点 \(^o^)/~ 望满意

3.有关轻舟的诗词

《早发白帝城》年代: 唐 作者: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咏怀》年代: 魏晋 作者: 阮籍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行香子·一叶轻舟》年代: 宋 作者: 苏轼一叶【轻舟】。

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岩陵。

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清。

4.轻舟已过万重山后面的诗句

1、“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最后一句,后面那没有诗句。

2、“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全诗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该诗大意: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4、《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5、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5.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全首诗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品译文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作品注释(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2)朝:早晨。 (3)辞:告别。

(4)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5)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还:返回。 (7)猿:猿猴。 (8)啼:鸣、叫。 (9)住:停息。

(10)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6.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全诗及寓意

(原创)我个人这样理解的,

诗的第一、二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前里江陵一日还”,李白当朝为官被贬,从能呼风唤雨的官场(古代当官的基本都能一手遮天,为所欲为)一下被贬变成一无所有庶民,好比现今的风光无限的富二代一下变成穷光蛋,一落千丈的心理活动。所发出的感概。

第三、四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衬托出当时的社会没落,贫民的饥荒疾苦,李白自认为他是好官,能为一方百姓造福的好官,可是被贬了,万般无奈,按说江边沿岸风光无限,鸟语花香,可是他不提,偏偏只提猿声,猿声是一种听起来很凄惨的一种声音,我认为老百姓都没有得吃的,当然猿猴就更没有得吃的了,因为猿猴没有吃的,所以就啼不住,第四句告诉我们,被贬的李白一身轻松,再也不用操心这个没落的社会的局势,就算是社会被颠覆跟他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