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含 “杨” 字的诗句扬yáng: 带“扬”字的诗句如下: 1. 清扬婉兮。——《诗·齐风·猗嗟》 2.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唐·卢仝》 3.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4.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 5.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6.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7.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8.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9.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李白《九日登山》 10.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崔颢《杂曲歌辞·渭城少年行》 11.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李白《梁园吟》 《诗·齐风·猗嗟》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2.古诗句中歌颂扬州的诗句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南徐树 扬州诗十二首 红桥 茅茨水榭气萧萧,烟锁藤萝梦锁桥。人影衣香知去远,临流犹问小红箫。 廿四桥 廿四由来属杜郎,风荷摇曳说幺娘。澹星初月画难足,逗雨忽来三两行。 五亭桥月 香屑飘廊点点金,流霜空里到衣襟。瘦西湖上几明月?谁更桥穹深处寻。 平山堂 岚光拱揖直堪扶,月过维扬梦也殊。三老文章三泰斗,堂前客到敢平乎? 注:三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茱萸湾 帆痕鹭影过潺潺,阵雁鸣空去不还。望断天涯头渐白,茱萸花又满前湾。 个园 人个千千写本难,秋冬春夏尽堆栏。世间多少真君子?拭目先生仔细看。 注:两淮商总黄至筠私家园林。 徐园 浅白长红隐石桥,啭鹂亭榭伫芭蕉。冶春诗手今安在?侬自扶烟问画桡。 祝:园内原有冶春诗社。 长堤 云影荷裳动晓星,落红拂柳在泠泠。子规信比画船急,关注元元是此声! 注:子规:布谷鸟、催秧鸟。 何园片石山房 片石叠成江北峦,清波半勺五湖看。头陀毕竟尘根净,总把世情别样弹。 注:石涛叠石为山,蓄水为池,有人称之为画之孤本。 玉钩拢翠 江行荠绕色苍苍,钩挂空明冈被霜。头白宫人孰凭吊,可曾地下拜君王? 注:隋炀帝葬宫人处。 观芍亭 到眼名花朵朵奇,净红叶覆净红枝。灵根来自月深处,可有些些红豆思? 文峰塔 翠绕珠围鹤也恹,荷衣滴露晓星寒。天公深恐扬州俗,留取一峰当笔看。 注:清人有句“青山也觉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 3.含\"杨\"的诗句含\"杨\"的诗句,最常见的是含有"杨柳“,”杨花“的诗句,如下: 杨柳青青杏发花。 (王翰《春日归思》) 韩章萧条暗杨柳。(皎然《春日对雨联句一首》) 杨柳青青江水平。 (刘禹锡 《竹枝词》)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王维《老将行》)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杜甫《丽人行》)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李商隐《无题》) 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吴均《咏雪》)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储光羲《钓鱼湾》)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上池》)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郑协《溪桥晚兴》)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春楼》)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武元衡《春兴》)。 4.带 杨 的古诗词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出自宋代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 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注释⑴系(xì):联接。 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 ⑵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⑶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⑷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 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一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译文二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注释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8、杨柳:《折杨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5.带“维”字的诗句有哪些带“维”字的诗句有: 1. 维摩住处。竟日缤纷花似雨。年代: 宋 作者: 向子諲《减字木兰花·维摩住处》 2. 万里筹边处,形胜压坤维。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水调歌头·万里筹边处》 3. 腰钱骑鹤维扬。分表事谁能预测量。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沁园春·安得奇材》 4. 钓罢高歌酒一杯。醉醒曾笑楚臣来。夕阳维缆碧江隈。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浣溪沙》 5. 维岳生贤,天欲补、中兴衮职。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满江红·维岳生贤》 6. 左隈右倚四维绝,悬在书堂谁分别。年代: 宋 作者: 宋太文《缘识》 7. 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祝英台近·水纵横》 8.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扬之水》 9.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0. 维摩丈室久空空。不与散花同梦。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西江月·小阁劣容老子》 11.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年代: 宋 作者: 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正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