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阿胶的诗词《飞龙篇》 三国*曹植 晨游太山,云雾窈窕。 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波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堂,金缕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忘。 《赛神》 唐代*元稹 阿胶在末派, 罔象游上源。 灵药所巡尽, 黑波朝夕喷。 神龙厌流浊, 先伐鼍与鼋, 鼋鼍在龙穴, 妖气常郁温。 《全唐诗·宫词补遗·肖行澡》 唐代*肖行澡 铅华洗尽依丰盈, 雨落荷叶珠难停。 暗服阿胶不肯道, 却说生来为君容。 《黄河》 唐五代*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 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 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 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 何必劳君报太平! 《我欲往沧海》 北宋*王安石 我欲往沧海, 客来自河源。 手探囊中胶, 救此千载浑。 我语客徒尔, 当还治昆仑。 《秋叶梧桐雨*锦上花》 元代*白朴 阿胶一碗, 芝麻一盏, 白米红馅蜜饯。 粉腮似羞, 杏花春雨带笑看。 润了青春, 保了天年, 有了本钱。 《清森阁集*思生》 明代*何良俊 万病皆由气血生, 将相不和非敌攻。 一盏阿胶常左右, 扶元固本享太平。 《秋舫日记*莞尔唐史》 明代*朱克生 虢国夫人娥眉长, 酥胸如兔裹衣裳。 东莱阿胶日三盏, 蓄足冶媚误君王。 《阿井胶泉》 明代*吴铠 灵源疑出蛟龙窟, 淑气原从天地贻。 九土所钟惟上品, 千年制胶岂凡材。 炼砂煮石经济事, 丹井药炉亦可哀。 《阿井》 明代*谢肇淛 济水付流三百里, 逐出珠泉不盈咫。 银床玉甃开苍苔, 设沥争分青石髓。 人言此水重且甘, 疏风止血仍祛痰。 黑驴皮革山拓火, 灵胶不径走邮函。 屠儿刲剥如山积, 官司催取朝飞缴。 驿骑红尘白日奔, 夭占疲癃竟何益。 我素珍重勤封闭, 免造业钱充馈遗。 任他自息仍自消, 还却灵源与天地。 《咸丰六年赠润惠堂》 清代*李佑铎 琉璃古井汲琼浆, 沁泽心脾气通畅。 颤颤履步叮叮铃, 响入名坊润惠堂。 堂后槐下桑柴旺, 锅铲铛铛出仄巷。 九朝九暮九蒸熬, 炼得珍胶济苍苍。 《咏阿胶井》 清代*赵培徵 阿井传来不记年, 清流澈底一寒泉。 溶溶玉液三宵露, 点点丹砂九空渊。 淑气问钟疑凤髓, 灵源妙化想龙涎。 仙胶炼就称良剂, 寿世回生几万千。 《名坊煎胶记》 清代*季桂芬 健驴放牧少岱草, 冬寒宰杀净肤毫。 古井龙泉荡渣滓, 桑柴烈火拔毒躁。 十分清水四分淖, 三两皮张一两胶。 潜心修治属润惠, 虚怀济世德艺高。 2.关于阿娇的诗句如下,望采纳: 全诗: 《名姝咏》 【作者:梁锽锽】 阿娇年未多,弱体性能和。怕重愁拈镜,怜轻喜曳罗。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 《孝武陈皇后》 【作者:徐钧】 阿娇宠极爱还衰,何用黄金买赋为。 覆水欲收宁复复,此情惟有谪仙知。 《杂咏一百首·阿娇》 【作者:刘克庄】 甫闻阿娇进,又报卫娘留。 莫倚金为屋,重重只锁愁。 《其二情》 【作者:曹邺】 阿娇生汉宫,西施住南国。 专房莫相妒,各自有颜色。 《春宫词》 【作者:谢榛】 盈盈上阳女,愁思起中宵。 月白琼窗静,花深玉辇遥。 晓霞憎国色,春柳妒宫腰。 不见长门赋,伤心有阿娇。 《咏史上·武帝》 【作者:陈普】 先帝斋宫内弄儿,阿娇金屋篡歌姬。 披香博士真才子,刘氏家传却未知。 《蜡梅四绝》 【作者:杨冠卿】 阿娇厌贮黄金屋,洗尺铅华儿女妆。 香魂寒夜伴幽独,青灯相对吟胡床。 《妾薄命》 【作者:李白】 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诗句: 君不见东家阿娇红粉媚,不识耙锄巧梳髻。昨日典金钗,愁杀官盐价高贵。 ——《耙盐词》【作者:盛彧】 脉脉深宫桂殿凉,阿娇金屋夜飞霜。——《宫怨(二首)》【作者:范允临妻】 阿娇金屋门还闭,万树宫花待共看。——《拟汉武还长安》【作者:唐诗】 秋风天子阿娇时,蜀客风流入梦思。——《题上林赋后》【作者:王跂】 昨日有人曾赐死,阿娇恰好近君前。——《宫词(十八首)》【作者:张凤翔】 长门陈阿娇,却要一生金屋贮娇饶。——《行路难五首》【作者:杨万里】 3.阿胶 诗句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名医别录》载:“阿胶生东平郡(今山东东平县),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县。”陶弘景又日:“今东都下亦能作之。 用皮亦有老少,胶则有清浊。”《本草图经》曰:“今郓州皆能作之。 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造之,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 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大抵以驴皮得阿井水乃佳耳……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神农本草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 《本草纲目》云:“凡造诸胶,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挲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古代阿胶原料用牛皮、驴皮及其他多种动物皮类,但以驴皮用阿井水煎成者为最佳。现代已将牛皮胶单列为一种药材,即黄明胶,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规定以驴皮熬制的胶为阿胶正品。 皮胶为传统中药,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用;可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对虚劳贫血、肺瘘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效以驴皮所制最佳。距今已有两千年的生产历史。 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阿胶最初用牛皮熬制,到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制阿胶,药物功效更佳,便改用驴皮,并沿用至今。 ①《雷公饱炙论》:"凡使阿胶,先于猪脂内浸一宿,至明出,于柳木火上炙,待泡了,细碾用。" ②陶弘景:"阿胶作药用之,皆火炙,丸散须极燃,入汤微炙。 " ③《纲目》:"阿胶,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微温,无毒。 "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平,味淡。" 【归经】入肺、肝、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厥阴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少阴、厥阴经。 " 【功用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 久服益气。" 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 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 ④《千金·食治》:"治大风。 " 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 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 " 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 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 " 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效用] [性味] 甘平。 [功用] 滋阴养血,补肺润燥,止血安胎。 [主治] 阴虚心烦失眠、虚劳咳嗽、肺痈吐脓、吐血衄血、便血、崩带、胎动不安等症。 [用量] 5g~10g。 释名 傅致胶。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1、瘫缓偏风,手足不遂,腰膝无力。 用阿胶微炙熟,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胶中,再煮开几次,胶化如糖稀,一次服下。服后取葱豉粥温服(不能冷服,否则令人呕逆)。 照此法服至三、四剂,可见效。 2、肺风喘促。 用秀明阿胶切小,炒过,加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3、老人虚秘。 用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无天日匙,温服。 4、赤白简疾(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不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不便不利)。 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连阿胶丸”。 5、吐血不止。 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加水五程式,煮成三升,分次服。又方:用阿胶(炒)、蛤粉各一两,辰砂少许,研为末,藕节捣汁,加蜜调匀服下。 6、肺损呕血。用阿胶(炒)三钱、水香一钱,糯米一合半(研为末),和匀。 每服一钱,百沸汤冲下。一天服一次。 7、鼻血不止(口耳都流血)。用阿胶炙蒲黄半两,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成。 温服。同时以布系住两乳。 8、月经不调。用阿胶一钱,加蛤粉(炒成珠,研为末),热酒送服。 又方:依上方,再加辰砂末半钱。 9、月经不断。 用阿胶炒焦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10、妊娠下血。 用阿胶三两,炙为末,酒一升半煎化服下。又方:用阿胶末二两、生地黄半斤(捣成汁)、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 此方名“胶艾汤”。 11、妊娠胎动。 用香豉一升、葱一升、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再加进阿胶(炙过,研细)二两,化匀服下。又方:用阿胶(炒熟)、艾叶二两、葱白一斤,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 此方名“胶艾汤” 12、多年咳嗽。用阿胶(炒)、人参各二两,研细。 每取三钱,加豉汤一碗、葱白少许,煎服。一天服三次。 4.古代关于阿胶的诗词有哪些啊《飞龙篇》三国*曹植晨游太山,云雾窈窕。 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波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西登玉堂,金缕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忘。《赛神》唐代*元稹阿胶在末派,罔象游上源。 灵药所巡尽,黑波朝夕喷。神龙厌流浊,先伐鼍与鼋,鼋鼍在龙穴,妖气常郁温。 《全唐诗·宫词补遗·肖行澡》唐代*肖行澡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 《黄河》唐五代*罗隐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我欲往沧海》北宋*王安石我欲往沧海,客来自河源。 手探囊中胶,救此千载浑。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仑。 《秋叶梧桐雨*锦上花》元代*白朴阿胶一碗,芝麻一盏,白米红馅蜜饯。粉腮似羞,杏花春雨带笑看。 润了青春,保了天年,有了本钱。《清森阁集*思生》明代*何良俊万病皆由气血生,将相不和非敌攻。 一盏阿胶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太平。《秋舫日记*莞尔唐史》明代*朱克生虢国夫人娥眉长,酥胸如兔裹衣裳。 东莱阿胶日三盏,蓄足冶媚误君王。《阿井胶泉》明代*吴铠灵源疑出蛟龙窟,淑气原从天地贻。 九土所钟惟上品,千年制胶岂凡材。炼砂煮石经济事,丹井药炉亦可哀。 《阿井》明代*谢肇淛济水付流三百里,逐出珠泉不盈咫。银床玉甃开苍苔,设沥争分青石髓。 人言此水重且甘,疏风止血仍祛痰。黑驴皮革山拓火,灵胶不径走邮函。 屠儿刲剥如山积,官司催取朝飞缴。驿骑红尘白日奔,夭占疲癃竟何益。 我素珍重勤封闭,免造业钱充馈遗。任他自息仍自消,还却灵源与天地。 《咸丰六年赠润惠堂》清代*李佑铎琉璃古井汲琼浆,沁泽心脾气通畅。颤颤履步叮叮铃,响入名坊润惠堂。 堂后槐下桑柴旺,锅铲铛铛出仄巷。九朝九暮九蒸熬,炼得珍胶济苍苍。 《咏阿胶井》清代*赵培徵阿井传来不记年,清流澈底一寒泉。溶溶玉液三宵露,点点丹砂九空渊。 淑气问钟疑凤髓,灵源妙化想龙涎。仙胶炼就称良剂,寿世回生几万千。 《名坊煎胶记》清代*季桂芬健驴放牧少岱草,冬寒宰杀净肤毫。古井龙泉荡渣滓,桑柴烈火拔毒躁。 十分清水四分淖,三两皮张一两胶。潜心修治属润惠,虚怀济世德艺高。 5.阿胶 诗句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名医别录》载:“阿胶生东平郡(今山东东平县),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县。”陶弘景又日:“今东都下亦能作之。 用皮亦有老少,胶则有清浊。”《本草图经》曰:“今郓州皆能作之。 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造之,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 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大抵以驴皮得阿井水乃佳耳……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神农本草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 《本草纲目》云:“凡造诸胶,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挲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古代阿胶原料用牛皮、驴皮及其他多种动物皮类,但以驴皮用阿井水煎成者为最佳。现代已将牛皮胶单列为一种药材,即黄明胶,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规定以驴皮熬制的胶为阿胶正品。 皮胶为传统中药,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用;可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对虚劳贫血、肺瘘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效以驴皮所制最佳。距今已有两千年的生产历史。 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阿胶最初用牛皮熬制,到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制阿胶,药物功效更佳,便改用驴皮,并沿用至今。 ①《雷公饱炙论》:"凡使阿胶,先于猪脂内浸一宿,至明出,于柳木火上炙,待泡了,细碾用。" ②陶弘景:"阿胶作药用之,皆火炙,丸散须极燃,入汤微炙。 " ③《纲目》:"阿胶,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微温,无毒。 "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平,味淡。" 【归经】入肺、肝、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厥阴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少阴、厥阴经。 " 【功用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 久服益气。" 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 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 ④《千金·食治》:"治大风。 " 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 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 " 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 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 " 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效用] [性味] 甘平。 [功用] 滋阴养血,补肺润燥,止血安胎。 [主治] 阴虚心烦失眠、虚劳咳嗽、肺痈吐脓、吐血衄血、便血、崩带、胎动不安等症。 [用量] 5g~10g。 释名 傅致胶。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1、瘫缓偏风,手足不遂,腰膝无力。 用阿胶微炙熟,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胶中,再煮开几次,胶化如糖稀,一次服下。服后取葱豉粥温服(不能冷服,否则令人呕逆)。 照此法服至三、四剂,可见效。 2、肺风喘促。 用秀明阿胶切小,炒过,加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3、老人虚秘。 用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无天日匙,温服。 4、赤白简疾(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不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不便不利)。 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连阿胶丸”。 5、吐血不止。 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加水五程式,煮成三升,分次服。又方:用阿胶(炒)、蛤粉各一两,辰砂少许,研为末,藕节捣汁,加蜜调匀服下。 6、肺损呕血。用阿胶(炒)三钱、水香一钱,糯米一合半(研为末),和匀。 每服一钱,百沸汤冲下。一天服一次。 7、鼻血不止(口耳都流血)。用阿胶炙蒲黄半两,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成。 温服。同时以布系住两乳。 8、月经不调。用阿胶一钱,加蛤粉(炒成珠,研为末),热酒送服。 又方:依上方,再加辰砂末半钱。 9、月经不断。 用阿胶炒焦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10、妊娠下血。 用阿胶三两,炙为末,酒一升半煎化服下。又方:用阿胶末二两、生地黄半斤(捣成汁)、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 此方名“胶艾汤”。 11、妊娠胎动。 用香豉一升、葱一升、加水三升,煮取一升,再加进阿胶(炙过,研细)二两,化匀服下。又方:用阿胶(炒熟)、艾叶二两、葱白一斤,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分次服。 此方名“胶艾汤” 12、多年咳嗽。用阿胶(炒)、人参各二两,研细。 每取三钱,加豉汤一碗、葱白少许,煎服。一天服三次。 6.关于阿胶的诗句《飞龙篇》 三国*曹植 晨游太山ح云雾窈窕。 忽逢二童ح颜色鲜好。 乘波白鹿ح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ح长跪问道。 西登玉堂ح金缕复道。 授我仙药ح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ح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ح永世难忘。 《赛神》 唐代*元稹 阿胶在末派ح 罔象游上源。 灵药所巡尽ح 黑波朝夕喷。 神龙厌流浊ح 先伐鼍与鼋ح 鼋鼍在龙穴ح 妖气常郁温。 《全唐诗·宫词补遗·肖行澡》 唐代*肖行澡 铅华洗尽依丰盈ح 雨落荷叶珠难停。 暗服阿胶不肯道ح 却说生来为君容。 《黄河》 唐五代*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ح 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ح 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ح 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ذ 何必劳君报太平ت 《我欲往沧海》 北宋*王安石 我欲往沧海ح 客来自河源。 手探囊中胶ح 救此千载浑。 我语客徒尔ح 当还治昆仑。 《秋叶梧桐雨*锦上花》 元代*白朴 阿胶一碗ح 芝麻一盏ح 白米红馅蜜饯。 粉腮似羞ح 杏花春雨带笑看。 润了青春ح 保了天年ح 有了本钱。 《清森阁集*思生》 明代*何良俊 万病皆由气血生ح 将相不和非敌攻。 一盏阿胶常左右ح 扶元固本享太平。 《秋舫日记*莞尔唐史》 明代*朱克生 虢国夫人娥眉长ح 酥胸如兔裹衣裳。 东莱阿胶日三盏ح 蓄足冶媚误君王。 《阿井胶泉》 明代*吴铠 灵源疑出蛟龙窟ح 淑气原从天地贻。 九土所钟惟上品ح 千年制胶岂凡材。 炼砂煮石经济事ح 丹井药炉亦可哀。 《阿井》 明代*谢肇淛 济水付流三百里ح 逐出珠泉不盈咫。 银床玉甃开苍苔ح 设沥争分青石髓。 人言此水重且甘ح 疏风止血仍祛痰。 黑驴皮革山拓火ح 灵胶不径走邮函。 屠儿刲剥如山积ح 官司催取朝飞缴。 驿骑红尘白日奔ح 夭占疲癃竟何益。 我素珍重勤封闭ح 免造业钱充馈遗。 任他自息仍自消ح 还却灵源与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