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默写《北坡杏花》古诗原文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创作年代:北宋作者:王安石作品体裁:七言绝句选自《王荆文诗笺注》。 《北陂杏花》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融情于景,寄意于物,辞浅而味永。 吴之振《宋诗钞·临川集钞》评价说:“安石遣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中。”作者曾在《咏月》诗中说:“江有蛟龙山虎豹,清光虽在不堪行。” 他隐退江宁之后,当初创立的善政美法屡遭保守派反对、阻挠,已日渐式微,常常郁愤慨叹。此诗表面上显得冲旷萧散,实则健朗豪逸,表现出“丰肌健骨”,抒发了作者的立场和操守。 作品赏析这首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一、二句写景状物,描绘杏花临水照影之娇媚。 首句点明杏花所处地理位置。“陂”,此处是指池塘。 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预示着勃发的生机。“绕”字用得精巧,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 王安石爱用“绕”字摹写山形水势,如他《江上》一诗中说:“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在《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写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又在《钟山即事》中说“涧水无声绕竹流”,无一不给人以清婉、柔媚、幽静之感。次句从花与影两个方面写杏花的绰约风姿。 满树繁花竞相开放,满池花影摇曳迷离。“妖娆”二字本用于写人,这里移用于杏花,展现了杏花争奇斗妍的照人光彩。 一个“各”字,表明在诗人眼中,花与影一样地美艳、多情,一样令人流连忘返、沉迷自失。宋人许顗《彦周诗话》说:“荆公爱看水中影,此亦性所好,如‘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又《桃花诗》云:‘晴沟涨春渌周遭,俯视红影移鱼舠’,皆观其影。” 王安石写花善于从本体和投影两方面着手,如此刻画,虚实相生:一方面使景物更具立体的美,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诗人的审美趣味,即对虚静恬淡之美的情有独钟。三四句议论抒情,褒扬北陂杏花品性之美。 这两句对偶精工,如陈衍《宋诗精华录》说:“荆公绝句,多对语甚工者,似是作律诗未就化成截句(绝句)。”这两句托物言志,耐人玩味。 “东风吹作雪”,这一笔淋漓地描绘出风吹杏树,落英缤纷,似漫天飞雪,而随波逐流的凄美景象,比喻生动,浮想联翩。即便是春风轻拂,娇媚的花儿也不堪吹折,它凋谢了,零落了,这本是让人黯然神伤的。 但诗人却偏说它胜过南陌杏花,矜持与自足之意溢于言表。这一对比启人深思:“南陌”在此诗中与“北陂”相对立,这两个背景意象包含着一种空间的隐喻。 若说清幽静谧的“北陂”是远离浮世喧嚣的隐逸之所,则“南陌”正是熙来攘往、物欲横陈的名利之场。“南陌”繁华,“北陂”僻静;“南陌”热闹,“北陂”空寂;北陂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洁;而南陌的杏花要么历尽亵玩、任人攀折;要么凋零路面、任人践踏,碾成尘土,满身污秽。 若说这南陌杏花是邀功请赏、党同伐异的得势权臣的影射,则北陂杏花是诗人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的象征。王安石从1070年(熙宁三年)到1076年(熙宁九年),两次拜相,又两次罢相,最后退居江宁,寄情于半山。 罢相之后,他虽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但仍然坚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与立场,积极倡言“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一“纵”,一“绝”,呼应紧密,激浊扬清,掷地有声地表明他的政治立场与人生操守。 王安石是宰相中的读书人,到晚年,他的绝句尤好。曾有人言,唐代以后无诗,此论太极端了点。 王安石晚年的绝句有不少是直追唐人的,在议论入诗上,他的议论与描叙结合得很紧,而且议论不浅白直切,而是含蕴有味。 2.请问,《北陂杏花》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释义:围绕着杏花的是满塘的春水,岸上的花,水中的花影,都是那么地鲜艳动人。即使被无情的东风吹落,飘飘似雪,也应飞入清澈的水中,胜过那路旁的花,落了,还被车马碾作灰尘。 《北陂杏花》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如下: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这首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王安石是宰相中的读书人,到晚年,他的绝句尤好。曾有人言,唐代以后无诗,此论太极端了点。王安石晚年的绝句有不少是直追唐人的,在议论入诗上,他的议论与描叙结合得很紧,而且议论不浅白直切,而是含蕴有味。 绝句由于篇幅短小,很忌一气直下,没有波折。这首诗句句写临水杏花,第二句承第一句;第三、四句承第二句,却宕开一层,以“纵被”领句,用“绝胜”作呼应,便使全诗跌宕有致,富于曲折变化。这样布局,有直写,有侧写,有描绘,有议论,诗人自己爱好高洁的品格也就贯注其中了。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在文学上颇有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擅长说理与修辞,善用典故;词作不多,风格高峻。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北陂杏花 3.北陂杏花诗意一陂(bei一声)春水绕花身, 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人原先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首句通过一个“绕”字,写出了春水爱花、惜花、护花、恋花的情景,侧面写出了杏花的可爱。诗人以水边的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追问: 我是说整首诗的意思 回答: 一陂春水绕花身, 池塘的春水环绕着杏花, 花影妖娆各占春. 花朵争奇斗艳春色满园。 纵被春风吹作雪, 即使像雪样被春风吹落, 绝胜南陌碾成尘. 也胜过南阳杏花碾为尘。希望对你有用吧!!不要嫌弃呀 4.北陂杏花诗意北陂杏花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一陂春水绕花身, 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作品译文 池塘中的春水环绕着杏花, 花与水中的倒影争奇斗艳。 即使像雪那样被春风吹落, 也胜过南陌的杏花碾为尘。 这首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一、二句写景状物,描绘杏花临水照影之娇媚。首句点明杏花所处地理位置。“陂”,此处是指池塘。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预示着勃发的生机。“绕”字用得精巧,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 三四句议论抒情,褒扬北陂杏花品性之美。这两句对偶精工,托物言志,耐人玩味。 王安石是宰相中的读书人,到晚年,绝句尤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