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南三月的诗句1、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话释义: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2、江南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白话释义: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3、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白话释义: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4、水仙子·咏江南 [元代]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白话释义: 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 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让人喜爱啊,江南! 5、望江南·江南蝶 [宋代]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白话释义: 江南的蝴蝶,双双在夕阳下翩翩起舞。 长得像何晏那样美,在花丛中流连,吸吮花蜜,生性轻浮放浪。 下过小雨后,蝴蝶沾水发腻的粉翅在夕阳的照耀下,发出微光。 它刚随着蜜蜂飞进小院,又陪柳絮越过东墙,经常为鲜花奔忙。 。 2.描写江南阳春三月的诗词1.里罗医汝茂别余京师作歌送之并示志 明代: 尹台 阳春三月黄鸟鸣,送汝今出长安城。长安南去七千里,故乡迢递西江水。西江水阔鸿雁稀,故乡今岁尺素违。 坟垄松楸飒夜雨,庭闾花竹残春晖。三荆前户昨同荫,一鸟上林今独飞。茅屋自支枫叶岸,钓船谁放芦花矶。 人生性情各有慕,焉用但羡黄金扉。近者访旧长安陌,昔年豪族半芜没。青云大第横道傍,白日高门少行迹。 徒夸盛气走风雷,不信繁华凋露月。鸣钟列鼎况如是,单车独马竞何益。始知富贵尽虚闲,侧顾勋名堪太息。 我今饯汝一杯酒,汝归幸谢旧亲友。许身稷契事徒期,托势金张吾不有。数茎白发岂贷人,万里青山空回首。 何嗟要路未先登,所幸重权不在手。广袖长裾易饰容,高官厚禄难辞咎。聊因送汝动我歌,腰间剑气缠星河。 2.淡黄柳 新柳 清代: 王士禄 阳春三月。袅袅东风急。陌上桥头吹不息。渲得短丝成碧。看嬉春黄鹂恰恰。 怜娇色。晓日红楼辟。似有个、盈盈立。敛修蛾、且罢流黄织。灞岸条垂,玉关梦杳,袖向晴光暗湿。 3.杨白花 清代: 张廷寿 阳春三月杨白花,花飞满塘月满沙。一夜东风忽吹起,凭空送入深宫里。宫门冷落扃不开,翠华空望玉阶苔。 中有美人自歌舞,赤龙不来赤凤来。宝帐氤氲满瑶室,影转华堂日初出。古来欢乐有时终,从此相思应更密。 芳草天涯翠黛新,雨行清泪汉江滨。日暮重闺深闭绝,不见杨花愁煞人。 3.形容三月的诗句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的《春日》宋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的《绝句》唐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明 4、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唐 5、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二》唐 6、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的《春游曲》明 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春思》 8、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的《绝句》 9、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春望》杜甫 10、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2、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14、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17、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的《晚春》 18、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4.描写江南的诗句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埂? 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 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 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梦江南 【清·屈大均】 悲落叶, 叶落绝归期。 纵使归来花满树, 新枝不是旧时枝。 且逐水流迟。 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 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 齐眉举, 彩侍紫霞记。 天上九朝岛冉冉, 尊前一笑玉差差。 人唱自家词。 篱下菊, 醉把一枝枝。 花水乞君三十斛, 秋风记我一联诗。 留着晚香时。 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 水远与天连。 天净水平寒月漾, 水光月色两相兼。 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 人景古难全。 景若佳时心自快, 心远乐处景应妍。 休与俗人言。 望江南 【宋·周邦彦】 游妓散, 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 密云衔雨暗城西。 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 春晚未成蹊。 墙外见花寻路转, 柳阴行马过莺啼。 无处不凄凄。 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 波急路尘轻。 今古柳桥多送别, 见人分袂亦愁生, 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 新月上西城。 城上楼高重倚望, 愿身能似月亭亭, 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昼永, 初夜月侵床。 露卧一丛莲叶畔, 芙蓉香细水风凉。 枕上是仙乡。 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 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二)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 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杂曲歌辞~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相和歌辞。采莲归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摘莲花, 今渠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南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春梦 【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梦江南 【清·屈大均】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 且逐水流迟。 送人游吴 【唐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相似在渔歌。 江南弄 【李贺】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润?t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Q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题觉海寺 【宋·黄庭坚】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 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 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 【宋·戴复古】 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 壶山好,博古又通今。 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 门外路,咫尺是湖阴。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 不负一生心。 江南 【汉】 作者:【汉无名氏】 体裁:【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赠范晔 年代:【南北朝】 作者:【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菩萨蛮 年代:【唐】 作者:【韦庄】 体裁:【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踏歌词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乐府】 日暮江南闻竹枝, 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尽时。 古别离 年代:【唐】 作者:【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江南诗句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 土地卑湿饶虫蛇, 连木为牌入江住。江村亥日。 5.形容三月的诗句形容三月的诗句有以下: 1.《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绝句》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作者:韩愈 朝代: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4.《古风·其十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译文: 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 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 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 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廷。 不经意看洛阳平原,到处都是安禄山兵。 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军叛臣都把官封。 5.《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作者:杜甫 朝代:唐唐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6.描写江南的诗句1、《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2、《水仙子·咏江南》 元代: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译文: 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 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让人喜爱啊,江南! 3、《忆江南三首.其一》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江南弄》 唐代:李贺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译文: 绿雾从江中清凉的波涛中升起,天上红霞重叠,像高峻的山峰。河边的云,水面的风,都像从老竹林里生出,洲渚暮色茫茫,众多蒲帆连成一片,不甚分明。 鲈鱼千头醇酒百斛尽情享用,酒醉卧地,斜视着南山的绿影。信口唱支吴歌越曲,还未唱完,江月如圆玉,已在东方冉冉上升。 5、《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7.有关于江南三大名楼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黄鹤楼建在武昌蛇山,“蛇首”黄鹤矶头上.面临大江,崇楼杰阁,飞檐翘首,宏伟壮丽.它与南昌滕王阁、岳阳岳阳楼古时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创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以后各代屡毁屡修,清光绪十年又被焚毁.20世纪80年代重建的黄鹤楼崇楼5层,飞檐5舒,黄琉璃瓦屋面,瑰丽端庄. 据《南齐书》载:“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太平寰宇记》载:“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长寿吉祥.这些美妙的传说更吸引了历代文人、游子前来登楼饮酒赋诗.据记载,唐代诗仙李白一次路过武昌,登黄鹤楼诗兴大发,正欲举笔,抬头见壁上已有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认为自己难以超越,遂挂笔而去.“白云黄鹤”从此声名大震.其实李白曾多次登临黄鹤楼,他几首应黄鹤楼景所赋的诗也是千古绝唱.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及《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等等.这些名诗佳话都为黄鹤楼增辉添色. 2.岳阳楼 岳阳楼东倚巴陵山,北枕长江,西濒洞庭湖,为我国古代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登楼远眺,八百里洞庭湖光山色立展眼前.斯景斯境,不由地令人想起杜甫《登岳阳楼》著名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晕夕阴,气象万千.”北宋大政治家、大文学家范仲淹在其《岳阳楼记》一文中更对岳阳楼的景色作了如上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他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使后人为之倾倒.楼内正中至今还有清乾隆年间著名书法家张照手书的《岳阳楼记》全文木雕屏,供游人细读深思.岳阳楼自唐以来重修处达30多次,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共3层,高近20米,飞檐斗拱,黄色琉璃瓦顶,用伞形架荷重,全楼榫卯交接,未用一钉,是罕见的建筑结构,工艺精良.楼四周环以明廊、圆柱,气势雄伟.20世纪70年代重修.可以说,岳阳楼的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民族风格和建筑技巧的典型体现. 3.滕王阁 膝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章江门外(现沿江路),为唐太宗李世民弟李元吉都督洪州时所建,为古代江南三大名楼之一.1926年被北洋军用邓如琢烧毁,今已重建.唐上元二年(675年),阎伯屿督洪州牧,重修膛王阁,并于重阳佳节在此阁大宴众宾僚名士.“初唐四杰”之一、少年英才王勃即席所作《膝王阁序》道尽了膝王阁的富丽堂皇和风光景色:“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千古名篇使膝王阁名传千秋.可谓文从楼起,楼以文传.。 8.关于三月的诗句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蝶恋花 宋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木兰花 宋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送春 宋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