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团结配合的古诗句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先秦:佚名《秦风·无衣》 释义: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 2、二人同心金不利,天与一城为国蔽。 ——明代:李东阳《睢阳叹》 释义:两个人心齐力量大,连金属都可以可以截断。我与你在城里为国而战。 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释义: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 4、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秦国:吕不韦的门客《吕氏春秋》 释义:众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 5、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西汉: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淮南子》 释义:运用众人的力量, 就没有不能战胜的。 6、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西汉: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淮南子》 释义:利用众人的智慧,就没有不能胜任的。 2.形容“带孩子很累”的古诗词有哪些1. 唐·李白《陌上桑》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2. 唐 ·张九龄《题画山水障》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 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 3. 唐·白居易《观刈麦》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 唐·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关于团结的诗词1.团结就是力量。 ——谚语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 5、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6、民齐者强。 ——荀况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7、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孙 权 8、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人心齐,泰山移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乌孜别克族) 002 不怕不翻身,只怕不齐心。 003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维吾尔族) 004 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傣族) 005 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赫哲族) 006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 (蒙古族)。 4.关于诚信的古诗词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 行:行为。恒:恒心。 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 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谓真诚最能感染人。●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 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 真诚能感动一切。●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 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神莫神于至诚。 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 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感人以诚不以伪。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 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 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 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 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新唐书·陈子昂传》廉:清廉。 贪:贪污。 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 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自古圣贤,。 5.含群字的诗词句或成语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 .宋·史铸:《咏翻集句》 东篱**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李商隐 :《夜出西溪》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 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群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流莺与舞蝶,不见许因缘。 (唐•李中•梅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宋•李公明•早梅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问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 千群白刃兵迎节,十对红妆妓打球。 (唐•王建 •送裴相公上原 )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隋 卢思道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6.关于“团结合作”的诗句有哪些1、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拾柴火焰高。 3、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 —俗语 4.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5、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7、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英.莎士比亚 إ9、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 的团结.——英.欧 8、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德.叔本华 8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 周人 9.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吕不韦 10民齐者强。 ——《荀子·议兵》荀况 11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中国古谚语》 12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演员》孙权 13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国谚语 14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谚语。 7.关于诚信古诗词大全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 行:行为。恒:恒心。 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5.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 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谈。 物:实际内容。行:行为。 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5.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 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 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10.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11.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12.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真诚能感动一切。 1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 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1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16.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 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17.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18.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 窃:谦指个人的意见。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19.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20.神莫神于至诚。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21.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 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 行(háng):职业,事务。 22.君子乾乾不息于诚。 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23.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 伪:虚假。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2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2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2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27.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 永远以真诚自勉。 28.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 为事:干事情。 29.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