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月亮的词语和诗句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2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2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3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二、描写月亮的成语月朗风清 月光明朗,微风清爽。 形容美好宁静的夜晚。 出自唐朝的《洛神传》:“时月朗风清,旷善琴,遂取琴弹之。” 月缺花残 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破坏、摧残。出自唐朝温庭筠《金荃集•和王秀才伤歌姬》:“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 风花雪月 原古典文学中常用以作为描写对象的四时景色。现多指诗文堆砌辞藻,内容限于写景言情。 比喻风流场中男女间的恋爱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出自宋朝邵雍《伊川击壤集•序》:“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也?” 水中捞月(水中捉月)(海底捞月): 到水里捞月亮。 比喻白费力气,事情根本办不到。出自明朝汤显祖《牡丹亭冥誓》:“虽则似空中拈花,却不是水中捞月。” 光风霁月 光风:指雨后初晴时的和风;霁月:雨或雪停止后的明月。指雨或雪过后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 比喻人心地光明、胸怀开阔、品格高尚。也比喻和平安宁的社会气氛。 出自宋朝丘宗《鹧鸪天》:“陆海蓬壶自有山,光风霁月未应悭。” 众星捧月 天上众多的星星衬托着月亮。 比喻许多东西围绕一个中心,或许多人簇拥一个他们推崇的人。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捧月。” 闭月羞花 闭月,也作“蔽月”使月亮躲藏起来,花儿感到羞愧。 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出自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花好月圆 花正盛开,月亮正圆的时候。 比喻美满,祝贺之辞。出自元朝石君宝《曲江池》第一折:“则合这好花休谢,明月常圆。” 花容月貌 花一样的容颜,月亮似的面貌。 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 出自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那娟娟小姐,花容月貌,自不必说。” 吟风弄月 吟:吟咏。 指以风花雪月为题材吟咏写作。指一些作品内容空虚无聊,脱离现实。 出自元朝张养浩《普天乐》:“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其乐无涯。 ” 近水楼台先得月 靠近水边的楼台可以先看到月光。 形容地处近处便可获得优越机会,得到利益。出自宋朝陈义《寺居》:“楼台近水涵明鉴,草树连空写素屏。” 披星戴月 身披星光月色。形容早出晚归,极端辛苦忙碌。 出自元朝无名氏《冤家债主》:“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 秋月寒江 秋夜皎洁的月亮,冬天清澈的江水。 比喻有贤德的人心地纯洁,清澈不染。出自宋朝黄庭坚《赠别李次翁》:“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洪云托月 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作画时,云彩以衬托月亮。 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来烘托主体或主题。 出自清朝《金圣叹批》:“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清风明月 清朗宜人的风,皎洁明亮的月。形容自然景色之美。 也比喻高人雅士。出自宋朝欧阳修《会高堂致语》:“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相人。” 镜花水月 镜中花,水中月。 比喻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景象。 出自宋朝黄庭坚《沁园春》:“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 日月如梭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与经线交织的工具。 太阳和月亮如同穿梭似的来去。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 出自宋朝高登《东溪集•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 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 经:经过;行:流过。 像太阳、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流经大地一样。比喻光明正大,永恒不变,历久不衰。 出自《后汉书•冯衍传》:“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海河带地,不足以比。” 蹉跎岁月(日月蹉跎) 蹉跎:把时光白耽误过去。 指虚度光阴,让时间白白地浪费。出自晋朝阮籍《咏怀》第四卷:“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日积月累 一天天一月月不断地积累。形容长时间地积累。 出自《宋史•乔行简传》:“日积月累,气势益张。” 日新月异 新:更新;异:不同。 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不同。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出自清朝吴趼人《痛史•原叙》:“教授之术,亦采法列强,教科之书,日新月异。” 穷年累月(常年累月) 穷:尽,完;累:积累;穷年:年初到年终,整年,持续几个月。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接连不断。 形容历时长久。 出自《荀子•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峥嵘岁月 峥嵘:山势高峻奇特的样子,引申为不平凡。 指不寻常的岁月。出自宋朝廖行之《沁园春•和苏宣教韵》:“算如今蹉过,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 ” 猴年马月 泛指没有指望的未来岁月。 千里共婵娟 婵娟,古时指月亮。 千里范围内的人共享明月,比喻不同地域的人共同享受同一样的良辰佳时。出自宋朝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三、描写月亮的诗句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 答: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不少于五句 。 四、有关月亮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太多太多了! 咏月最绮丽当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乐府诗在古文学中评价很高,全诗共13个月字,被誉为描写月亮的化腐朽为神奇之作。 全篇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诗中写游子思妇之情也处处用月色来烘托,月光触处生辉,给全诗笼罩上一层空明而迷幻的色调,创造出一个美丽幽邃澄清渺远的迷人意境。 如:江海潮生,月随潮生,水光月色,交相辉映,万里春江一片空明境界,壮丽雄伟,令人神往。 “月照”“空里”两句用两个喻象表现月光的皎洁、明亮、柔和、细腻十分贴切,“汀上”句通过白沙的看不见来表现月色的洁白尤为奇妙 。 五、描写月亮的词是词语●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