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志气的诗句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 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 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 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 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前不见古。 2.有志气的诗句雄心壮志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立志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8、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高风亮节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关于志气的古诗1、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4、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6、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9、淡薄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 20、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21、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4.形容“志气”的句子有哪些1、没有希望的地方,就没有奋斗。 2、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宝贵的东西都不甚为人所爱惜,最容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进它的消逝。谁能保持得永远的青春的,便是伟大的人。 3、有志气是引导人成功的信仰。如果没了志气,便一事无成。 4、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作黄金,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 5、由于你不可能做到你所希望的一切,因此你就应当做到你能够做到的一切、远大的希望,造就伟大的人物。 6、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生活形态,使黄金时代藏在未来的老年里,而不藏在过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时期里。 7、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 8、青年是人生的骄傲,也是时代未来的希望。 9、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 10、有志肝胆壮;无私义凛然。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3、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 14、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15、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5.关于志气的古诗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描写志气的诗句是哪些1.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释义: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释义: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3.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释义: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 4.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释义: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5.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陶渊明《咏荆轲》 释义: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6.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释义:我何尝没有隐居的打算,在江海之间打发日子,岂不清高? 7.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陆游《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释义:时机容易失去,壮志难酬,两鬓已生白发。 8.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释义:李白既没有隐藏自己的远大志向,又能在受宠和被放逐的不同境遇中自保。 9.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李泌《长歌行》 释义:大丈夫啊大丈夫,生生世世追求志向精神才是深远的谋划啊。 10.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陆龟蒙《别离》 释义:既然决心闯荡天下建功立业,离别家常便饭何须叹息怨尤。 7.形容志气的句子人无志,非人也。 三国魏文学家 嵇康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唐·陶瀚在《赠郑员外》。人生立下的大志,贵在能建功立业。 唐代诗人 陶瀚 《赠郑员外》 丈夫志气薄,儿女安得知? 唐代法学家 吕温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 万松老人 志量恢弘纳百川,遨游四海结英贤。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这是形容陈抟的,陈抟是五代宋初著名的道人。陈抟曾经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进士落榜后绝意于仕途,开始娱情山水。后来曾在武当山隐居,又曾入蜀,认识了很多隐者、道人,甚至传说中的仙人等等。据说他与吕洞宾也曾相交甚好。知道了这个背景,再来看这句诗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说陈抟志气和度量可以容纳百川,周游全国可以结识英雄豪杰。志量恢弘:志气和度量都很大。恢弘:大,宽广。遨游四海:周游全国。遨游:游逛。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面均有大海。英贤:英雄贤豪一类人物。 元代戏剧家 马致远 《陈抟高卧》 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 关于志气的名言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比喻男子汉的志气要坚定正直,心怀坦荡无私,这样就懂得人生的真谛了。 唐代诗人 寒山 《诗三百三首》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南宋文学家 刘过 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 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 学者和教育家 谢觉哉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志气名言 清代教育家 申居郧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和刀。 北宋学者 汪洙 《神童诗》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 《圣经》 《圣经》 老来益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其老。 明末清初文学家 申涵光 8.关于“志气”的诗句你好,资料如下: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希望尽快采纳哦,谢谢~~ 9.【用花朵委婉比喻自己的志气的诗句没的可以自己写一句】沈约《咏芙蓉诗》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意思是别人都是“我”的陪衬.沈约《咏新荷应诏》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这首诗,单就咏物而言,也是清新可喜的.我们再看诗中的“勿言”、“宁知”这些强烈语气,就不免会推测:诗人如此用力为新荷抱不平,恐怕不会是无所寄托的吧?据《粱书·沈约传》记载,沈约幼年因父亲被诛,被迫潜窜他地,以后虽然“会赦免”,却“流寓孤贫”.但他“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最终“遂博通群籍”,累官至步兵校尉,“管书记,直永寿宫,校四部图书”,堂堂皇皇地进入“天池”,成为当世首届一指的大学者、大手笔.诗人看到新荷初出时的微陋,遥想自己幼小时的辛酸,他安得不深深感慨!他又怎能不充满自信地说:新荷的今天虽然为人们所轻贱,但它在明天,定将是姹紫嫣红的创造者.诗人幸而言中,后来他历仕宋、齐、梁三朝,封侯拜相.他在文学上的“紫”“红”之才,也充分发挥出来了,不仅衣被当世,而且也惠泽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