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写的诗《海棠》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又有谁可以阻挠呢? 2.请教关于海棠花的诗句唐人李绅的《海棠诗》中有句云“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海棠》宋代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以下是出自《红楼梦》 探春《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3.苏东坡写的古诗—海棠(简析)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诗人首先刻画微风中的海棠,着意表现海棠的色彩。 “东风”就是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 这句诗的意思是:微风轻拂着海棠,海棠泛出华美的光泽。一个“泛”字,写出了在月光的照耀下,在微风的吹拂中,海棠花朵闪烁不定的情景。 第二句描写月下的海棠的清香。 “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月转廊”的意思是说,明月转过了回廊,照不到海棠花。既然这样,海棠花就只能在孤寂黑暗的夜幕里,散发幽香了。 显然,此时的海棠花就如同诗人本人,有才能,有理想,却得不到重用,真是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啊!所以,这里的空蒙幽寂的夜景描写,暗示的是诗人幽寂孤独的心理。 最妙的是三四两句。 句中“恐”是担心的意思,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爱花的心理活动和依依不舍赏玩的情态;“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这两句诗被后人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 “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爱花更惜花的感情。 “巧”在诗人又以花喻己,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显然,海棠其实就是诗人本人,得不到月光照射而只能屈身于黑暗中的海棠的遭遇就是诗人自己的遭遇的写照。“只恐夜深花睡去”隐含顾影自怜的意思。 但诗人并不因此而颓唐萎靡,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豁观、洒脱的胸襟。 综观全诗,前两句点出诗人赏花的时间是春天的月夜,并描绘了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是实写,后两句诗写海棠的神态,是虚写。 虚实结合,既表现了海棠优雅脱俗的美,也抒发了诗人爱花惜花的感情,更书写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全诗语言浅近,含而不露,感而不伤,情意深永,耐人寻味。 4.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前两句从视觉(颜色)、嗅觉(香味) 的角度写出了海棠高洁与柔美的特点。 【原文】《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赏析】综观全诗,前两句点出诗人赏花的时间是春天的月夜,并描绘了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是实写,后两句诗写海棠的神态,是虚写。 虚实结合,既表现了海棠优雅脱俗的美,也抒发了诗人爱花惜花的感情,更书写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全诗语言浅近,含而不露,感而不伤,情意深永,耐人寻味。 5.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前两句从视觉(颜色)、嗅觉(香味) 的角度写出了海棠高洁与柔美的特点。 【原文】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 综观全诗,前两句点出诗人赏花的时间是春天的月夜,并描绘了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是实写,后两句诗写海棠的神态,是虚写。虚实结合,既表现了海棠优雅脱俗的美,也抒发了诗人爱花惜花的感情,更书写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全诗语言浅近,含而不露,感而不伤,情意深永,耐人寻味。 6.关于海棠花的诗词有哪些描写海棠花的诗句有: 青娥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 《玉楼春》年代: 唐 作者: 韦庄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烂漫海棠花,多谢东君留得。 《好事近·烂漫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洪适良辰,怀旧事,海棠花下,笑摘垂丝。《满庭芳·雨洗花林》年代: 宋 作者: 洪适海棠花下春风里。 曾拼千场醉。如今老去谩情多。 《虞美人·海棠花下春风里》年代: 宋 作者: 管鉴海棠花半落。正蕙圃风生,兰亭香扑。 《瑞鹤仙·海棠花半落》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夜合花·斑驳云开》年代: 宋 作者: 高观国杨柳烟浓,海棠花暗,绿涨墙头路。 《酹江月/念奴娇》年代: 宋 作者: 黄机嫩雨如尘,娇云似织,未肯便晴。见海棠花下,飞来双燕,垂杨深处,啼断孤莺。 《沁园春·嫩雨如尘》年代: 宋 作者: 葛长庚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年代: 宋 作者: 吴潜春意薄。 江上晚来风恶。帘外海棠花半落。 《谒金门·春意薄》年代: 宋 作者: 赵崇嶓烟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卜算子·烟雨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韩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