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汕头诗句

1.关于潮州汕头地区的诗句

王安中《潮阳道中》

火轮升处路初分,擂鼓风潮脚底闻。

万灶晨烟熬白雪,一川秋穗割黄云。

岭茅已远无深瘅,溪鳄方逃畏旧文。

此若有田能借客,康成终欲老耕耘。(注:旧时潮阳即为今日潮州)

秀岭如屏耀明珠,

一江带水安北郛。

南北船舶旧航道,

来往车舆新要枢。

征舸高举云天远,

玉笛轻扬古调殊。

潮人自古重拼搏,

凤城于今展宏图。

(郛:古城;凤城:指潮州

2.汕头诗人

庄锐钦。别署:回斋、漆园、厚父,适堂。现居广东汕头,回斋书法工作室负责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楹联学会会员、汕头市人大杏园诗社监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岭海诗社社员、汕头书协会员、汕头作协会员、承社社员、铭社社员。

入选《中华诗词》、《当代诗词》、《诗潮》、《诗词》、《岭海风骚》等全国诗刊,入选《广东中青年诗词选》、《中华诗词库•当代卷》、《句萌集》、《岭海诗词选萃》、《岭海青年诗人作品选》等全国诗词选集。

获西泠印社诗文单项奖(最高奖)、“长征颂•安华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入选)、第三届“美德山东”山东省网络书画展书法类优秀奖、潮汕三市青年诗人诗词大赛二等奖、“兴雅杯”全国近体诗大赛优秀奖、80后诗词大会第二期第一名、温州头陀寺“永嘉大师杯”全国征联大赛入围奖、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青年美术组优秀奖等数十个奖项。

2018年6月11日,**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公众号推送出“诗词新秀· 庄锐钦”。网页链接

3.表现汕头人文历史诗歌

汕头,一座我曾经在寻梦途程中客居的城市。

“汕头第一城”——一个供人居憩的小区,在这里,留下了我的脚步,我的记忆。她是我心中的一幅图画,一道风景。

每天与它朝夕相对,互融一体,以跑步的姿势,以瑜伽的形态与它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于纵情的舒放中让身体感官感知那份愉悦,那份柔美,那份韵律与那份闲时心境带给我的空旷与悠然。天地合一。

在它怀里,我可以如孩童一般地盘腿而坐,两指相接;也可以趴在地上,俯首看蓝天白云,弯腰吻露珠草坪,于竹影疏斜木棉横空,繁花似锦绿叶拂面中,指向天穹,遥看鹿台,卧吟诗章,弄弦抚琴。

4.汕头菪石风景区的垂虹洞有何诗句

走出垂虹洞,我们抬头看到这里巨石上刻有两句非常有哲理的联句:“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样有魄力的诗句,大家猜猜它的作者是谁?对了,有团友知道,它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这还是他在少年读书时做的呢!林则徐自幼聪颖过人,4岁跟父亲读书,7岁能文,10岁能诗。

有一日,老师带林则徐等人到鼓山春游,站在鼓山巅峰上,老师以“山”、“海”二字为头,要求学生做诗,众人都有佳作,但最后还是以林则徐这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折桂。林则徐 少年时就有这样的气魄,难怪后来能干出那么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呢。

5.关于汕头季节描写的作文

美丽的春天 春天到了,真美呀!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连春雨,春雷都连绵不断地来为我们报春.春天正是播种的好季节,农民伯伯正趁着这个好季节开始播种了,到了秋天就有好的收成. 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样干枯炎热,不像秋天那样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而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母亲,母亲就像大地,母亲生下我们,我们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来过. 人们可喜欢春天了,因为这美丽的春天,给人以新的开始,新的收获,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完全被绿化了,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整个春天都被绿色覆盖了. 这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夏”雨的季节 又到夏天了,这是个既炎热又下雨的季节! 夏天了,也下雨了。

一年里面,最多雨的季节就要数炎热的夏天!我的英文名虽然叫“Rain”,就是雨的意思,但我不喜欢那无情的暴风雨,喜欢那可爱的毛毛雨! 我喜欢夏天,但又不喜欢夏天,为什么呢?请各位稍安勿燥,听听我的解释。 我喜欢夏天是因为在夏季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金黄的沙滩上玩耍,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游泳,在任何一个地方与阳光亲近,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在家凉空调,玩电脑,看电视,吃雪糕,在书的世界里遨游。

而且还有一个漫长的暑假,在暑假里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复习、玩都行!就连我的生日都在暑假里面,这个原因当然也是我喜欢夏天的一个理由之一! 我不喜欢夏天是因为在夏天常常会有暴风雨,有时是红色警告,有时是黄色警告,严重的时候还是黑色警告呢!每当我们听到或看到天气预报时说会下雨时,所有人都心惊胆寒,害怕自己或儿女被淋湿。就是因为这倾盆大雨,把周围搞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多少父母还要忍受担心子女的痛苦,而且我们也会被淋湿,以至发烧、感冒。有时上着上着课,突然打起雷,下起雨,那这堂课就上不下去了,因为同学们的注意力都到课室外面去了…… 因为这些原因使得我既喜欢夏天也不喜欢夏天!你听,我才刚写完,外面就下起雨来了,我没说错吧!这是真个“夏”雨的季节! 秋天 南飞的大雁向人们报信:秋天来了。

秋天里的菊花傲然怒放。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

红的红如火,黄的黄如金,白的白如玉。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又调皮又可爱,有的却显出一付庄重的样子。

真令人赞叹不已。冬天只有梅花在“凌寒独自开”,到了秋天,也只有菊花在傲然怒放;我们学习梅花的坚强意志,学习菊花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看,果园里的那棵苹果树上,一个个密密麻麻又大又红的苹果高高地挂在树上。

那棵葡萄树上的葡萄又紫又大,看起来,可真叫人流口水。那两石榴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石榴,它们的肚皮鼓鼓的,有的饱胀得裂开了,真像似听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似的,咧开嘴巴哈哈大笑。

薄开皮,一粒粒白里透红的石榴子儿,像珍珠 似的亮晶晶的。丢进嘴里,甜甜的,可真好吃。

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棉花白似雪,棉枝上结满了桃子般的棉花,一棵上就有几十朵,压的棉枝弯了腰;稻子都有筷子那么粗;沉甸甸的谷穗频频点头;饱满的高粱红似火…… 秋天里带着阵阵凉意,一丝丝微风,让人觉得冬天在一步步的接近。秋天也是叶展现自己魅力的时候,这时,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叶子们便换上了金色的晚礼服,成群结对的跳起了浪漫的舞蹈。

在它们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秋天不仅能给人带来丰收的喜讯,而且还能给人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冬天的气息 冬天的气息悄然来到人间,他一吹将整个世界吹成了粉装玉砌,他一吹吹下了鹅毛般的大雪,他一吹吹来了人们对冬天的喜爱,欢乐的气氛洋溢在人们心中. “啊!多么美的雪呀!”我情不自禁的从心底里喊出来!仰头望着簌簌往下飘来的雪花.我张开嘴,去拦那飘浮不定的雪花,一片片冰凉冰凉的雪花化成水滴,顺 着面颊流了下来,使我感受到了冬天冷的美.它的美,美的并不空洞,是那样让人心旷神怡,美丽动人,让人陶醉在这雪景中. 学后,嗬!多么瑰丽的雪景,雪后的大地到处披上了银装,成了水晶童话世界.那一排排树木都自豪地绽开了满树的“银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白色动人的光芒,我像进入了雪的童话让我恋恋不舍,而落光叶子的柳树枝头,侧垂下了许多玲珑剔透的银条儿.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那银条儿不像梨花正在含放张开,似乎又出现了一片春天的景色,宛如扬琴的美妙秦鸣.那纷纷落下的玉屑儿,映着朝阳闪烁出五彩缤纷的色彩,装扮着这美妙的世界.枝头的喜鹊也被这栩栩的雪景所陶醉之中,一动不动地停了许久,才像一个潇洒的男儿展翅高飞,渐渐从白茫茫的世界中慢慢消失了.雪对于我来说是美的但更具体说是许多孩子的“玩具”.打雪仗,堆雪人,滑雪等等……我也经不住诱惑参加了我们院中的。

6.关于汕头季节描写的作文

立秋已过,天气却依然炎热。

一场秋雨从从容容、淋淋漓漓地在天地间飘洒了一天一夜。第二日清晨,便有湿润清凉的风儿迎面扑来。

那清凉,透过皮肤,直抵人的肺腑,沁入人的每一个细胞。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的气息,在雨后的某一个瞬间,伴着一些淡淡的思绪,袅袅地升起来了。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在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时节,我们可以随口吟出许多这样空灵凄美的关于秋的句子。

中国的文人,似乎都有秋的情节。也许是秋的意境,正应和了古代文人才子们的落魄心情。

那些在无边愁绪中升华出来的诗句,穿过了历史的文化长廊,象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浩瀚的文学星海里,闪着迷人的光华。 然而,我却喜欢秋天。

秋,多么素雅娴静,又多么斑斓多姿,象一个散发着成熟的魅力又极有内蕴的女子。偶尔一抬头,洁白松软的云,用一种了悟后的姿态,正悠闲地、漫漫地飘游,就在我们头顶的上方,仿佛伸手可及;天空是湛蓝湛蓝的,异样的空旷和高远。

展眼望去,满山的果园里万紫千红,遍野的青纱帐苍郁青翠,再点缀上清晨浓艳的朝霞,傍晚燃烧的彩云,天地间的一切都仿佛被丹青高手用浓浓的油彩重重地渲染过了。这哪里是人间的景色,分明是挥毫泼墨出来的一幅油画。

隔三差五地,就有绵绵秋雨飘落下来,象哪个伤心的女人在倾诉,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地,不由地让人生出幽幽的情怀。雨过后,天上灰黑色的云在不停地游动、翻滚,如汹涌的云海,渐渐地就闪出了灰蓝的天空。

太阳出来了,给翻卷的云海镀上了一层金黄,五彩的云在天幕上尽情舒展、随意变换着各种姿态,铺展出一幅幅斑斓的画卷。远远近近的蝉鸣声、蛙叫声,此起彼伏,在雨后的黄昏里,奏响了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此时,我们不得不惊讶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感叹于这个绚烂多姿的季节。 秋天的田野最迷人。

清晨,秋日的朝阳宛如一个端庄娴静的新娘,清新、娇媚地准时出现在东方的天幕上;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正在轻纱般的晨雾笼罩下醒来。似乎就在一瞬间,洁白的轻纱被揭开了,晶莹的露珠遗落下来,一串串滚落在草丛中。

庄稼都已经成熟,玉米威风凛凛的站在广阔的田野里,风过处,发出一声声自豪的哗笑;无边无际的棉田里,一朵朵洁白的棉花,迎着秋阳张开了笑脸,象极了母亲刻满了粗糙皱纹的脸上那盈盈的笑容。这时地里的农民是忙碌的,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路上相遇彼此大声的打着招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也许惟有世代以耕种为生的农民,他们的秋天才是丰盈而朴实的,是收获着喜悦的,是满载而归的。因为他们有过一春的耕耘和一夏的劳作,有过整整两季的等待啊。

走进秋天,才会发现这是个即宁静又善变,让人哲思的季节。收获着并凋零着,成熟着也结束着。

眼看着青翠了一夏的绿叶,在慢慢地变黄、变轻,风一吹就飘落了,宛如一声声轻轻的叹息;曾经在黑暗中经过了一千多个日夜的煎熬,用毕生的精力讴歌生命的蝉,在世不过百日,也在吐出最后一个清脆的音符后,悄然跌落枝头。所有的辉煌都将过去,繁华正在逐渐落尽,我们看见一个季节正徐徐落下帷幕。

就连夜里蛐蛐的叫声,也于急促中透着悲凉,仿佛知道自己已经来日不多。 秋天, 毕竟是一岁将尽、万物凋零的季节。

也难怪历史上会有那么多诗人悲秋,伤秋,悯秋,浅吟低唱着秋的悲凉。 然而,春去秋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世界上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的。

自古至今,政治风云的变化,也似这四季轮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昨日还繁华似锦,今天已经是落木萧萧了。那一代代落魄的文人才子只有举杯望月,把酒临风,将满腔的落寞付与秋风,空留下落叶般的诗句供后人赏玩。

惟有大自然缄默不语,却借助于他所创造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演变着大自然千古不变的规律,展示着他的慈悯与宽厚,让世间万物得以延续,生生不息。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我们一生可以经历几十个春秋,可以在一次次的春去秋来时感怀、体悟生命的荣衰,也会在一年又一年的春去秋来中青丝变白发。也许惟有来到人生的秋天,才开始学会咀嚼生活中的滋味。

这时会因懂得了生命的珍贵而学会珍惜,让生命在思索中沉淀,升华。 因而,每当我走进秋天的怀抱,我都让自己的思绪化为一片流云,随意翻卷,或是一片落叶,去寻找我生命的归宿。

7.汕头特产的传说和诗歌有那些

汕头素有”美食之乡”美誉,汕头美食体现了潮汕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汕头比较有名的当地小吃有;”老妈宫粽球”.”西天巷蚝烙”,”福合埕牛肉丸”,”新兴炒糕”,”飘香小食店的虾米笋”等,还有南澳岛上的多种海产风味. 老妈宫粽球,汕头老妈宫粽球是一种很特别的粽子,它借助妈祖信仰的灵光,由一种普通节食,变成一种适宜四时享用的不普通食物.在1920年前后,一位叫张强德的开始在老妈宫附近摆摊卖粽球.其制作非常讲究;选料精细(选用颗粒饱满的糯米),创意独特(有甜咸双拼料馅),不惜工本(咸料馅有香菇.虾米.腊肠.方鱼末.莲子.栗子和经腌制的南乳鬃头肉),过去店里还悬挂一块写着”食定正知”的横匾,后来演绎成一句在社会上流传广泛的俗语;”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过去潮汕人每逢行船出洋都要前来祭拜妈祖,祈求保佑平安.在老妈宫门口,会顺手买几个粽球作供品,祭拜后一路上幔幔将它们吃了,又好吃又耐饥. 西天巷蚝烙,蚝烙为潮汕传统食品,市场炒卖或家庭膳食均极普遍.1930年前后,杨二首先在升平路西天巷口营业,后来又有胡锦兴,姚老四等人相继在附近继续专卖.为了生意竟争,他们各自设法提高烹制技术和质量,形成了驰名海内外的西天巷蚝烙.蚝烙以鲜蚝(学名牡蛎)为主料,以鬃头肉煎成的猪油.上等雪粉.鲜鸭蛋为配料,辣椒酱.上等鱼露.葱粒等为调料.用料专选达濠蚝仔.雪粉.葱粒拌匀下平底锅(俗称煎鼎),用旺火厚箐肠部的脂肪烙煎,淋上蛋浆,并配入适量上等鱼露.辣椒酱.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品尝时放上洗净切碎的芫荽和配上上等鱼露为作料.具有外酥里嫩,香脆鲜美的特点. 福合埕牛肉丸,福合埕,原来是老市区的一个地名,在20世纪60年代,这里以煤铺脚陈氏的牛肉丸店为代表的”福合埕牛肉丸”就已远近闻名.牛肉丸,首先要把选好的牛肉去膜,切成厚片,再置肉片于大木板上,用木槌边捶边翻动,用荔枝木槌最好,捶肉用力必须均匀快幔适度,肉浆以用手抓起放下,肉不黏手为度,非常费工夫. 新兴街炒糕稞,早在20世纪40年代,炒糕稞烹制行家徐春松便在汕头市新兴街茂成号专营闻名,号称老徐炒稞.用优质白米浆加工蒸熟,用猪油.白糖.鲜虾.猪肝.瘦肉.鲜蚝等配料,再加上沙茶辣酱.味精.鱼露.雪粉水.上汤炒匀注重火候,色泽金黄鲜艳,香味飘溢。

相关
下一篇
豆古诗词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