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腊月的古诗以下就是: 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这是清代文人蔡云描写腊月二十四扫尘的风俗;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这是晚清诗人罗昭隐描写祭灶的风俗; “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一夜腊寒随漏尽,十分春色破朝来。”这是宋代诗人朱淑真描写除夕守岁的风俗.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 喧逐似火攻。”这是元代诗人赵孟 描写“岁旦”燃放爆竹焰火于庭前的风俗。 杨巨元的“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孙一元的“元日狂歌倒竹樽,东风昨夜到柴门”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陆游), 春来更有好花枝”(陈献章) 2.描写腊月的诗词“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这是清代文人蔡云描写腊月二十四扫尘的风俗;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这是晚清诗人罗昭隐描写祭灶的风俗; “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一夜腊寒随漏尽,十分春色破朝来。”这是宋代诗人朱淑真描写除夕守岁的风俗.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 喧逐似火攻。”这是元代诗人赵孟 描写“岁旦”燃放爆竹焰火于庭前的风俗。 杨巨元的“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孙一元的“元日狂歌倒竹樽,东风昨夜到柴门”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陆游), 春来更有好花枝”(陈献章) 3.请你写出一首与腊月有关的诗词.去年腊月廿八夜与佳人之诗 乙酉腊月廿八日思青所郁歌 是夜心烦乱,君心伤我眠。 常恐悲伤至,岂料是今天。自别无所求,惟望尔能怜。 不知缘何故,总有隔心肝。我心莫能解,彼者木如酣。 尔若嫌我怪,我性自天然。既知我面薄,何为使赧颜?尔心寒似铁,我心何熬煎!曾经一夕话,令我守百年。 朝暮不时择,语动心不安。携手如何约,今别如云端。 我痴情固此,依旧倚孤船。向不期虚命,今日庙中闲。 神子谓我曰:不若隐钟山。我亦有斯苦,但求响文寰。 未想盛年去,迟暮再作仙。今日岁已暮,明日送年关。 天下俱豪饮,我独无管弦。但期江南路,人人皆自欢。 我实心如塞,口若含黄连。展转寒冬夜,开卷熏炉烟。 寒夜正如我,憔容有谁看?。 4.腊月思乡的诗词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唐·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庚子腊月五日 唐·司空图 复道朝延火,严城夜涨尘。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 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 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见示之作 唐·刘长卿 长沙耆旧拜旌麾,喜见江潭积雪时。 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 初开窗阁寒光满,欲掩军城暮色迟。 闾里何人不相庆,万家同唱郢中词。 韦使君宅海榴咏 唐·皇甫曾 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榴花带雪红。 闭阁寂寥常对此,江湖心在数枝中。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唐·韦应物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 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 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5.腊月三十团年古诗词关于除夕团年的诗不多,但以除夕为题的诗倒是不少: 关于除夕的古诗 1、北宋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唐·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3、唐·张说《钦州守岁》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除夕》诗云:“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唐代诗人史青的《除夕》诗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皆写得俊逸平淡,但真情朴质,读来非常感人。 明代才子文徵明的《除夕》诗云:“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足见其惜时奋进之意。令人最感兴味的,是清代诗人赵翼在85岁时,还写出自己那老当益壮心情的《除夕》诗,诗云:“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赵老守岁达旦,心里萌动一股活力,明年要与时俱进,创造人生的新辉煌。 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诗中写道:“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他写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豪华欢乐情景。唐代诗人杜审言也写有一首《守岁》诗:“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阀星河低拂时,殿廷灯烛上熏天。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观赏寄春前。”唐代诗人张说有《钦州守岁》诗:“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诗人杜甫以“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诗句来描写守岁的情景。诗人白居易的“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流露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古今名人皆认为,虚掷光阴就是浪费生命,应把握现在而勿幻想将来。北宋苏东坡在《守岁》诗中写道:“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可以看出,诗人在此强烈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今日品读,仍有醒世警人的现实意义。此外,苏东坡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讙哗”,将欢聚守岁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如今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依然沿袭着古老的习俗,男女老少欢聚一起守岁。 6.跪求12个月份的诗词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点红灯,人家门前红灯挂,孟姜门前挂白灯。 二月里来暖阳阳,双双燕子对南方,燕子成双又成对,孟姜单独不成双。 三月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上古坟,人家坟前白纸飘,孟姜坟前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嫂二人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枝上,一把眼泪一把桑。 五月里来是端阳,家家户户插秧忙,人家都把黄秧插,孟姜田里草成行。 六月里来热难当,蚊虫飞来叫嚷嚷,宁可咬我千口血,别咬长城万杞良。 七月里来秋风凉,家家户户做衣裳,人家都把新衣做,孟姜破衣穿身上。 八月里来燕门开,孤燕脚下带霜来,俺同孤燕一样苦,好好鸳鸯两分开。 九月里来菊花黄,菊花造酒满缸香,人家造酒夫妻饮,孟姜造酒无人尝。 十月里来北风嚎,芦花芦屑赛牛毛,长城冬气多寒冷,我夫不走冬难熬。 冬月里来雪花放,孟姜梦中会杞良,千里只把寒衣送,哪有我夫万杞良。 腊月里来过年忙,家家户户宰猪羊,人家都把猪羊宰,孟姜守孝白满堂。 1.奉和喜雪应制 徐安贞 两宫斋祭近登临,雨雪纷纷天昼阴。 只为经寒无瑞色,顿教正月满春林。 蓬莱北上旌门暗,花萼南归马迹深。 自有三农歌帝力,还将万庾答尧心。 2.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5.题榴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6.晓出净慈寺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七月闺情 袁晖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 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8.清江曲内一绝 崔峒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9.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0.寒夜次潘岷原韵 查慎行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鸟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11.冬至宿杨梅馆 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12.山行见孤松成咏 张宣明 孤松郁山椒,肃爽凌清霄。 既挺千丈干,亦生百尺条。 青青恒一色,落落非一朝。 大厦今已构,惜哉无人招。 寒霜十二月,枝叶独不凋。 7.腊月思乡的诗词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唐·孟浩然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庚子腊月五日唐·司空图复道朝延火,严城夜涨尘。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 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见示之作唐·刘长卿长沙耆旧拜旌麾,喜见江潭积雪时。 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初开窗阁寒光满,欲掩军城暮色迟。 闾里何人不相庆,万家同唱郢中词。韦使君宅海榴咏唐·皇甫曾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榴花带雪红。 闭阁寂寥常对此,江湖心在数枝中。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唐·韦应物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 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 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