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思妇的诗句《长干行·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子夜吴歌·秋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妇诗有哪些《古诗十九首》着力刻画了思妇这一女性形象,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同中有异的思妇形象,挖掘出了同一类型人物内心深处微妙的差异。 根据每首诗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塑造模式,《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相思不已,忠贞不渝的思妇形象 这些女子孤独而执著地牵挂着漂泊在外的丈夫,独自品味着相思别离的苦酒。 如“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写得情真意切,动人心魄,深闺寂寞,可见一斑。 《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凛凛岁云暮》等诗即属此类。《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孟冬寒气至》描写寒冬长夜里怅望星空的思妇。十五月圆,二十月缺,在月的圆缺变换中,思妇的深切思念不言自明。 对于丈夫三年前的书札,她爱如至宝,深信丈夫还深爱着自己。诗中直接引用书札上的话“长相思”与“久离别”,给人一种错觉――像是写丈夫的刻骨相思,而不是写思妇思夫心切。 其实正好相反,这种度人怀己的手法欲盖弥彰,更显示出思妇对爱情的坚定不移,而其离情就显得更沉重、悲哀。《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客从远方来》以客人送来的“一端绮”起兴发端。此物从万里之外而来,丝丝缕缕似都诉说着丈夫的无尽惦念,睹物思人,思妇喜上眉梢。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一语双关:着棉,联想到绵长的相思,缘边,暗示着难解的姻缘。可是丝绵再长,终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亦有松散之日。 反观全诗,“正笔反用”,一切都是思妇痴心不渝的幻想罢了,根本不曾有远客之“来”,也不曾有彩“绮”之赠。思妇的意外喜悦,实则不言苦处而苦处自显的忧伤,道尽凄楚。 《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晨风翼,焉能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凛凛岁云暮》中的思妇,也因丈夫久别不归而相思成疾。“凛凛”、“夕鸣”、“悲”三个词连续使用,首句便袭来一阵寒意,冷彻心底。 思妇愁肠百结,恍惚中由现实入梦,与丈夫相见。可是好梦不长,丈夫须臾即去。 梦境的无情惊醒思妇,似醒非醒的她,倚门遥望,徘徊无所见,只觉凉风刺骨,泪水无声沾湿双扉。全诗用亦真亦幻的浪漫笔触,在虚实的交叉对比中,娓娓道出思妇的相思与愁情,忠贞与孤寂。 二、感时伤别,痛惜年华虚度的怨妇形象 这些女子从本质上讲也是思妇,只是她们在相思之余又流露出了一定的怨情,她们痛惜因为等待而虚度的青春年华。如“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3],是哀怨的呼唤,也是人生价值的呼唤。 《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行行重行行》等诗即属此类。《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冉冉孤生竹》塑造了一个新婚后丈夫远行,疑虑哀伤的怨妇形象。 女子先自比为荒野里孤生的野竹,由孤竹、泰山想到爱情坚固,再由兔丝、女萝想到两情缱绻,但是丈夫久不归来,女子不禁顾影自怜,在等待中苍老的感伤随时光的流逝蔓延开来。她再次自喻为光彩熠熠的蕙兰花,盼君早采撷,怨叹年华易逝,自己将在秋雨飒风中像秋草一样枯萎、凋谢。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描绘了一幅图景:春光明媚,奇树生花,女子折下一枝,想把它赠给日夜思念的丈夫,但终因“路远莫致”,徒留良辰美景虚设的伤感。花之繁盛,反衬出女子的孤独;花虽盛也有逝去之时,反映出女子的青春流逝。 树叶由一片片到铺满树冠,花朵由星星点点到绚烂一片,暗示着女子日积月累的痛苦,蕴含着女子对宝贵时光不断逝去的痛惜。《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刻画了一个多愁善感、怨恨伤别的女性形象。 透过这段爱情,可以看到隐藏其后的动乱时代的影子,是社会造成了这场悲剧。悲莫悲兮生别离,何况这一别便是相隔万里、天涯海角。 胡马南来后依然眷恋着北风,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然筑巢在向南的树枝上,动物尚且如此,可人呢?游子在外受“浮云”所惑,竟不思返回,女子年衰岁暮,唯有感伤和幽怨长驻心头。 三、求描写思妇的诗文《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忆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定风波》 ——宋·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春怨(一作伊州歌)》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四、古诗十九首 思妇诗有哪些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五、求描写思妇的诗文《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忆江南》——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定风波》——宋·柳永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春怨(一作伊州歌)》——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六、《古诗十九首》的思妇诗有哪些思妇心态也复杂多样,盼望游子早归,众多的思妇诗中没有一首例外。 然而,盼归而不归,思妇的反应却大相径庭。有的非常珍视自己的婚姻,对游子的爱恋 极深,远方捎回书信,她会置之怀中,“三岁字不灭”(《孟冬寒气至》);远方 寄回一端绮,她会裁制成象征夫妻恩爱的合欢被(《客从远方来》)。 有的觉察到“游子不顾返”的苗头,思妇日感焦愁、郁郁寡欢,并因此衰老、消痩,只好宽慰 自己“努力加餐饭” (《行行重行行》)。也有的思妇在春光明媚的季节经受不住 寂寞,发出“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的感叹。 七、诗经中的思妇诗有哪些诗经》中有不少怨妇诗,《周南·卷耳》就是一首征夫怨妇的诗歌。 诗中已出嫁成为人妻的女子,全部的情感与依托都系于夫君一人身上。丈夫出征在外,在家中守侯的她不仅要孝敬公婆、养育儿女、操持家务,连本该由丈夫所尽的那份义务也得义无返顾的承担起来。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我姑酌彼金櫑,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同样是女性,同样是劳作,此篇中的女子却已不像《关雎》、《葛覃》中那些女子们专注,而且神情忧郁,动作迟缓,显然是心不在焉。 为什么呢?原来是思念心上的人儿。想着想着,女子干脆连筐子也丢弃在一边,独自在大路旁发痴。 一阵风过,卷耳菜开出的白色小花便在风中簌簌抖动,仿佛是要挣脱茎干的束缚像蒲公英一样飞向远方……内心的幽怨、苦楚、情思、想象除了自己之外,更与谁人诉? 她们还有等待的希望,那些被丈夫抛弃的女子却只能剩下满腔的哀怨与不甘了。 《氓》是《诗经》里弃妇诗的翘楚。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之感人心弦,催人泪下。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 (《诗集传》),《诗经》的好处在于往往言人所不到,发人新见。 我们多习惯以鸠毒比爱情,把痴情不悔说成是含笑饮鸠酒。而《诗经》里则以桑葚比喻爱情。 桑葚是甜的,斑鸠吃多了容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太迷恋则易上当受骗。至于后面那几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 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说明了女子年龄增长,容颜由盛到衰,更暗示了时光的推移。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一般以为女子嫁过去三年,但另有一种解释:“三岁,多年。 按‘三’是虚数,言其多,不是实指三年。” 不管是哪种解释,女人都不可能老掉牙,实际上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为男人忙得心力憔悴,未老先衰,所以色衰爱弛。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 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 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氓》中女子的遭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以及夫权对女子的压迫。当时的女子为礼教所缚,一旦离了男子,便是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所以即使这男人再不中用,有了他在人前也好像有了块遮羞布——你毕竟是个有人要的女人。亦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那时的女子宁愿守着一个男人一辈子当怨妇,也不愿被休下堂当弃妇,而且一旦被休就好像性命攸关的大事那样。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妇人不是忍气吞声,不是低眉顺眼,也不只是哀伤痛悔,却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是你变了心,咱们的关系就此断了吧。 她决然而去,是怎样的刚烈和坚强。 《氓》所反映的女子悲剧性,正如白居易说得“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回到之前所说的《卫风•硕人》这首诗,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姜出身高贵,容貌美艳,但是这么一个高贵美丽的女子,婚后的命运确是相当的凄惨。 《毛诗序》云:“《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 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 庄姜婚后并没有得到卫庄工的宠爱,因为庄公宠辛嬖妾,而庄姜没有机会侍寝,所以没有生子。在当时的社会里,一个女人得不到男人的宠爱,又没有儿子,不管这个女人出身多么高贵、容貌多么美艳,在君权、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她只是男人的一个器物,能不能被专宠是决定她们地位,命运,甚至是生存权利的关键。 庄姜的悲剧也可以看出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在诸侯各国的后宫极为普遍。 因为一夫多妻,所以女人之间就有了竞争,于是女人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讨男人的欢心,结果就很有可能违背了“妇德”。 在《诗经》中我们可以看到《荡之什·瞻昂》“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懿厥哲妇,为枭为鸱。 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 匪教匪诲,时维妇寺。”智慧男子创业能,有才女子乱国政。 那个聪明女人啊,像猫头鹰发怪声。她有长舌善逞辩,产生邪恶埋祸根。 大乱非是从天降,生自工谗此妇人。劝谏国王听不进,妇人内侍言必信。 《正月》中“赫赫周宗,褒姒灭之”这一句也表达了相同的思想。君王。 八、跟思妇有关诗或词长相思 作者: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