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白描写庐山的诗句

1.李白描写庐山的诗句是

有两首:望庐山瀑布水二首⑴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⑵。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⑶。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⑸。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⑹。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⑻;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⑼。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⑽;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⑾。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⑿。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⒀,遥看瀑布挂前川⒁。 飞流直下三千尺⒂,疑是银河落九天⒃。

[1-2]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作品注释 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

“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

“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⑻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⑼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⑽乐:爱好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

闲:宽广的意思。 ⑾无论:不必说。

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

此指山中清泉。还得:但得。

一作“且得”。尘颜:沾满风尘的脸。

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⑿谐:谐和。

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

“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⒀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⒁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⒂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⒃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3-4] 作品译文 其一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其二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4-5]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

[6-7]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这两首诗体裁不一,一首五古,一首七绝,内容也有部分重复。第二首诗流传很广,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题作“望庐山瀑布”。

[8] 第一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

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

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绘瀑布;第三层,从上下四旁来烘托瀑布之动态。最后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平易。

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水”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

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

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

2.李白描写庐山的诗句是

有两首:望庐山瀑布水二首⑴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⑵。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⑶。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⑸。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⑹。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⑻;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⑼。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⑽;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⑾。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⑿。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⒀,遥看瀑布挂前川⒁。 飞流直下三千尺⒂,疑是银河落九天⒃。

[1-2]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作品注释 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

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

“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⑷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

“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⑻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⑼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⑽乐:爱好。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

闲:宽广的意思。 ⑾无论:不必说。

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

此指山中清泉。还得:但得。

一作“且得”。尘颜:沾满风尘的脸。

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⑿谐:谐和。

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

“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⒀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⒁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⒂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⒃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3-4] 作品译文 其一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其二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4-5]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

[6-7]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这两首诗体裁不一,一首五古,一首七绝,内容也有部分重复。第二首诗流传很广,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题作“望庐山瀑布”。

[8] 第一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

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

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绘瀑布;第三层,从上下四旁来烘托瀑布之动态。最后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平易。

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水”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

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

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

3.李白写的关于庐山的诗句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4.李白写的关于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瀑布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庐山东林寺夜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登庐山五老峰》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5.描写庐山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李 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谢灵运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庐 山 诗朱元璋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朱元璋简介〕朱元璋,即明太祖。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元致和元年(1328)生,1352年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抗元。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1368年建立明王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

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废丞相,设六部,在各地设置军事机构,建立卫所,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奖励垦荒,移民屯田,兴修水利,提高农业技术,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在位31年,1398年卒,葬南京孝陵。

2006年5月2日 望庐山五老峰李 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李 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张 继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孟浩然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元稹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望庐山五老峰李 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李 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上送客游庐山张 继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孟浩然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元稹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望石门》鲍照访世失隐沦, 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 升峤远栖趾。

高峰插半天, 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 漓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 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 猿啸白云里。瑶波逐空开, 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倾听风管宾, 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秽城市。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庐山诗二首一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

巃嵸高昔貌。纷乱袭前名。

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

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

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

嘈囋晨鹍思。叫啸夜猿清。

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

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幷。

二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

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漓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

鸡鸣清涧中。猨啸白云里。

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峯起。

回亘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2006年5月2日 江西庐山,古称敷衍原南障山、天子都、天子障等名。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隐居于此,由此得名匡山,匡庐。

“庐山”这个名字的由来又有这样的传说:周威烈王时(公元前四世纪),有位匡俗先生(也有的书称匡裕、匡续),在山巅结庐,一心修炼。周天子知道后屡次请他出山,他屡次回绝,后来干脆潜入深山。

使者寻了好久,才找到匡俗居住的草庐,而其人已羽化登仙,后人便以其草庐命名此山,故曰:“庐山”。庐山风光秀丽,素有“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之美誉。

史书最早关于庐山的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道:“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如此名山,酷爱如画山水的中国诗人们自然不会惜墨,他们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

这些诗篇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我们考察庐山昔日的人文.地理.景观的宝贵财产。今天的庐山,风景秀丽依然,这使它赢得了一系列殊荣: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世界遗产地(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在今人的品评中屡屡折桂,成为驰名遐迩游人趋之若骛的旅游胜地,那么古人眼中的庐山又如何呢?中国田园诗人的开山鼻祖陶渊明晚年曾经隐居庐山,与庐山结下了不。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