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泰山石敢当的古诗有哪首古诗:岱鲁美名五洲扬,千载传说接大荒,中华奇石数不尽,唯有泰山石敢当。 现代诗:石敢当(外二首)武建维执着地站立坚守几百年,或者更久远的岁月直挺挺身躯里有一种冥冥虔诚的寄托希冀太阳东升西落感受日子的安逸缓慢唢呐,鞭炮在长街小巷响起炸裂芸芸众生勤劳辛苦这个守护者始终沉默每一天走过的脚步不曾丝毫怠慢一股无形力量早已注入了风蚀但坚硬的体内不知多么宽阔的时空里却选择了你精心凿刻的臂膀似乎还在眼前一起一落守 望在高岗上独立在为谁守候长长的根深深扎在岩里裸露的枝干用什么办法来美化冬日冷峻傲骨一生等一场雪后绿满江山内心静默默默等待着往日事早已抛却身后山前的大路此刻被雪掩埋一块有窟窿的青石可遇不可求的机缘我碰上你一开始以为是鱼嘴啃咬的结果浩瀚的石头世界里你不寂寞你又习惯于在长久寂寞中接受洗礼坠落的水滴串成不计其数的念珠在你坚硬的躯体上敲开圆圆润润的窗口惊叹最了不起的励志和不知几千年几万年的坚持内心平静的水滴留下锲而不舍的虔诚. 精进时间的鱼还在游动向着一个方向遇到你的地方在千佛寺的脚下。 2.《泰山石》一诗的赏析不清楚你说的是那首诗 所以找了两篇文章1诗的赏析2泰山石的传说 “岱岳美名五洲扬,千载神说接大荒,中华奇石数不尽,唯有泰山石敢当”。神秘而粗犷的泰山石有25亿年历史,是最古老的岩石之一。泰山石是泰山母亲的子孙,博得观赏石之大雅美名,实得益于母体泰山在中华民族中的神山地位。 传说,炎黄先民在泰山布灵石,焚柴草,行祭礼,是属原始的灵石崇拜。自秦始皇登临泰岱立石德,其后历朝天子,封禅而置石者,代不乏人。千百年来,上至天子权贵,下到乡民游子,他们立泰山石行封禅大典,压泰山石乞子求福,供泰山石膜拜神灵,取泰山石为基作台,以泰山石镇斋镇馆等。于是人们将对泰山的崇拜信仰与泰山的赏石文化自然融合起来。大哉,泰山,神哉,泰山,美哉,泰山石。 现在在处理房子缺角的时候,好多的朋友会选择泰山石。泰山石敢当是如何来的呢?这里面有一段传说。 传说,泰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青年,姓石、名敢当。他非常的勇敢,而且同情贫苦的穷人。在泰山一带很有名,一些人被欺侮了的人就找石敢当替他们打抱不平。 泰安城南的汶口镇有户人家,一对老夫妻只有一个女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太阳下山以后,只见东南方向刮来一股风直钻姑娘的屋里。天长日久,这个姑娘变得面黄肌瘦,非常虚弱。找了许多医生也治不好她的病。这时有人说“看来是妖气缠身,光吃药是治不好的。听说泰山上有个石敢当很勇敢,何不找他来想想办法?” 石敢当说:“这事好办,找来十二对童男童女。一人一面锣。再准备一盆香油,把棉花搓成粗订芯,还要一口锅,一把椅子,只要这些东西都备齐了,我一定把妖怪拿住。” 只见他把灯芯放在香油盆里,点燃了油灯。他用锅把盆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看不到灯光。 天黑了,随着了阵呼呼的响声,从东南方向窜出一股妖风。石敢当一脚踏翻锅,油灯立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十二对童男童女同时敲响了锣鼓。妖怪一进屋,看见了灯光,听到了响声,赶快闪了出去,朝南方逃跑。 这股妖风后来到了福建,继续作威作福。福建的一些人们也被妖风缠身,患了重病。人们打听来打听去,听说泰山有个石敢当能驱除妖怪,就把石敢当请到了福建。石敢当用老办法把妖怪赶走了,这妖风又逃到了东北,东北有些姑娘也得了重病,人们又把石敢当请到了东北。 石敢当想:“我赶它一回,它就逃到别处,全国这么大,我怎么跑得过来呢?对,泰山有很多石头,我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风,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去了。” 以后,泰山石敢当降妖的事越传越远,以后,人们为了避邪所以人们在盖房子的时候,总是把门口,放上泰山石用来避邪。 今时今日,风水上以泰山石来化解房子缺角所带来的祸端,在所缺角的方位放置用朱砂刻写的“泰山石敢当”的吉祥物,即可化解缺角所带来的煞气也可以起到助吉平安的作用。 3.关于泰山的诗句歌颂泰山的诗、句 “泰山岩岩,鲁邦所赡”--- - ----诗歌总集《诗经》 《孟子·尽心上》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诗仙李白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圣杜甫《望岳》千古绝唱 封禅颂 [汉] 司马相如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 甘露时雨,厥埌可游。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 嘉谷六穗,我穑何蓄。 非惟雨之,又润泽之。 非惟犏之,我汜布濩之。 万物熙熙,怀而慕思。 名山显位,望君之来。 君乎君乎,侯不迈哉。 般般之兽,乐我君囿。 白质黑章,其仪可嘉。 畋畋穆穆,君子之能。 盖闻其声,今观其来。 厥涂靡踪,天瑞之征。 兹亦于舜,虞氏以必。 濯濯之麟,游彼灵畤。 盂冬十月,君徂郊祀。 驰我君舆,帝用享祉。 三代之前,盖未尝有。 宛宛黄龙,兴德而升。 采色炫耀,爌炳煇煌。 正阳显见,觉悟黎蒸。 于传载之,云受命所乘。厥之有章,不必谆谆。 依类托寓,谕以封峦。 泰山石 [唐]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 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再书王母池 [唐]吕洞宾 昔年留字识曾来, 事满华夷遍九垓。 无赖蚊虬知我字, 故留踪迹不沉埋。 《泰山咏》 晋代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元曲《登泰山》 张养浩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 登岱 明代王世贞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郑生至自泰山》 明代诗人李梦阳 “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 《泰山》 李梦阳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岱宗》 明代徐文通 “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 《雪中望岱宗》 清代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象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现”。 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稳如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 泰山颂 杨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纳风云。 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4.关于描绘泰山的诗句大全描写泰山的古诗 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泰山吟》 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3、《泰山梁父行》 三国·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泰山吟》 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5、《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6、《四愁诗》 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摇。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7、《游泰山》 唐·李白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8、《泰山》 明·李梦阳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9、《雪中望岱宗》 清·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10、《泰山石》 唐·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11、《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12、《再书王母池》 唐·吕洞宾 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 无赖蚊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 13、《郑生至自泰山》 明·李梦阳 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 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 14、《泰山颂》 当代·杨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纳风云。 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5.关于泰山的诗句你好,希望对你有帮助 •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 李白 (唐) - 《游泰山.其二》 •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 李白 (唐) - 《游泰山.其六》 •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 - 张士明 (元) - 《呈灵岩方丈》 •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 王旭 (元) - 《游竹林寺》 •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 - 王奕 (宋) - 《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 李白 (唐) - 《游泰山.其一》 •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 - 张士明 (元) - 《呈灵岩方丈》 •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 - 杜仁杰 (元) - 《天门铭》 •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 陆机 (魏晋) - 《泰山吟》 •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 谢灵运 (南北朝) - 《泰山吟》 •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 李白 (唐) - 《游泰山.其一》 •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 李白 (唐) - 《游泰山.其六》 •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 张岱 (明) - 《泰山》 望采纳 6.关于泰山的古代诗句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东封泰山,到达泰山时正值冬季,有雪,故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登封喜雪》,以表达此时的心情: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英。 委树寒花开,萦空落絮空。 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报,因此谢成功。 这首诗主要写了雪景,从“云密”到“飘英”;从“肤先合”到“尺有盈”,写的景色如画,美妙动人,最后归结到雪是丰年的征兆,同时也是自己封泰山的结果。 到了清朝,到泰山封禅的皇帝较多,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均有封禅诗传世。 康熙曾写有《登岱》一诗,表明了自己对封禅之事的不屑: 岩岩岱岳高无极,攀陟遥登最上头。 路转天门青霭合,峰回日观白云浮。 振衣嶻嶭凌千仞,骋目苍茫辨九州。 欲与臣邻崇实政,金泥玉检不须留。 雍正则写了《岱顶》: 芙蓉万仞插丹梯,海上群峰莫与齐。 九点青烟看野马,五更红日候天鸡。 云封峭壁松多古,藓积残碑字未迷。 冉冉岭头笙鹤下,仙坛曾此降金泥。 写出了雍正陶醉于封禅之事的内在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