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庐山瀑布诗句庐山瀑布——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两首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杨维祯《庐山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望庐山瀑布全诗写出来最好写出感受好的有追分啊~】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简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山上云雾缭绕,太阳照耀下的庐山香炉峰好似冒着紫色的云烟,远处的瀑布从上飞流而下,水花四溅,犹如天上的银河从天上落下来.。 3.形容庐山的瀑布的诗句标题含有庐山瀑布的诗 1、《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日照虹霓似,天清。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游庐山山阳七咏 开先瀑布》 宋·苏辙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 4、《庐山瀑布歌送李顾》 唐·顾况 飘白霓,挂丹梯。应从织女机边落,不遣浔阳湖向西。火雷劈山珠喷日,。 5、《庐山瀑布》 唐·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6、《庐山瀑布》 唐·裴说 静景凭高望,光分翠嶂开。嶮飞千尺雪,寒扑一声雷。过去云冲断,旁来。 7、《秋霁望庐山瀑布》 唐·夏侯楚 常思瀑布幽,晴晀喜逢秋。一带连青嶂,千寻倒碧流。湿云应误鹤,翻浪。 8、《庐山瀑布》 唐·张碧 谁将织女机头练,贴出青山碧云面。造化工夫不等闲,剪破澄江凝一片。 9、《庐山瀑布》 唐·孙鲂 有山来便有,万丈落云端。雾喷千岩湿,雷倾九夏寒。图中僧写去,湖上。 10、《庐山瀑布谣》 元·杨维桢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句首句尾全部(5)关于庐山瀑布的诗句 1、庐山雾开见瀑布 唐 刘禹锡 《送鸿举游江西》 2、庐山瀑布三千仞 唐 曹松 《送僧入庐山》 3、(《庐山瀑布》)四五片霞生绝壁 唐 郑遨 《与罗隐之联句》 4、庐山瀑布几千丈 宋 邓仁宪 《瀑布泉》 5、庐山瀑布天下闻 明 蒲庵禅师 《题庐山瀑布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