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子和贤的古诗带 子 的古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三国·曹操《短歌行》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唐·李世民《芳兰》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唐·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真子今将命,苍生福可传。——唐·李隆基《送赵法师还蜀因名山奠简》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唐·上官昭容《驾幸三会寺应制》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唐·李贤《杂歌谣辞·黄台瓜辞》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南唐·李煜《临江仙》 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南唐·李从谦《观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孟郊《游子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唐·崔涂《春夕》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 带贤的古诗: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带子和贤字的古诗《送淮阳县令》 年代: 唐 作者: 马戴 荒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田。 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故老青葭岸,先知宓子贤。 《送淮阴孙令之官》 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隋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壖。 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故老青葭岸,先知儒子贤。 《中秋自宛陵寄池阳太守》 年代: 唐 作者: 殷文圭 出山三见月如眉,蝶梦终宵绕戟枝。旅客思归鸿去日,贤侯行化子来时。 郡楼遐想刘琨啸,相阁方窥谢傅棋。按部况闻秋稼熟,马前迎拜羡并儿。 《送郑户曹》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羸僮瘦马従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高宗皇帝挽词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陈居仁 天步方宁只,民区复晏然。心非尧位乐,子授舜躬贤。 揖逊高千古,恬怡盛万年。乘云归帝所,溥率泪成川。 《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陈造 杖挑初日闯云关,忽报充师早下山。煮茗谭诗有贤子,免教题凤怅空还。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戴复古 陋巷深深屋数椽,以文为业砚为田。一觞一饭常留客,知是君家内子贤。 《武林书事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竹林七贤六有子,何独无闻刘伯伦。梦想先师授书处,城东风雨卧荒坟。 《寿傅守》 年代: 宋 作者: 释若芬 仙游舍人声建中,正论久矣排群雄。令子贤孙俱有耀,皇天两耳元非聋。 《畴依》 年代: 宋 作者: 王柏 贤哉颜子,好学独称。既竭吾才,欲罢不能。 不贰不迁,庶乎亚圣。一箪一瓢,不幸短命。 3.关于韩愈的古诗韩愈的古诗文列表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 白日不与吾谋。——唐·韩愈《复志赋》韩愈 百年讵几时,君子不可闲。——唐·韩愈《读皇甫是公安韩愈 北极赠李观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建封)韩愈 汴州乱二首韩愈 别盈上人韩愈 别赵子(赵子名德,潮州人)韩愈 病鸱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韩愈 剥啄行韩愈 不耻相师。——唐·韩愈《师说》韩愈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韩愈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署)韩愈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韩愈 朝归韩愈 嘲鼾睡韩愈 嘲鲁连子韩愈 郴口又赠二首韩愈 郴州祈雨韩愈 城南联句韩愈 池上絮韩愈 酬别留后侍郎(蔡平,命马总为留后)韩愈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韩愈 酬马侍郎寄酒(马总也)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韩愈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韩愈 出门韩愈 初春小雨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韩愈 春雪韩愈 春雪_片片驱鸿急韩愈 春雪_新年都未有芳华韩愈 春雪间早梅韩愈 4.师说 古诗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ān)。郯(tán)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5.赞美范蠡的古诗1、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唐·杨乘《吴中书事》 全诗如下: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2、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唐·鱼玄机《浣纱庙》 全诗如下: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 3、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唐·温庭筠《利洲南渡》 全诗如下: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4、范蠡何智哉,单舟戒轻装。——唐·王绩《赠梁公》 全诗如下:我欲图世乐,斯乐难可常。位大招讥嫌,禄极生祸殃。圣莫若周公,忠岂逾霍光。成王已兴诮,宣帝如负芒。范蠡何智哉,单舟戒轻装。疏广岂不怀,策杖还故乡。朱门虽足悦,赤族亦可伤。履霜成坚冰,知足胜不祥。我今穷家子,自言此见长。功成皆能退,在昔谁灭亡。 5、范蠡五湖收远迹,管宁沧海寄余生。——宋·王安石《世上》 全诗如下:范蠡五湖收远迹,管宁沧海寄余生。可怜世上风波恶,最有仁贤不敢行。 6、五湖范蠡才堪重,六印苏秦道不同。——唐·刘兼《春宵》 全诗如下:春云春日共朦胧,满院梨花半夜风。宿酒未醒珠箔卷,艳歌初阕玉楼空。五湖范蠡才堪重,六印苏秦道不同。再取素琴聊假寐,南柯灵梦莫相通。 7、百战功高范蠡归。——唐·温庭筠《和友人题壁》 全诗如下:冲尚犹来出范围,肯将经世作风徽。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自欲一鸣惊鹤寝,不应孤愤学牛衣。西州未有看棋暇,涧户何由得掩扉。 8、曾学扁舟范蠡,五湖深处鸣榔。——宋·苏轼《失题》 全诗如下:木落沙明秋浦,云卧烟淡潇湘。曾学扁舟范蠡,五湖深处鸣榔。 9、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唐·恒超《辞郡守李公恩命》 全诗如下: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厌树遮山色,怜窗向月明。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 10、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唐·汪尊《五湖》 全诗如下: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范蠡(lǐ)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和经济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他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6.关于清廉的古诗有哪些《三年为刺史》(其二) 【唐】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咏史》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书愤》(其一)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冷泉亭》 【宋】林稹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