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志的诗句有哪些

1.有关志的诗句

1、《咏史》魏晋·左思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2、《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唐·鱼玄机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勾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3、《自嘲》 宋·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4、《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5、《鹤冲天·黄金榜上》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6《将进酒》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描写“痣”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痣"的诗句比较少,现整理如下:

1. 说甚左眼痣,已过洞庭湖。——刘辰翁《水调歌头·似不常似》

释义:说它左眼下的痣,已经过了洞庭湖。

2. 云端日放霓虹彩,美痣眉生凤冠辉。——佚名

释义:云端旁天天放着霓虹的光彩,在眉上生的痣更加大放光彩。

3. 更有下巴一点痣,无形之中添欢笑!——佚名

释义:更有甚者下巴上一点痣,无形之中就能增添欢笑!

4. 拈指绣黛朱砂泪,覆墨舞尽为谁媚。——佚名

释义:形容美女额间朱砂痣更添妩媚。

5. 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河图

释义:江山如画,都不敌你眉间的朱砂妩媚动人。

6. 彭年头脑太冬烘,眼似朱砂鬓似蓬。——陈彭年《题黄敕背诗》

释义:该诗形容眼似朱砂两鬓似蓬草。

7. 疑似女娲抛彩石,恰如瀚墨点桃腮。——熊树忾《七绝》

释义:她的痣好像女娲抛彩石到她嘴上,也像用墨汁点到了美人腮上。

3.描写志向的古诗词有哪些

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洪亮吉《悯旱》

4、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题画竹》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 《绝句》

9、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10、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张谓《题长安主人壁》

满意请采纳

4.【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有那些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 【诗文解释】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齐已】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注释 【诗文解释】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词语解释】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诗文赏析】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望梅花 年代:【唐】 作者:【和凝】 体裁:【词】 春草全无消息, 腊雪犹馀踪迹. 越岭寒枝香自拆, 冷艳奇芳堪惜. 何事寿。

5.描写“不得志”的诗句有哪些

1.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 日齐山登高

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 摸鱼儿

南宋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4. 秋宿湘江遇雨

唐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5. 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 贾生

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6.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有那些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 【诗文解释】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

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

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

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

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齐已】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注释 【诗文解释】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

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

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词语解释】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诗文赏析】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

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

7.表达“不得志”的诗句有哪些

1.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唐代:崔珏《哭李商隐》

译文: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2.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译文: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3.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

4.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译文: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杜甫《蜀相》

译文: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6.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清代:袁枚《独秀峰》

译文: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无援又有何妨碍!

7.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唐代:李贺《致酒行》

译文: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

8.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译文:(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9.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代:李白《行路难三首》

译文:大道虽宽广如青天,唯独没有我的出路。

10.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文: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8.关于“志”的句子

1、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约翰逊

2、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

3、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

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

7、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

8、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抱朴子》

9、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刘义庆

11、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10、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巴斯德

11、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秋瑾

12、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拿破仑

13、贫而懒惰乃真穷,贱而无志乃真贱。——罗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