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枝江酒的诗歌有哪些枝江酒自古以来就与文学家有缘,唐代“诗圣”杜甫在枝江写了《人日二首》,留下诗句“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写了《自枝江山行至平陆驿站五首二十四韵》,有诗句:“崎岖念行役,昔宿已为永,岂如江上舟,棹歌方酪酊。”特别留有自注:“初泛舟荆江,棋酒甚欢,故有此句。”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入蜀时,在他的《晚泊松滋渡口》写道:“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苍茫自咏诗。”抒发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孤愤。 明代后期出现游记、尺牍、小品独具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派”,其领袖公安“三袁”之一的袁中道,多次游历沮漳流域,与枝江酒有不解之缘。他在《游居杮录》记载,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春,袁中道在安福寺好友徐从善家品尝徐家酒(曲酒),“从善酿最佳,且善庖事,为二日留。”明代文学家,夷陵(今宜昌市)人,公安派成员雷思霈也曾到玛瑙河畔徐从善家作客,品尝了徐从善酿造精良的徐家酒,在他的《宿徐从善山居》诗中写道:“我爱南州老,山幽月在庭。云林相鹤法,春草种鱼经。借姓依高士,名家得宁馨。珍方能解酒,醉后不愁醒。”徐从善是隐士,与“公安派”的文人多有往来,袁中道、雷思霈为之写有诗作。 清中叶出现古代文学理论、诗歌评论中的一种艺术创作主张,即性灵派,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直报“性情”,反对复古模拟风气,强调要直接抒发人的性灵,表现真实情感,在近代和现代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代表人物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性灵派诗人张问陶也与枝江酒留下酒缘。他的《枝江舟中与亥白饮酒作》:“举酒邀三老,攻诗累百年。”亥白即张问安,是张问陶的好友,他二人以天地山川作背景,邀请当地名流,以百里洲古迹庾台为题,饮酒论诗,评述庾信的诗作。 此外,“处世三大奇书”《围炉夜话》的作者枝江人王永彬,隐居枝城镇桥西,喜欢与友人一起酒醉高论,吟咏诗文,纵谈古今,感叹人生。他的《春日杂诗》:“但逢花放即招宾,小集亭园酒共倾。白水知交明月夜,高谈动辄到三更。”描写“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雅士良友们远离庙堂,春天相聚赏花饮酒,高谈阔论到深夜,尽兴而归的快乐情趣。 唐宋以来传统的酿酒有官酿、坊酿、家酿三种体系,枝江是酿酒原料产地,民间酿酒作坊和家酿网点很多,有的作坊同样酿造不外售的“家酿”。因此,没有必要办官酿,黄金水道上码头商埠销售的是坊酿。杜甫、欧阳修、陆游、张问陶品尝的大都是作坊酿酒,“公安派”袁中道、雷思霈品尝的徐氏家酿。 2.有谁知道关于枝江酒的传说故事枝江酒产于有长江三峡东大门之称的枝江,这里酿酒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期关公曾在此饮酒壮行,呼风显圣。 传说在三国时期,曹操势力庞大,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虽为皇叔,但势单力薄。 刘备与曹操在樊城大战,刘备败北,桃园三兄弟各自离散。关羽为寻找大哥刘备和三弟张飞,带领一队人马假顺曹操,路经江口附近安营扎寨,休养生息。 由于当年天旱少雨,关羽为不打扰当地百姓便在野外挖井取水,挖了一米多深便有清泉涌出。关羽及士卒们在井中饮水及洗衣洗碗,用后悄然离去。 后人为纪念关羽的功德,在井旁建了一座庙。据传,这口井常年不干不退,水质清澈甘甜,有不少人用此井水酿制美酒。 明清时代,枝江已是远近闻名的酒乡,当时酒坊林立,酒旗飘扬,酒香随着长江飘然东去。 据史料记载,1817年,秀才张元楠在枝江开设“谦泰吉”酿酒糟坊,意即谦和、福泰、吉祥,专门酿造高粱白酒。 自此,江口满街浓香馥郁,枝江大曲名冠荆楚。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翰林学士雷以栋回乡省亲,品尝江口“烧春”后赞不绝口:“此酒比贡酒还胜一筹,真乃旷世佳酿。 ”当即挥笔,泼墨写下“谦泰吉”三个大字。张元楠为表谢意赠雷以栋酒四坛,后来雷以栋将其中一坛转送皇上,皇帝尝后直夸“烧春好酒”。 从此,湖北每年精选上等好酒“进贡”皇上的都是枝江“烧春酒”。一百多年前的“烧春酒”便是如今枝江大曲的前身。 烧春酒有口皆碑,“酒娘子”的神奇故事,更是美丽动人。 相传某年中秋,“谦泰吉”的张老板为了把酒运到湖南岳阳,曾让自己年轻貌美的妻子押船送货。 张娘子身穿锦袄绣裙,略施粉黛,坐在船头,顺江而下。 然而当船驶入荆沙水域时,突然狂风大作,风雨交加,江水滔天,酒坛子被掀翻在船舱。 张娘子急得仰天长叹:“老天爷啊,你保佑我们吧,这可是师傅们的血汗哪!”话一出口,奇迹发生了,顷刻间风平浪静,雨止云开,红日高照◦张娘子与船老板把酒坛一个个扶正,发现一切完好无损,连一滴酒都没漏出来。 张娘子跪在船头,向上天磕头谢恩。 张娘子开启一坛烧春酒,顿时酒香四溢。张娘子先敬天地,然后请大家畅饮。 喝完酒,挑夫们精神抖擞地干起活来。船老板上过几天私塾,不禁诗兴大发:“天仙娘子送烧春,感动苍天风雨停;施酒挑夫酩酊醉,百八酒坛一头顶。” 3.关于我的家乡枝江的作文一等奖二年级100个字到了银河洒落的地方,就到了长江分支的水乡;到了玛瑙流彩的地方,就到了桃花菜花的海洋。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枝江! 枝江有许多小河,平静的河面犹如一一条条明亮的带子,许许多多的小鱼在河里快乐地玩耍。阳光灿烂的时候,河面波光粼粼,就像洒满了金子。如果这时候下起大雨,顽皮的雨点弟弟就会去帮小河姐姐挠痒痒。 春天来了,安福寺的万亩桃花绽放了,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子。 问安镇的油菜花也竞相开放,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块金黄的织锦补缀在青山绿水间。当走进花丛中,我就彻底融化在那无边无际的金色海洋里,我不知不觉地想起了一句古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我的枝江,我的家乡,百里长江流淌在心上! 我的枝江,我的家乡,迷人风光镌刻在心上! 4.有关于愁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我寄愁心于明月,陪君直到夜朗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李清照《声声慢》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 5.关于乔的诗句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人赴任齐安郡刺史,途经赤壁古战场,有感于三国英雄成败,写下此诗。以地名为题,实为吊古咏史的诗篇。 一枝江水中的断戟还没锈完,在事隔600多年后被打捞起来。经过自己打磨擦洗之后被确认为前朝遗物。于是引起诗人的感叹和联想:假如当时东风不为周瑜提供方便,那么得胜的就应该是曹操,因此大乔、小乔两姐妹就可能成为曹军的俘虏,被关入铜雀台里为曹操霸占。铜雀,即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地所建。二乔,即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 杜牧将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以假设的方式归于偶然的东风,是为了证明“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罢了。如此写诗,韵味无穷。 6.描写老师的诗句有那些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7.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平乐(词)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其他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 戴叔伦《苏溪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 杜甫《春望》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宋· 黄庭坚《清平乐》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春夜喜雨》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 韩愈《晚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h及第》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 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 王安石《元日》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 王安石《春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 陆游《马上作》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宋祁《玉楼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忆江南》: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 陆游《豆叶黄》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宋· 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宋· 姜夔《扬州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 李煜《虞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