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声音有关的成语有哪些与声音有关的成语:万籁俱寂、人声鼎沸、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如泣如诉。 一、万籁俱寂 【解释】: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示例】: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邹韬奋《我的母亲》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安静 【近义词】鸦默雀静、阒寂无声、万马齐喑、阗寂无声、夜深人静、鸦雀无声、万籁无声、寂然无声、雅雀无声 【反义词】天崩地裂、声彻云霄、惊天动地、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震耳欲聋、人生鼎沸、沸反盈天、熙来攘往、沸沸扬扬 二、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人声嘈杂 【近义词】喝五吆六、人山人海、震耳欲聋、沸沸扬扬、沸反盈天、吵吵嚷嚷、人欢马叫、众楚群咻 【反义词】人烟稀少、夜阑人静、万籁俱寂、鸦雀无声、万籁无声、悄然无声、悄然无息、悄无声息 三、震耳欲聋 【解释】: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出自】: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很大 【近义词】穿云裂石、人声鼎沸、龙吟虎啸、响遏行云、振聋发聩 【反义词】呢喃细语、鸦雀无声、万籁无声、万籁俱寂 四、响彻云霄 【解释】: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侧耳倾听。” 【示例】:教室里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歌声响彻云霄。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响亮 【近义词】绕梁三日、响彻云际、嫌隰行云、响彻云表、游响停云、响遏行云、龙吟虎啸 【反义词】闷声不响 五、如泣如诉 【解释】:好像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示例】:风声如泣如诉,墓地凄然悲凉。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乐声 【近义词】如歌如泣、扣人心弦、荡气回肠 【反义词】慷慨悲歌 2.关于声音词语和句子.词语20个,句子10个.一、词语 1、沙沙 2、叭叭 3、啧啧 4、溪里花拉 5、嚬嚬乓乓 6、噗哧噗哧 7、哼哼唧唧 8、滴滴哒哒 9、挤机外外 10、叮呤当啷 11、乒领乓朗 12、叮叮咚咚 13、轰隆轰隆 14、噼里啪啦 15、哐啷哐啷 16、唧唧喳喳 17、呼呼 18、咚咚 19、叮玲玲 20、隆隆 二、句子 1、雨丝叮叮咚咚的落到积水中,敲打出深沉的琴声.优雅迷人的气息扩散到你的双耳,你的大脑,你的心灵.再考虑到现实的生活中,你会更好的认识自我,更好的制定你生活近期的目标,会更好的考虑长远的人生的方向,会更好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会对这一切有一个思考. 2、再向前走,只听见蝉鸣鸟叫.抬头一望,只见画眉、杜鹃在树上跳跳走走,快活得犹如神仙.这样一幅诗情画意的图画,我还没有欣赏完,一阵流水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哇,大自然真的会妙手点睛!我赶快向小林走去,原来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鹅卵石粒粒可数,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啊!大自然又为我们奏上一曲了. 3、我喜欢小溪奔跑的声音,因为它清脆的声音使烦躁的人们心情愉快;我喜欢人们轻生细语说话的声音,因为这样世界就不会那么吵闹;我喜欢小鸟清脆的叫声,因为它告诉我春天来了;我喜欢花儿开放的声音,因为花儿开放了我们也长大了;声音是大自然里的交响乐,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4、我向往树叶碰撞的声音,就像是钢琴家演奏的月光曲,但这似乎也在被城市的喧嚣声慢慢吞噬着,上帝真不公平,只给我们留下了伴奏,只有在校园里的时候才能零星地听到一点.偶然听说一个老人看管着一大片樟树林,想去看看. 5、小溪边,溪水流淌着,日日夜夜地奔跑着,它们发出了“哗哗”的声响.这是快乐的声音.因为,他们正在寻找更加美好的明天,正在寻找梦寐以求的浩瀚无比的世界,正在寻找无法预知的未来. 6、小雨“沙沙”下着把我弄醒.我走进树林里,从很远的地方就听见了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好像在说:“春天来了,快醒醒!”我走过去听见溪水“哗哗”叫着好像姐姐的长发.我在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叮叮咚咚”的泉水声,好像在打着开心的节拍,静静地,把什么烦恼都忘了. 7、校园里有美妙的音乐,只要你用心听,就会听到.早上有鸟儿欢快地歌唱,大车小车都在马路上“走动”发出了“滴滴滴”的响声.风吹着小树,发出了“沙纱沙”的声音,我还听到了老师急忙忙地跑向办公室的声音,早上的声音像小号催促我们前进. 8、在我生活的四周,有许多悦耳的声音,小鸟的歌声,使我心神愉快;老师的教书声,充实我的知识;汽车的喇叭声,提醒我注意安全;还有小草的沙沙声,告诉我时光在流转.然而,这些声音再美妙,再动听,却永远比不上大自然中万物的奇妙. 12、坐在大树下,一阵阵清爽的风吹过,树总能“沙沙”的歌唱,每一片树叶都发出自己独特的嗓音,仿佛一个大型的乐团在只为你一人合唱.那声音会游到你的脑海里.你只需要闭上眼睛仔细倾听,就能不知不觉地将心里的忧虑赶走,不再觉得自己是渺小的. 9、我喜欢独自听歌.戴上耳机,或扭开音箱,调好音量,闭上眼睛.四周一片黑暗,仿佛处于无知的混沌之中.这时一缕歌声飘来,宛如眼前拂过一丝清风,掠过一片白云,飘过一阵春雨. 10、生活中,只稍留意,身边总会传来各式各样的声音:火车的“隆隆声……”,小鸟的“啾啾声……”,大自然的雨打雷鸣声……“言为心声”一个个看似简单自然的话语,在其背后实则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特殊的意义. 11、捧起一朵水花,清清倾听它从我手指间滑落那异常清脆的声响,“——答——答.”水花四溅,飞出去的水珠如泼出去的“珍珠”.美丽无比. 12、奇妙无比的大自然声音既动人,又迷人,这种声音,是人类无法演奏出来的.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很独特的声音.听,风伯伯用他的手风琴,演奏出了多么美妙的声音啊!哗——哗——声音时而缓,时而急,时而温柔,时而磅礴,时而悲痛,时而欢快;呵呵,风伯伯真是个万能的音乐家。 3.和声音有关的成语1、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 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警愦觉聋: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3、杳不可闻: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4、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5、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6、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7、锣鼓喧天:喧:声音大。 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 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8、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 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9、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10、解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11、燕语莺声:莺:黄鹂。 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 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12、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 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13、怨声载道:载:充满;道:道路。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和怨恨。 14、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15、阒然无声: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16、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 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17、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 比喻贤士身隐名着。18、鼓乐喧天:鼓:弹奏。 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19、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20、寂然无声:寂静没有声音。21、天震地骇:震:震动。 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22、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23、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24、朗朗上口: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25、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26、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27、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 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28、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29、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30、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31、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32、鼻息如雷:鼻息:鼾声。 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33、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4、散伤丑害:形容不和谐的声音。35、有气无力: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 也形容体弱无力。36、鸦默雀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形容没有一点声息。37、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 形容声音凄厉幽怨。38、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39、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 指善于分析。40、无声无臭:臭:气味。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41、狼嗥鬼叫:形容声音凄厉。42、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 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43、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 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44、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45、吞炭漆身: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 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 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46、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47、神号鬼哭: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48、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49、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50、击玉敲金: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51、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52、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53、轻言轻语: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 54、绕梁三日: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55、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56、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57、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58、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 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59、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 4.跟声音有关的成语有哪些词语1. 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2. 鼻息如雷】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3. 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4. 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5. 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6. 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7. 不平则鸣】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8. 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9.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10. 咄咄怪事】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11. 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12.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13. 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14. 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15.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16.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17. 俯仰唯唯】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18. 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19. 鬼哭狼嚎】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20. 鬼哭神嚎】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5.关于声音的诗句有哪些有声音描写的: 早蝉【唐】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鸡鸣曲【唐】陈陶--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鸡【唐】崔道融--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赋得寒蛩【唐】耿湋--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吹笛【唐】杜甫--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春夜洛城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闻笛【唐】戎昱--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夜琴【唐】白居易--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风中琴【唐】卢仝--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听琴【唐】孟郊--飒飒微雨收,翻翻橡叶鸣。 赋得郢路悲猿【唐】皇甫冉--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 巫峡听猿【唐】吴商浩--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有声音描写的: 早蝉【唐】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鸡鸣曲【唐】陈陶--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 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鸡【唐】崔道融--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赋得寒蛩【唐】耿湋--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吹笛【唐】杜甫--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春夜洛城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闻笛【唐】戎昱--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夜琴【唐】白居易--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风中琴【唐】卢仝--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听琴【唐】孟郊--飒飒微雨收,翻翻橡叶鸣。 赋得郢路悲猿【唐】皇甫冉--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 巫峡听猿【唐】吴商浩--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 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6.与声音有关的词语有哪些与声音有关的词语: 流水(哗啦)、春雨(淅沥)、炮声(隆隆)、雷声(隆隆)、泉水(叮咚) 小溪(潺潺)、鼓声(咚咚)、开门(吱呀)、小雨(沙沙)、大雨(哗哗) 狂风(呼呼)、书声(琅琅)、磨刀(霍霍)、树枝(嚓嚓)、小溪(潺潺) 部分动物叫声: 羊(咩)、牛(哞))、蝉(鸣)、马(嘶)、狼(嗥)、狮(吼)、猿(啼) 虎(啸)、鹤(唳)、龙(吟)、犬(吠)、莺(啼)、鹿(鸣)、猪(嚎)) 小猫(喵喵)、小鸭(嘎嘎)、小狗(汪汪)、青蛙(呱呱)、麻雀(喳喳) 小鸡(叽叽)、小牛(哞哞)、母鸡(咯咯)、鸽子(咕咕)、蜜蜂(嗡嗡) 小鸡(啾啾)、老鼠(吱吱)、大雁(呷呷 )、公鸡(喔喔)、小鸟(啾啾) 形容声音的四字词语: 鬼哭狼嚎、掌声雷动、声如洪钟、锣鼓喧天、震天动地、袅袅余音、余音绕梁 悦耳动听、声如莺啼、高山流水、宛转悠扬、抑扬顿挫、燕语莺声、靡靡之音 钟磬之音、珠圆玉润、如雷贯耳、细弱游丝、字正腔圆、玉石之声、娓娓动听 描写浪潮声音: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震耳欲聋、响遏行云、穿云裂石。 7.与(声音)有关的成语大全震天动地 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振聋发聩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响彻云霄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天震地骇 〖解释〗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唉声叹气 鼻息如雷 屏声息气 不绝如缕 不绝于耳 不露声色 不平则鸣 穿云裂石 咄咄逼人 咄咄怪事 咄嗟叱咤 耳听八方 发聋振聩 发蒙振聩 沸反盈天 蜂目豺声 俯仰唯唯 改弦更张 鬼哭狼嚎 鬼哭神嚎 寒蝉凄切 鹤鸣九皋 欢声雷动 绘声绘色 戛然而止 剑头一吷 解弦更张 金石丝竹 聚蚊成雷 铿镪顿挫 口沸目赤 裂石穿云 龙鸣狮吼 锣鼓喧天 泣不成声 潜移默化 强聒不舍 敲金击石 群雌粥粥 人声鼎沸 如泣如诉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神号鬼哭 声如洪钟 声色俱厉 声音笑貌 石破天惊 书声琅琅 顺风而呼 随声附和 铁中铮铮 瓦釜雷鸣 宛转悠扬 万籁俱寂 唯唯诺诺 无声无臭 无声无息 下气怡声 响彻云霄 心潮澎湃 喧宾夺主 鸦默雀静 鸦雀无声 鸦雀无闻 燕语莺声 怡声下气 抑扬顿挫 音容宛在 音容笑貌 莺声燕语 有气无力 怨声载道 震耳欲聋 震天动地 振聋发聩 掷地有声 作金石声 嗳声叹气 不断如带 大音希声 扼腕叹息 沸天震地 风风韵韵 凤鸣鹤唳 鼓衰力尽 鼓吹喧阗 鼓乐喧天 怪声怪气 怪事咄咄 鬼哭狼嗥 鬼哭神号 撼天震地 轰雷贯耳 咳声叹气 击玉敲金 寂然无声 剑首一吷 金鼓喧阗 警愦觉聋 铿锵有力 狼嗥鬼叫 狼嚎鬼叫 狼号鬼哭 朗朗上口 历历在耳 林籁泉韵 聆音察理 绵言细语 无伤无臭 无声无色 喏喏连声 袅袅余音 鸮啼鬼啸 悄然无声 气竭声嘶 气竭声澌 敲金戛玉 琴瑟不调 轻吞慢吐 轻言轻语 阒然无声 如雷灌耳 乳声乳气 散伤丑害 神嚎鬼哭 神号鬼泣 声振屋瓦 书声朗朗 死声活气 滔滔汩汩 天惊石破 天震地骇 瓮声瓮气 响彻云表 响彻云际 洋洋盈耳 杳不可闻 音容如在 应弦而倒 有气没力 在谷满谷 响彻云宵 安安静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