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渔”字的古诗词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灭影从渔钓。泽渥资投分。 渔家小儿女,见郎娇不避。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歌随牧女鞭声淌,画逐渔郎网影流。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两三声。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管人间半点愁。 2.带渔字的古诗词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灭影从渔钓.泽渥资投分. 渔家小儿女,见郎娇不避.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歌随牧女鞭声淌,画逐渔郎网影流.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两三声.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灭影从渔钓.泽渥资投分. 渔家小儿女,见郎娇不避.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歌随牧女鞭声淌,画逐渔郎网影流.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两三声.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管人间半点愁. 3.为什么在古诗中渔樵代表隐居生活《渔》:“相聚即为邻,烟火自成簇。 约伴过前溪,撑破蘼芜绿。”(唐彦谦)《渔家》:“拥棹思悠悠,更深泛积流。 唯将一星火,何处宿芦洲。”(张乔)《渔家》:“野水千年在,闲花一夕空。 近来浮世狭,何似钓船中。”(高蟾)《渔家》:“赤芦盖屋低压恰,沙涨柴门水痕叠。 黄鸡青犬花蒙笼,渔女渔儿扫风叶。有叟相逢带秋醉,自拔船桩色无愧。 前山脚下得鱼多,恶浪堆中尽头睡。但得忘筌心自乐,肯羡前贤钓清渭。 终须画取挂秋堂,与尔为邻有深意。”(贯休)《渔人》:“垂竿朝与暮,披蓑卧横楫。 不问清平时,自乐沧波业。长畏不得闲,几度避游畋。 当笑钓台上,逃名名却传。”(苏拯)《渔浦》:“春至百草绿,陂泽闻鸧鹒。 别家投钓翁,今世沧浪情。沤纻为缊袍,折麻为长缨。 荣誉失本真,怪人浮此生。碧水月自阔,安流净而平。 扁舟与天际,独往谁能名。”(常建)《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渔父》:“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 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竿头钓丝长丈馀,鼓枻乘流无定居。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岑参)《渔父》:“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 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杜牧)《渔父》:“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汪遵)《渔父》:“一叶一竿竹,眉须雪欲零。陆应无祖业,香必是伊腥。 儿亦名鱼鹧,歌称我洞庭。回头深自愧,旧业近沧溟。” (贯休)《渔父》:“夜钓洞庭月,朝醉巴陵市。却归君山下,鱼龙窟边睡。 生涯在何处,白浪千万里。曾笑楚臣迷,苍黄汨罗水。” (齐己)《渔父》:“烟冷暮江滨,高歌散诞身。移舟过蓼岸,待月正丝纶。 亦与樵翁约,同游酒市春。白头云水上,不识独醒人。” (李中)《渔父》二首之一:“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 雪鬓衰髯白布袍,笑携赪鲤换村醪。殷勤留我宿溪上,钓艇归来明月高。” (李中)《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渔父》五首:(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张志和)《渔父》:“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桧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张松龄)《渔父》:“白芷汀寒立鹭鸶,苹风轻剪浪花时。烟幂幂,日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 (和凝)《渔父》:“水接衡门十里余,信船归去卧看书。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 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 棹警鸥飞水溅袍,影随潭面柳垂绦。终日醉,绝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涛。” (李珣)《渔者》:“首戴圆荷发不梳,叶舟为宅水为居。沙头聚看人如市,钓得澄江一丈鱼。” (张乔)《渔者》:“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只贪浊水张罗众,却笑清流把钓稀。 苇岸夜依明月宿,柴门晴棹白云归。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翁洮)《渔者》:“风恶波狂身似闲,满头霜雪背青山。 相逢略问家何在,回指芦花满舍间。”(贯休)《渔父歌》:“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李颀)《渔父歌》:“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高适)《渔父歌》三首(李珣):“水接衡门十里余,信船归去卧看书。 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 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棹警鸥飞水溅袍,影侵潭面柳垂绦。 终日醉,绝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涛。”《渔父歌》二首(欧阳炯):“摆脱尘机上钓船,免教荣辱有流年。 无系绊,没愁煎,须信船中有散仙。风浩寒溪照胆明,小君山上玉蟾生。 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渔父词》:“泽鱼好鸣水,溪鱼好上流。 渔梁不得意,下渚潜垂钩。乱荇时碍楫,新芦复隐舟。 静言念终始,安坐看沉浮。素发随风扬,远心与云游。 逆浪还极浦,信潮下沧洲。 4."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来自哪首诗词宋朝张?N:【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获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这首词描绘六朝故都秋景,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怀。 开篇“一带江山”从大处着眼,境界极其开阔。秋日里的所有的风情景物,都是那么的清疏俊爽,水天相连,澄澈莹碧。 长满水蓼与盛开荻花的岛屿、沙洲,在冷落肃杀中带着一份幽雅。上片结句落实到“竹篱茅舍”,衬托出一片隐逸闲散的情怀。 因为登临面对的是六朝故都,秋色依旧,往事如烟,荣华富贵终归寂灭,所以只落得一片隐士怀抱。 放眼长江,水面上“客帆高挂”,仍然是熙熙攘攘;长江两岸“酒旗低亚”,繁华不减当年。 季节的转移与历史的变迁融为一体,给今人留下许多谈资。词人在“倚层楼”之际,思索的却是历史的无常,不知不觉中送一轮“寒日”西下。 张?N在地方或中央任职期间,“忠谨清直”,“指切时事无所避”(皆见《宋史》本传),是一位有作为的士大夫。 这首吊古词通过肃杀的色调与季节的变迁,暗喻时代的交替,王朝的兴废,杂感慨于风景描写之中,隐含着词人对时局、政局的关切。 在宋初小令沿袭“花间”余风,在恋情相思、春恨秋愁、伤离念远这类作品充斥词坛之际,象《离亭燕》这样的作品,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吊古伤今方面来,在扩大题材、扩大词反映生活的容量方面,无疑是一个进展。 张?N大欧阳修16岁,小晏殊1岁,他的这首吊古词的创作年月应该早于欧阳修。 张?N流传至今的另一首《满江红》推崇“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的隐逸闲居生活,追求“携酒??东风,眠芳草”的潇洒自在,直抒胸臆,也在“艳情”之外。 5.关于鱼的古诗词唐人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李白《赠崔侍郎》“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唐朝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宋代王安石的《鱼儿》“绕岸车鸣水欲开,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 宋朝范成大《鲈鱼》“细捣橙姜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清人徐鹄庭《汉口竹枝词》“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 李群玉-唐【新荷】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郑愔-唐【莲曲】 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诗经•大雅•灵台》 诗云:“王在灵台,于轫鱼跃.” •《左传》: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陈鱼而观之.” •《汉书•地理志下》: “巴蜀广汉,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木疏食果实 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又“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瓜遍及赢蛤,食常充足.” •《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乐.” •《渔翁》[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酬张少府》[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唐]张志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晚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踏莎行》[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渔父》陆游: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渔父》陆游: “晴山滴翠水挼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 •《浣溪沙》[北宋]苏东坡: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行路难》[唐]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 •《江村》[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黄花浅水边.” •《鹊桥仙》[南宋]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水钓台四.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道情》[清]郑板桥: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谛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儿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今宵剩把银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陆游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抵楚门 李仕兴 楚门山色散烟霞,人到江南识永加. 半垄石田多种麦,一冬园树尚开花. 海天日暖鱼堪钓,潮浦船回酒可赊. 傍水人家无十室,九凭舟楫作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