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丈高楼古诗词高楼 作者:于武陵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 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七哀诗》。流光:指月光,清光似水,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徘徊:回旋荡漾。这两句大意是:皎洁的月亮照在高楼上,溶溶如水的月光正在回旋荡漾。 诗句所描写的是一个凄清的夜晚,冷月寒光,徘徊徜徉,烘托了少妇对月怀人,孤独寂寞的婉转愁思,古人以为这是建安绝唱。这两句诗可用来描写月光,也可用以引出对月怀人的思绪,“徘徊”两字既形容月色荡漾,也喻指愁思萦绕。 三国文学家 曹植 《七哀诗》噩耗传来:“万丈高楼一脚蹬空” 高楼名言评书表演艺术大师 单田芳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太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这两句大意是:登上高高的柳州城楼放眼远望,只见周围是荒野一片,茫茫无边;满腹的愁思仿佛辽阔无边的海天一样,没有尽头,本诗抒发了作者登楼远望,怀念挚友的殷切而又凄凉的心情。 此二句写诗人登上高楼眺望,无尽的愁思涌上心头。荒远、凄凉的景色与愤懑、感伤的感情交织、融合在一起,充溢于上下天地之间,造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唐·令孤楚《游春词》。 这两句大意是:清早登上高楼,看到一朵绽开的鲜花,虽然只是一朵,也觉得春光已经从四面八方回到了人间。原诗为:“~。 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此二句写诗人登楼远望,一朵早开的鲜花忽然飞入眼帘;刹那间,诗人觉得春光从四面八方涌来,宇宙天地都充满了盎然春意。 诗作通过联想和夸张表现出一种青春活力,给人以蓬勃向上之感。可用于抒发对春光的赞美及对春归的喜悦之情。 唐代诗人 令孤楚 《游春词》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安定城:故城在今甘肃泾州县北。迢(tiáo条)递:高峻的样子。 汀:水边的平地。洲:水中的陆地。 这两句大意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的绿杨树及绿杨外的洲渚眼底尽收。此二句写安定城楼之高及登上高楼所见的景色,既壮观,又秀美,反映了作者的开阔胸襟。 描写水边高楼可以借鉴。唐代诗人 李商隐 《安定城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关于高楼的名言唐·杜甫《登楼》。万方多难:指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种种灾难。 这两句大意是:在狼烟四起、战争连绵的春天我来到这里,登上高楼,看到繁花,更使人黯然神伤。登楼远跳.一览万紫干红的繁花,本应十分高兴,而诗人却说这些景象使寄富在此的客人更为伤心。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加强丁诗作的艺术效果。写完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这是由于战争不息、万方多难等诸种原因造成的,先写果后写因,更有力地抒发了诗人满腹愁绪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可用以抒发流离他乡的愁恩及对国事的忧虑。唐代诗人 杜甫 《登楼》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陪我上高楼。 宋·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这两句大意是:想要登上高楼去逃避忧愁,谁知道忧愁还是随着我登上高楼。 这也是辛弃疾晚年写的咏愁词。投闲置散、“识尽愁滋味”的作者想藉登高望远摆脱一些愁苦,可愁苦却和他难解难分,形影不离,紧紧地跟着他上了高楼。 这说明愁苦无时不在作者身边,想回避而不能,想解脱而不得。作者在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愁,构思新颖,表现力很强。 可化用以表现一种无可解脱的愁怀。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鹧鸪天》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 宋·王诜(shēn身)《蝶恋花》[钟送黄昏]渺渺:悠远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独上高楼遥望天涯,只见白云悠悠,青山低小。 白云悠悠,青山一点,这是一幅很开阔的画面,这种景物生动地衬托出楼台之高。可用以描写高楼景观。 宋代词人 王诜 《蝶恋花》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清·龚鼎孽《百嘉村见梅花》。 疏影:指梅花。这两句大意是:流落天涯的游子,黄昏时只有梅花相伴,听到高楼飞出的玉笛声,更愁思无限,只好独自掩门不听。 在天涯的一角,黄昏时的梅花挺着她稀疏的清姿,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高洁,又是那样的孤独。流落天涯的游子黄昏时有梅花相伴,感到了气质上的相通;那高楼上飞出的悠悠笛声使他不堪卒听,而独自掩门则显得更加孤寂。 两句诗写尽了梅花的孤芳与游子的寂寞。诗句全以景物的气氛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学习此种以环境写心境的手法,也可直接用诗句写梅花之幽姿,写游子之孤寂。清代诗人 龚鼎孳 《百嘉村见梅花》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高楼名言见唐·李白《粱园吟》。达命:通晓命运,不为世务所累。 岂暇愁:哪有空来发愁?这两句大意是:我对自己的仕途命运已有充分的认识.哪有时间去发愁烦恼呢?还是登高楼,饮美酒,去寻找自己的欢乐吧!诗人以“达命”者自居,对不合理的人生遭遇采取蔑视的态度.甚至不屑一顾。但在旷达的字句下,却隐藏着诗人无法排遣的苦闷,因而只能借酒浇愁.登高抒怀了。 可以此二句抒发得过且过、得乐且乐的思想,反映对现实的不满。唐代诗人 李白 。 2.请告诉我描写高楼的古诗句,谢谢拟西北有高楼诗 晋 陆机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 绮窗出尘冥。飞陛蹑云端。 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 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 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 伫立望日昃。踯躅再三叹。 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 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东汉 无名氏 西北有高楼, 何人独自愁。 问君何所忆, 君笑月悠悠。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希望能够帮助你哦~ 3.赞美“高楼”的诗词有哪些1.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代: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归休去,去归休。 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释义: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 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回家退休吧,回到家中去休息。 难道个个都要到边塞去立功封侯?浮云飘去飘来本来没有固定之处,我能够像浮云那样随心来去,该有多么自由。 2.最高楼·吾衰矣 宋代: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释义:我请求辞官归隐,但儿子以田产还没置办为由不让辞官,于是写了这首词骂儿子。我已渐渐年老,力尽筋疲,功名富贵的实现要待到何时?何况富贵功名还处处隐伏着危机。 穆生因楚王稍懈礼仪便抽身辞去,陶潜尚未得享俸禄就弃官而归。穆先生、陶县令那样明达的人都是我十分崇敬的老师。 归隐后一定要将荒园修葺,“佚老园”就是个合适的名字。再建个亭儿取名为“亦好”,便能闲时饮酒,醉时吟诗。 一块田地千年之中要换八百主人,一人嘴里又能插上几张饭匙。退隐之后便一切作罢,何须再费口舌说什么是非得失。 3.白帝城最高楼 唐代:杜甫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释义:尖峭的山城,崎岖的小路,以及插在城头的旌旗都暗自发愁。就在这样的地方,孤孤单单、若隐若现地耸立着一座飞腾的高楼。 云霾隔断连绵的山峡,群山如同龙虎在静卧;阳光映照着清澈的江水,波光好像鼋鼍在浮游。扶桑西端的树枝遥对山峡的断石,弱水东来的影子紧接长江的流水。 拄着藜杖感叹世事的人究竟是谁?血泪飘洒空中,就在我满头白发回顾的时候。 4.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别苦)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释义: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5.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释义: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 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 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