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心好学的诗句“虚心好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唐朝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父庭玢,任昆山县尉时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中张建封镇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 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李肇《唐国史补》)。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他为“清奇僻苦主”。宋诗人梅尧臣、谢翱,清诗人胡天游、江□、许承尧,写作上都受到他的影响。对孟诗的评价,持褒义论的,韩愈、李观以后,有贯休、黄庭坚、费衮、潘德舆、刘熙载、陈衍、钱振□、夏敬观等;持贬义论的,有苏轼、魏泰、严羽、元好问、王□运等。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苏轼称之“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后来论者便以孟郊、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元好问甚至嘲笑他是“诗囚”(《论诗三十首》)。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陆心源所藏汲古阁影宋精本,今归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阁本,闵刻朱墨本。《四部丛刊》影印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注释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夏敬观选注《孟郊诗》。事迹可参考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唐孟郊年谱》。 二、虚心学习的诗句成绩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杰弗逊: 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 蒙古: 骄傲跌在门坎,谦虚走遍天下。 斯宾塞: 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 朱尔·勒纳尔: 可能有虚伪的谦虚,但绝没有虚伪的骄傲。 贺拉斯: 谦虚常被误认为是隐讳,沉默常被误认为是怪癖。 谦虚的人常思己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苏联: 谦虚几乎总是和才能成正比例。 切斯特菲尔德: 谦虚是沽名钓誉的诱饵。 泽曼德斯: 谦虚是美和德的堡垒。 亨·菲尔丁: 谦虚是映照功德的烛光。 绪儒斯: 谦虚这种品质是教不会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拉布吕耶尔: 谦虚之于功德,犹如阴影之于绘画,前者使后者脱颖而出。 雷锋: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屈已者能处众,谦虚者能处身。 美国: 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解。 随和可能伴随着自卑,好胜可能伴随着骄傲,谦虚可能伴随着平庸,坚定可能伴随着武断。 心偏小人常戚戚,礼多君子屡谦虚。 华罗庚: 虚伪的谦虚,仅能搏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让·保·里克特: 一个人在受到责备而不是受赞扬之后仍然保持谦虚,那才是真正的谦虚。 英国: 用慷慨激昂的言语攻击傲慢并不是谦虚的标志。 英国: 真正的谦虚,为一切美德之母。 柏格森: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朝鲜: 知识浅薄者骄傲,学识渊博者谦虚 知识深藏在谦虚的大海里。 朝鲜: 知识深藏在谦虚的大海里。 赫尔岑: 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高尔基: 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最谦虚的人,是最有出息的人。 三、有关虚心好学的名言警句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实践出真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人人是我师。 这句我自己说的。 以下是网上找的:谦虚格言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 陈毅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 鲁迅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 葛洪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 —— 魏相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 张咏 **虚已者进德之基。 —— 方孝孺 **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 朱舜水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 谭嗣同 **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 申居郧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 张廷玉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 冯雪峰 **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 —— 冯雪峰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 王进喜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 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 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 **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 莎士比亚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 培根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 孟德斯鸠 **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 加尔多斯 **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 —— 雨果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 列夫·托尔斯泰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 斯宾塞 **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 —— 富兰克林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 泰戈尔 **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 季米特洛夫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 柏格森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 —— 黄石公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 —— 吕坤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 魏徵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 申居郧 **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 —— 徐特立 **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 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 徐特立 **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 —— 邓拓 **为了彻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观主义成分,我们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虚心。 —— 邓拓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 ** **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 徐悲鸿 **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 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 华罗庚 **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 —— 歌德 **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 —— 普列汉诺夫 **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 巴甫洛夫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 简文帝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范晔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 魏徵 **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 宋濂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 聂大年 **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麽乏味! —— 孟德斯鸠 **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 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 四、形容虚心好学的名言警句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冯梦龙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遇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8.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9.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10.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西塞罗1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12.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五、谦虚的名言有什么汉诺夫 • 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 巴甫洛夫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 简文帝 •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范晔 •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 魏徵 • 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 宋濂 •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 聂大年 • 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麽乏味! —— 孟德斯鸠 • 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 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 富兰克林 •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 谢觉哉 •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苏轼 • 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 —— 伽利略 • 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 —— 约翰•洛克 • 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 富兰克林 • 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 别林斯基 麻烦好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