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抒发古诗的情感关键要看要抒发的诗篇 在古诗词的相关教学中,经常会用到“意象”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象的英文为:Image,有图象、映象、影象、形象,译为意象最好。意象就是情意融注在形象中,而这形象是包涵并体现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 意象是主观情义和客观意象的统一,是情景交融的美学呈现状态。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月亮作为唐宋诗人最钟爱的诗歌意象,频繁出现在唐宋浩如烟海的诗词作品中。为什么浪漫的诗人们都对“月”这一意象情有独钟呢?月的意象与诗歌意境的呈现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像苏轼《水调歌头》中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这一意象寄托着诗人们悲欢离合的主观情思。 下面就从“悲”“欢”“离”“合”四个层面分析唐宋诗词中“月”的意象。 一、悲——永恒、无常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驻足“石头城”的秦淮河畔,仰望苍穹,一弯“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感慨系之。 月作为历史的见证,阴晴圆缺,循环往复,亘古不变,月在诗人眼中是“永恒”;石头城昔日繁华,今日萧条,可谓“无常”。在永恒与无常的鲜明对照中,在历史与现实的梦幻交错中,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世事无常,如烟似梦,往昔歌舞升平、雕梁画栋的故国金陵如今只能在追忆中重现——所谓无常;而春花秋月亘古不变——所谓永恒。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只能越发衬托出国破家亡、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 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 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浪花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而明月、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 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辨,抒发了绵绵无绝期的悲痛之情。 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苍穹,毫不吝惜地倾泻着邈邈银辉,它晚升日隐,与人总是若即若离。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 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系之,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巧妙融合,抒发了永恒与无常之悲。 李白《苏台览古》中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杜牧《润州二首》中的“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等等,传达的都是永恒与无常之悲。 二、欢——美人、爱情 1、月与美人 在古代文人的审美世界里,月的形态美与女子的容貌、身姿之美最为相似,明月是美人的象征,从而创造出众多用月描绘美人的句子,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晏殊的《浣溪沙》中“鬓弹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他用“月”与“霞”来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从而描绘出这位美人的娇艳。再如晏几道的《蝶恋花》中“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描写一位深闺少女午睡醒后的慵懒之态。 以“绿云”暗喻少女乌发,以“新月”暗喻少女乌发之下的愁眉。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 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写女子的美丽胜过皎洁的月亮;“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就是以月比人,写歌女用扇子遮面的娇羞模样,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天上美月,地上佳人交相辉映,相辅相成,至此诗人将天上人间巧妙融合,可望不可及的美月似乎相伴左右,身旁的佳人宛若天上仙子,如月的佳人带给诗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慰藉,这里的月是欢乐的意象。 月不但像美人,月宫中就住着一位绝世独立的美人——嫦娥。对嫦娥曾有微词的李商隐也赞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嫦娥和青女在夜凉如水的月光中,争着显示自己的美好姿态。诗人的想像一改嫦娥在人们心中孤傲的形象,赋予嫦娥更多凡人的心理情感,甚至是炫耀自己美貌的虚荣心理,此时,嫦娥已不是神仙,而是一位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美人。 月是嫦娥的家,月是嫦娥的广寒宫,因为嫦娥的美家喻户晓,月也经常被当作美人的象征。 2、月与爱情 唐宋诗人在爱情诗词中常常用到“月”的意象:一是因为月夜特有的浪漫气息,特别适合烘托恋人间的柔情蜜意、勾勒有情人的缠绵缱绻;二是因为月亮的皎洁无暇、亘古长存可以象征爱情的坚贞不渝、天长地久。 在这类诗词中,“月”暂时摆脱了传统的悲愁意象,变得温柔而朦胧,清新而明朗,正如人们常说的“花前月下”,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晏几道《六么令》中“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一。 2.用古诗句表达内心情感不知细叶谁裁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映日荷花别样红--宋,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江碧鸟逾白.晏殊《踏莎行》 13.春色满园关不住.苏轼《蝶恋花》 26.停车坐爱枫林晚.野火烧不尽.杨万53.疏影横斜水清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红杏枝头春意闹--宋,春风吹又生--唐.穿花蛱蝶深深见,春在蒙蒙细雨中--宋,草色遥看近却无--唐,山青花欲然--唐。--南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小荷才露尖尖角.朱熹《春日》 7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代人赋》 12,小蕾深藏数点红--金,明月何时照我还?--宋,霜叶红于二月花--唐.小楼一夜听春雨,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夜来风雨声,莲叶何田田.乐府古辞《孟珠》 14,鸟鸣山更幽,早有蜻蜓立上头--宋,似曾相识燕归来--宋.城中桃李愁风雨.日出江花红胜火.等闲识得东风面.林间新绿一重重!--汉乐府民歌《江南》 21.春江晚景》 32,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深巷明朝卖杏花--宋,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韩愈《初春小雨》 28.元稹《菊花》 18.释仲殊《绝句》 15.天街小雨润如酥,浅草才能没马蹄--唐.杜甫《绝句二首》 31!--唐,暗香浮动月黄昏--宋.阳春二三月.江南可采莲.王籍《入若耶溪》 30.乱花渐欲迷人眼.苏轼《惠崇78.春眠不觉晓.王安石《咏石榴花》 9.晴空一鹤排云上,春在溪头荠菜花--宋.张道洽《岭梅》 2.蝉噪林逾静.到处皆诗境.周邦彦《苏幕遮》 23.叶上初阳乾宿雨,一一风荷举--宋,花落知多少.杜牧《山行》 25,人间应未有--宋.晏殊《浣溪沙》 17.春风不解禁杨花.梁.不是花中偏爱菊.杜甫《曲江二首》 34.宋祁《玉楼春》 5,处处闻啼鸟.韩鸿《寒食》 3.江南二月多芳草.绿杨烟外晓寒轻.叶绍翁《游园不值》 6.辛弃疾《鹧鸪天.王安石《甘露歌》 4.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草与水同色--晋.里《小池》 22.折得一枝香在手.天涯何处无芳草--宋,点水蜻蜓款款飞--唐,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便引诗情到碧宵--唐.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浓绿万枝红一点.贺知章《咏柳》 24,一枝红杏出墙来--宋.春风又绿江南岸.无可奈何花落去,水面清圆.王安石《泊船瓜洲》 20,随时有物华--宋。孟浩然《春晓》 29,动人春色不须多--宋.林逋《山园小梅》 11 3.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