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段简短的遵义会议会址介绍词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 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 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 楼上有梭门梭窗。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 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赭色,镶嵌彩色玻璃,窗外层加有板门。 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通西阔25.75米,通进深16.95米,通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 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三十年代最宏伟的建筑。 会址大门临街,门两侧原是八间铺面,是柏辉章家的商店。 进大门,穿过厅,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砖彻牌坊,上有彩瓷碎片嵌字,前为"慰庐",后为"慎笃"。过牌坊是小天井,天井南侧有小门通往柏家的内四合院,北侧是主楼。 会址是当年红军总司令部和总部一局的驻地,楼上除陈列有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外,还有。 2.一大会址 八七会议的会址 遵义会议的会址 请回答:(1)请你分别说(1)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7月,地点是上海。 中共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27年8月7日,地点在汉口。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35年1月,地点是在贵州遵义。 (2)①中共“一大”;②中共八七会议;③遵义会议(3)八七会议的背景是在国民革命失败后。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 (4)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的成立,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八七会议的召开为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指明了方向。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3.一句古诗形容中国1987古诗没有,不过我这有一首比较适合的。个人感觉。 作者:仇圣,1995-1996年写于山东大学 出自《血洗小日本》,此文也叫做《大中华民族复仇主义宣言》 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64周年 尽管文章中有一些激进之处, 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华民族5000年不曾屈服的傲骨英魂!令人敬佩的爱国之情! 男儿当热血!勿忘我中华国耻! 此为原文,望大家背诵和题写时以本版本为准。 加入了生难字注解与个人翻译,不准之处,望提出修改!也望作者仇圣先生包容与指点! 原文: 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qiè)。 人不怯,仇必雪,看我华夏男儿血。 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 手提黄金刀,身佩白玉珏(jué),饥啖(dàn)美酋头,渴饮罗刹血。 儿女情,且抛却,瀚海志,只今决。 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羯(jié)。 爱琴海畔飞战歌,歌歌为我华夏贺。 东京城内舞钢刀,刀刀尽染倭奴血。 立班超志,守苏武节,歌武穆词,做易水别。 落叶萧萧,壮士血热,寒风如刀,悲歌声切。 且纵快马过天山,又挽长弓扫库页。 铁舰直下悉尼湾,一枪惊破北海夜。 西夷运已绝,大汉如中天。 拼将十万英雄胆,誓画环球同为华夏色,到其时,共酌洛阳酒,醉明月。 男儿行,当暴戾(lì)。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yá zì)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 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shǐ)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 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 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 专诸田光俦(chóu),与结冥冥情。 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 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 西门别母去,母悲儿不悲。 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 杀斗天地间,惨烈惊阴庭。 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 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 梦中犹杀人,笑靥(yè)映素辉。 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 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 君不见,狮虎猎物获威名,可怜麋(mí)鹿有谁怜? 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 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 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 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 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雄中雄,道不同: 看破千年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 美名不爱爱恶名,杀人百万心不惩。 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名。 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我辈热血好男儿,却能今人输古人?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pó suō)。 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 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 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