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寒秋的诗句有那些单独说寒秋的诗句可能没有把,大多数作品都是寄情于景。通过对寒秋的描写来抒发一种秋天特有的情绪。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2.有哪些写寒秋的诗句秋寒 【唐】白居易 雪鬓年颜老,霜庭景气秋。 病看妻捡药,寒遣婢梳头。身外名何有,人间事且休。 澹然方寸内,唯拟学虚舟。秋晚 【唐】白居易 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 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秋晚 【唐】白居易 烟景淡蒙蒙,池边微有风。 觉寒蛩近壁,知暝鹤归笼。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 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晚秋夜 【唐】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馆舍秋夕 【唐】杜荀鹤 寒雨萧萧灯焰青,灯前孤客难为情。 兵戈闹日别乡国,鸿雁过时思弟兄。冷极睡无离枕梦,苦多吟有彻云声。 出门便作还家计,直至如今计未成。秋夜思归 【唐】耿湋 来时犹暑服,今已露漫漫。 多雨逢初霁,深秋生夜寒。投人心似切,为客事皆难。 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秋末长兴寺作 【唐】贯休 荒寺古江滨,莓苔地绝尘。 长廊飞乱叶,寒雨更无人。栗不和皱落,僧多到骨贫。 行行行未得,孤坐更谁亲。秋末怀旧山 【唐】贯休 昔住匡庐北,无人知姓名。 侵云收谷粟,引蚁上柑橙。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独行。 谁能将白发,共向此中生。秋末江行 【唐】贯休 四顾木落尽,扁舟增所思。 云冲远烧出,帆转大荒迟。天际霜雪作,水边蒿艾衰。 断猿不堪听,一听亦同悲。深秋过源宗上人房 【唐】李频 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 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 方从听话后,不省在愁中。山阁晚秋 【唐】李世民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 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 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晚秋洛阳客舍 【唐】刘沧 清洛平分两岸沙,沙边水色近人家。 隋朝古陌铜驼柳,石氏荒原金谷花。庭叶霜浓悲远客,宫城日晚度寒鸦。 未成归计关河阻,空望白云乡路赊。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 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 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终南秋雪 【唐】刘禹锡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 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 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澜。晚秋病中 【唐】王建 万事风吹过耳轮,贫儿活计亦曾闻。 偶逢新语书红叶,难得闲人话白云。霜下野花浑著地,寒来溪鸟不成群。 病多体痛无心力,更被头边药气熏。晚秋 【唐】元稹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 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 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晚秋江上作 【唐】张祜 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 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 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晚秋潼关西门作 【唐】张祜 日落寒郊烟物清,古槐阴黑少人行。 关门西去华山色,秦地东来河水声。长安晚秋 【唐】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3.写寒秋的古诗词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4.有哪些写寒秋的诗句秋寒 【唐】白居易 雪鬓年颜老,霜庭景气秋。 病看妻捡药,寒遣婢梳头。身外名何有,人间事且休。 澹然方寸内,唯拟学虚舟。秋晚 【唐】白居易 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 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秋晚 【唐】白居易 烟景淡蒙蒙,池边微有风。 觉寒蛩近壁,知暝鹤归笼。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 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晚秋夜 【唐】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馆舍秋夕 【唐】杜荀鹤 寒雨萧萧灯焰青,灯前孤客难为情。 兵戈闹日别乡国,鸿雁过时思弟兄。冷极睡无离枕梦,苦多吟有彻云声。 出门便作还家计,直至如今计未成。秋夜思归 【唐】耿湋 来时犹暑服,今已露漫漫。 多雨逢初霁,深秋生夜寒。投人心似切,为客事皆难。 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秋末长兴寺作 【唐】贯休 荒寺古江滨,莓苔地绝尘。 长廊飞乱叶,寒雨更无人。栗不和皱落,僧多到骨贫。 行行行未得,孤坐更谁亲。秋末怀旧山 【唐】贯休 昔住匡庐北,无人知姓名。 侵云收谷粟,引蚁上柑橙。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独行。 谁能将白发,共向此中生。秋末江行 【唐】贯休 四顾木落尽,扁舟增所思。 云冲远烧出,帆转大荒迟。天际霜雪作,水边蒿艾衰。 断猿不堪听,一听亦同悲。深秋过源宗上人房 【唐】李频 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 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 方从听话后,不省在愁中。山阁晚秋 【唐】李世民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 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 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晚秋洛阳客舍 【唐】刘沧 清洛平分两岸沙,沙边水色近人家。 隋朝古陌铜驼柳,石氏荒原金谷花。庭叶霜浓悲远客,宫城日晚度寒鸦。 未成归计关河阻,空望白云乡路赊。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 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 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终南秋雪 【唐】刘禹锡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 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 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澜。晚秋病中 【唐】王建 万事风吹过耳轮,贫儿活计亦曾闻。 偶逢新语书红叶,难得闲人话白云。霜下野花浑著地,寒来溪鸟不成群。 病多体痛无心力,更被头边药气熏。晚秋 【唐】元稹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 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 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晚秋江上作 【唐】张祜 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 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 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晚秋潼关西门作 【唐】张祜 日落寒郊烟物清,古槐阴黑少人行。 关门西去华山色,秦地东来河水声。长安晚秋 【唐】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5.关于寒秋的诗句有那些单独说寒秋的诗句可能没有把,大多数作品都是寄情于景。 通过对寒秋的描写来抒发一种秋天特有的情绪。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6.带有寒秋的句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毛 泽 东《沁园春 长沙》(1925) 檀槽一曲黄钟羽,细拨紫云金凤语。万里胡天海寒秋,分明弹出风沙愁。 [全唐诗 卷568:051〖王内人琵琶引〗(李群玉)] 巫峡裴回雨,阳台淡荡云。江山空窈窕,朝暮自纷氲。萤色寒秋露,猿啼清夜闻。谁怜梦魂远,肠断思纷纷。[全唐诗卷882:017〖秋夜巫山〗(乔备)] 开襟 开襟坐石床,岂是俗肝肠。 月露寒秋气,天风生夜凉。 禽猿四山寂,松桂满林香。 万事不相接,谁知幽兴长。[全宋诗-释文珦] 一点西风,便觉寒秋近。[全宋词 王质〖苏幕遮〗(送张删定赴召)] 苍幢飘素影,木叶响寒秋。[华岩《同徐紫山吴石仓石笋峰看秋色》-清诗汇《晚晴簃诗汇》] 林下掩荆扉,白日忽已暝。松风阴壑生,淅沥寒秋听。[显谟《山房同端日迟兰公不至》-清诗汇《晚晴簃诗汇》] 以下“寒”“秋”两字不是一个词,一并供参考: 【三台令】 不寐倦长更, 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 风切夜窗声。 【出处】:唐五代-李煜(全唐诗题为韦应物诗〖上皇三台〗) 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水精帘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银汉回。[全唐诗 卷029:027〖杂歌谣辞·古歌〗(沈佺期)] 7.关于寒秋初雪的诗句表达寒秋的诗句: 1、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唐·李白 2、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十七夜对月》杜甫 3、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唐·李白 4、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宋·林速 5、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白居易 表达初雪的诗句: 1. 只应踏初雪,骑马发荆州。——《更题》 2. 初雪为欢谣,再雪犹喜视。——《连雪偶书》 3. 京尘滚滚日眯眼,心豁郊原初雪晴。——《雪霁出郊》 4. 残云初雪雍容甚,高下东风点乱红。——《柳絮二绝》 5. 远极山逾好,晴初雪更寒。——《细省》 8.形容冷秋的诗句七绝·秋---组诗 胡秉言 其一·秋雨 濛濛细雨扰田园,阵阵凉风紫燕翩。 碧水清荷菱角翠,百花著玉泪盈涓。 其二·秋实 风推溽暑宇添凉,晨露晶莹稻谷香。 水碧鸭欢弄潋滟,远山枫叶醉红裳。 其三·秋颜 萧萧翠竹掩曲幽,阡陌绵绵紫燕啾。 一叶飘来知素影,谷黄落地尽金秋。 其四·秋情 瑟瑟蒹葭蒲萎黄,香销菡芰叶残殇。 鸳鸯缱绻不离弃,丽质天生戏水狂。 其五·秋意 淡墨轻描菡萏妖,寒调冷色翠微娇。 月凉入水盈盈泪,舒袖嫦娥兔弄箫。 其六·秋殇 秋风萧瑟冷云飘,秋雨敲桐泪叶憔。 秋露凝珠伤感溢,秋霜漫漫染乌梢。 9.描写愁思的诗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李白《菩萨蛮》)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刘禹锡《潇湘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忆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温庭筠《菩萨蛮》)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梦江南》)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韦庄《思帝乡》)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牛希济《生查子》)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牛希济《生查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敦煌词)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敦煌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李珣《南乡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裹朱颜瘦 (欧阳修《蝶恋花》)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璟《摊破浣溪沙》) 10.关于看雨的诗句文天祥《过伶仃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写雨态、雨景的词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水漾半壕,花簇全城,烟雨掩映,千家万户都在朦胧之中,写出了密州(州治在今山东诸城县)一带春雨朦胧的景色。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用“染”字连缀“春雨”与“新绿”,对春雨之下小溪的描绘,生动贴切。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春天行于山路,细雨飘洒,使花平添妩媚;花为雨所拂动和滋润,更使满山春色动人。 “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春天的夜晚,阴云罩月,洒下一阵细雨,一树梨花沾满雨露,显得诗意盎然。 “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写清明时节,夜间窗前被雨打而发声,淅淅沥沥的春雨,让作者心境难平,浮想联翩。 “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元·盍西村《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荷塘雨声》)雨打新荷,声声入闻,惊破作者好梦,岂能不报怨? 借雨写离愁别绪,堪称词的一大特色。 如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莫,接天流。” 以丁香花蕾在雨中愁苦不堪,喻指作者忧愁结心,无法解脱。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黄昏的细雨击打梧桐,极力渲染愁思之深、相思之苦。 宋贺铸《青玉案》下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烟草、风絮、梅雨等一连串落漠迷离的景物,形容多得难以捉摸的满腹闲愁。 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写出了黄昏之时,院落中雨打梨花的伤感之情。 宋吕渭老《一落索》:“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秋风萧瑟,黄花满地,秋雨凄凄,怎能不生悲凉之情。 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秋雨打梧桐、芭蕉,一声声,一点点,都似敲打在游子的心头,足见愁思之深沉。 借雨表达情怀的词句也不都是离愁别恨,也有寄托豁达开朗性格和坚定情感的。如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不避风雨,一任自然,含蓄地表现出不计荣枯得失,经得起挫折磨难的豁达心境。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着一“解”字,赋予苦雨终风以生命,它如此怜悯诗人的凄苦处境,了解诗人渴望晴天的心意,竟戛然而止,让阳光普照。 宋王灼《减字木兰花》:“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写雨霁天晴,火红的晚霞把一天的凄风苦雨都收尽,心境也为之明亮爽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