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屈原描写山鬼的诗句

1.屈原的山鬼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点

诗中由此出现了哀婉啸叹的变徵之音。

“雷填填兮雨冥冥”三句,将雷鸣猿啼、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极为凄凉的山林夜景。诗人在此处似乎运用了反衬手法:他愈是渲染雷鸣啼猿之夜声,便愈加见出山鬼所处山林的幽深和静寂。

正是在这凄风苦雨的无边静寂中,诗人的收笔则是一句突然迸发的哀切呼告之语:“思公子兮徒离忧!”这是发自迎神女巫心头的痛切呼号——她开初曾那样喜悦地拈着花枝,乘着赤豹,沿着曲曲山隈走来;至此,却带着多少哀怨和愁思,在风雨中凄凄离去,终于隐没在一片雷鸣和猿啼声中。大抵古人“以哀音为美”,料想神灵必也喜好悲切的哀音。

在祭祀中愈是表现出人生的哀思和悱恻,便愈能引得神灵的垂悯和呵护。不知山鬼姑娘听到这首祭歌,是否也能怦然心动,而赐给世人以企盼的福佑?。

2.屈原的《山鬼》描写山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屈原在这首诗里山鬼是一个真正的人的形象,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女的形象。满怀热情地歌颂了她忠于爱情、纯洁、善良的优秀品质。

原著简介:《山鬼》是《楚辞·九歌》篇名。为祭祀山神之歌,所描写神姿态和衣饰,系一女性。内容多表现离忧哀怨之情。

《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在汉族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本文也是如此。“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作者简介: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3.屈原的《山鬼》与《诗经.采薇》对比,结合过去学的其他作品,说说屈

《山鬼》出自《九歌》的第九首。

《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本文也是如此。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

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九歌》是诗人屈原放逐期间学习民歌而创作的组诗。

其中的《山鬼》历来皆沿用情诗之说。其实,它既是情诗,又是一篇成功的言志抒情之作。

女神即是诗人,她苦恋着的公子即是诗人所寄予希望的对象———楚王。诗篇就是通过女神对受情的执着、坚贞来显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的挚爱。

而女神所处环境的艰险、恶劣以及情人失信、食言所带来的心理创伤恰是诗人所处政治环境的险恶及自己悲惨命运的写照。关键词 屈原 《九歌·山鬼》 香草美人 言志抒情 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屈原的诗赋、司马迁的散文、杜甫的诗歌、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小说,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达到最高成就,标志着一个时代文学发展的顶峰。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屈原的作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及诗人自己的思想意蕴、感情内涵。他以奇幻绮丽、哀怨愤懑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诗人为我们塑造了各种各样的诗歌形象,营造了千恣百态的诗歌境界。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自不待言,《天问》、《九歌》、《九章》等作品皆是如此。

属《九歌)十一篇之九的《山鬼》,就是以其丰富的想象、绚丽的文辞、细腻的笔法、典型的环境委婉曲折却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诗人的志向、诗人的心态及诗人多舛的命运,为我们了解屈原当时的处境及诗人对楚地民歌进行再创造的丰功伟绩,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对于《山鬼》诗作中山鬼的形象与意境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

或言山鬼即是巫山神女瑶姬:“楚襄王游云梦,一妇人名曰瑶姬。通篇辞意似指此事。”

清人顾成天《九歌解》与郭沫若先生皆主此说①;或谓“这篇作品集中地塑造了巫山女神的优美形象”②;或论《山鬼》“全诗通过山鬼的自诉,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善良女子的美丽的形象。”③上述观点,大致相似,即认为:“《山鬼》写的是一位山中女神的爱情。

诗是按照女主人公的出场赴约、等待相会、久候不至而陷入失望痛苦之中这样三个层次来写的。诗中的女主人公———山鬼这一形象具有着自然美和社会美和双重特征。”

④由上可见,现行的文学史或作品选一般地都是把《山鬼》单纯地当作一篇情诗去看待。我们不能说这是一种偏颇,但当我们把它当作起点,并联系诗人的其它诗篇进行考察时,就会发现《山鬼》的诗意不仅仅是如此。

先看《国殇》篇吧,历来论者都把它作为《九歌》中风格最独特的一首,原因在于它是一首爱国主义的颂歌,它歌颂了英勇的战士们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刚强气质:“操吴戈分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⑤诗人笔下的战士可谓是人中之杰、人中之神,当然应该享受着庄严的祭礼。《国殇》与《山鬼》同样都是《九歌》中的作品,既然能够把《国殇》篇看作是别具特色,那又何尝不保以把《山鬼》篇也认作为独具风格?又何尝不能把《山鬼》中的主人公理解为现实生现中某一位活生生、实在在的人物呢?当然,如此的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是不足以说服人的,但当我们把《山鬼》诗的境界铺陈开来,仔细研练,或许在文学史上象对《国殇》篇的理解一样,对《山鬼》篇也有更新、更深的诠释,并因此而备一说。

为了更深刻、更系统地领会《山鬼》诗的新意,我们不妨先把《山鬼》诗字面上所具有的形象与境界铺陈开来,从中把握其间蕴藏的新的境界与涵意。乍一看《山鬼》篇,确实是一首诉说山中女神真纯爱情的诗作,且情与景或情与境的糅合达到了水乳般交融的境地。

诗开首即写到山中女神居住于幽静的山谷里,用香草薜荔和女萝去打扮自己,这是一个既美丽又芳洁的妙龄女郎,她以兽为驾、以木为车,以香花为信物,为的是去会见自己久已渴慕的情郎。诗中的她,俨然是一位纯洁而威严的女神。

等她满怀自信地来到与情郎相会之地,结果是不见所思,于是她登上山巅,居高远望,急切地盼望情人的到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她象一座雕像般?立于山巅之上,脚下是一片变幻莫测的云海。

这时,天气也正如她的心情一样开始变得阴沉:“沓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这凄风苦雨的打击,女神尚可以接受,但苦苦的等待却不见对方的踪迹则令她颇生哀怨之意:。

4.屈原的爱国名句山鬼一一一

原文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白话译文

好像有人在那山隈经过,是我身披薜荔腰束女萝。

含情注视巧笑多么优美,你会羡慕我的姿态婀娜。

驾乘赤豹后面跟着花狸,辛夷木车桂花扎起彩旗。

是我身披石兰腰束杜衡,折枝鲜花赠你聊表相思。

我在幽深竹林不见天日,道路艰险难行独自来迟。

孤身一人伫立高高山巅,云雾溶溶脚下浮动舒卷。

白昼昏昏暗暗如同黑夜,东风飘旋神灵降下雨点。

等待神女怡然忘却归去,年渐老谁让我永如花艳?

在山间采摘益寿的芝草,岩石磊磊葛藤四处盘绕。

抱怨神女怅然忘却归去,你想我吗难道没空来到。

山中人儿就像芬芳杜若,石泉口中饮松柏头上遮,

你想我吗心中信疑交错。

雷声滚滚雨势溟溟蒙蒙,猿鸣啾啾穿透夜幕沉沉。

风吹飕飕落叶萧萧坠落,思念女神徒然烦恼横生。

爱国名句: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说我住在密集而幽暗的竹林深处总是见不到阳光,再加上路途艰难,所以来晚了。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满怀喜悦的女巫,只因山高路险耽误了时间,竟没能接到山鬼姑娘!她懊恼、哀愁,同时又怀着一线希冀,开始在山林间寻找。诗中正是运用不断转换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女巫的这一寻找过程及其微妙心理。这些描述,写的虽是巫者寻找神灵时的思虑,表达的则正是世人共有的愿望和人生惆怅。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风刮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思念我所爱的男子却让我白白地遭到忧愁。公子迟迟不来,山鬼不免产生了怀疑和怨恨之情;

“思公子兮徒离忧!”这是发自迎神女巫心头的痛切呼号——她开初曾那样喜悦地拈着花枝,乘着赤豹,沿着曲曲山隈走来;至此,却带着多少哀怨和愁思,在风雨中凄凄离去,终于隐没在一片雷鸣和猿啼声中。大抵古人“以哀音为美”,料想神灵必也喜好悲切的哀音。在祭祀中愈是表现出人生的哀思和悱恻,便愈能引得神灵的垂悯和呵护。不知山鬼姑娘听到这首祭歌,是否也能怦然心动,而赐给世人以企盼的福佑?

资源已上传,望您喜欢和采纳!

PS:如果有疑问请继续追问!

﹎﹎﹎﹎﹎﹎﹎﹎﹎﹎﹎﹎﹎﹎﹎

by:知道团队【写意天下】

5.屈原 《山鬼》全文,谢谢

原文: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译文: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

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原文:表独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译文: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

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

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原文: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译文: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

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

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扩展资料 文学赏析 此诗一开头,那打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就正喜孜孜飘行在接迎神灵的山隈间。从诗人对巫者装束的精妙描摹,可知楚人传说中的山鬼该是怎样倩丽,“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

诗人下一“若”字,状貌她在山隈间忽隐忽现的身影,开笔即给人以缥缈神奇之感。 镜头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萝、清新鲜翠的女郎,那正是山林神女所独具的风采!此刻,她一双眼波正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嫣然一笑,齿白唇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描摹其眼神和笑意,却比《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之类铺排,显得更觉轻灵传神。

女巫如此装扮,本意在引得神灵附身,故接着便是一句“子(指神灵)慕予兮善窈窕”——“我这样美好,可要把你羡慕死了”:口吻也是按传说的山鬼性格设计的,开口便是不假掩饰的自夸自赞,一下显露了活泼、爽朗的意态。这是通过女巫的装扮和口吻为山鬼画像,应该说已极精妙了。

诗人却还嫌气氛冷清了些,所以又将镜头推开,色彩浓烈地渲染她的车驾随从:“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这真是一次堂皇、欢快的迎神之旅!火红的豹子,毛色斑斓的花狸,还有开着笔尖状花朵的辛夷、芬芳四溢的桂枝,诗人用它们充当迎神女巫的车仗,既切合所迎神灵的环境、身份,又将她手燃花枝、笑吟吟前行的气氛,映衬得格外欢快和热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屈原山鬼原文与译文。

6.屈原 《山鬼》全文,谢谢

【山鬼】 最初见于屈原(名平,楚国人)的《九歌》。

描写了一位极其有气质的美女形象,也被传说为一个山林中的神女,其文如下: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 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译文】 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

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

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

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

(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

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山鬼的形象】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

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 她披戴着薜荔、女萝、石兰和杜蘅,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 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 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 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 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 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 【赏析】: 《山鬼》出自《九歌》的第九首。《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

《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本文也是如此。[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赏析 诗的第一节主要从各方面描绘了[山鬼]的美好。“若有人”一词,准确地传达出[山鬼]给人的迷离惝恍、来去飘忽之感。

“被薜荔兮带女罗”以及下文中的“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等写[山鬼]的装束,既活画出[山鬼]这样一位身为山林之神的自然女儿的形象,又暗示了她外表和内心的美好,这也是[屈原]的善于以香草比美好品德的手法的体现。“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山鬼]的这两句突如其来的自夸,就好像演员在舞台上的第一个亮相,其美好形象让读者眼前一亮。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没有仔细地描摹[山鬼]的外貌,而是借她的爱人之口来赞美她的神态之美。这不禁令人想到《诗经·卫风·硕人》对“硕人”的美貌的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面几句穷形尽相的比喻固然煞费创作者的苦心,可欣赏者们并不太领情,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能见出“硕人”女儿情态与生命活力的诗句才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山鬼》中的这句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更何况它是出自[山鬼]的爱人之口呢!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山鬼]在赴约途中,想起爱人对自己的赞誉,不禁满心欢喜,此时更恨不得马上与爱人见面。为了与爱人见面,她还特意准备了礼物:“折芳馨兮遗所思。”

第二节写[山鬼]在约定处焦急等待爱人的情景,见出她温柔、痴情的性格。天色变了,下起雨来,由于还没见着爱人,[山鬼]并不甘心就此回家。

“岁既晏兮孰华予”一句,写出古今女子共有的心理:对于时时威胁到自己青春容颜的时光流逝,惟一可令她们感到欣慰和放心的就是爱人对她们的欣赏和宠爱;如果爱人不在身边呢,自然容颜暗淡,没有光彩了。这句心理描写,使[山鬼]形象更多了凡俗气息,更让人觉得她的亲切、可爱。

而类似的表达在后世诗歌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古诗十九首”之《。

7.屈原的山鬼

屈原《山鬼》赏析

——《三峡文化讲稿》之七

《山鬼》不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但是屈原作品中比较活泼灵动的一篇,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作品描写了一位巫儿,一位极其有气质的美女去迎接山鬼的故事。山鬼是传说中的山林女神,未被封为正神,故称鬼,是一位半神半人半鬼的形象。作品没有直接描写山鬼,但根据当时祭祀的习俗,巫儿去迎接山鬼,应该打扮成与山鬼一模一样的形象,所以巫儿的形象就是山鬼形象的折射,也就是山鬼的形象。

一、译文

《山鬼》原文如下: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羌:助词,无意 灵修:指山鬼)

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爰:悲哀)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翻译为现代诗,大致意思如下:

深山谷里有一个飘飘忽忽的身影啊,

她的上身披着木莲树的枝叶,

腰肢上束着纤细的女萝藤;

眼睛里含情流盼啊

脸上又流露出娇人的巧笑,

你羡慕吧因为我的身材苗条面目娇好;

她驾着赤豹拉的辛夷车啊

紧跟在山猫的后面,

车上插着桂花树枝做的旗帜;

车上装饰着石兰和杜衡花草,

她还采摘了很多鲜花啊

准备赠送给她所思念的你;

我在竹林深处等你啊一直等到天黑,

因为道路险峻啊所以你到现在还没有到来;

我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

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

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

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

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

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

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

抱怨你啊怅然忘却归去,

我知道你也思念我啊

只是因为没有时间才没有到来与我相见;

生长在山中的我就像杜若般芳洁,

口渴了就饮石泉啊

累了就在在松柏下憩栖;

你想我啊究竟是真是假?

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

我悲哀得心里啾啾作响啊

就像夜里空穴被风吹响;

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

我这样悲伤地思念你啊

只因为没有见到你而感到无边的忧愁。

8.求屈原的《山鬼》的译文,只要译文,谢谢

【译文】

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谢谢,请采纳!!!

9.请问谁有屈原《九歌》中《山鬼》的鉴赏

诗是按照女主角出场赴约、等待情人、久候不至而失望痛苦三个层次来写的。

幽静的山谷里“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一个美丽的女神。

以喜悦的心情,为心上人精心打扮。“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蘅,折芳馨兮遗所思”。她换上新装,折了把鲜花自信地去赴约。

“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来到约会的地点,却不见所思的情郎。 痴情的山鬼,独立山巅,居高远望,痴痴等待,脚下是一片变幻莫测的云海。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天气变化,风雨交加,她设想对方仍然眷恋着自己,以自我宽慰和无奈的等待。“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的女神还在耐心地等待、寻找。

…… 在孤苦失望中,对于“君”的爱产生了怀疑。满心的喜悦化为忧伤。

希望破灭了,她在思念中苦苦挣扎,不忍割舍。此刻,“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恶劣的环境衬托出女神糟糕透顶的心境,可怜的女神陷入极度的哀怨与痛苦之中。

《山鬼》篇,是《九歌》中悲剧之最。诗人以丰富的想象、绚丽的文辞、细腻的笔法委婉曲折地再现了诗人的的心态,感情缠绵,语言哀婉动人。

山鬼由满心喜悦,到哀怨绝望的心情;道路险难,狂风暴雨的险恶环境;隐含着对对楚王和佞臣的怨恨和鞭挞。 朱熹《楚辞集注》言:“子慕予之善窃窕者,言怀王之始珍己也……知公子之思我而然疑作者,又知君之初未忘我也,而卒困于谗也;至于思公子而徒离忧,则穷极愁怨,而终不能志君臣之义也。”

(二)、《山鬼》的神话原型 ◇《文选•高唐赋•序》: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 ◇《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实为灵芝。

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 《山鬼》中深山、昼晦、不见天的景象,与《高唐赋》里,巫山之景象。

有共同之处。 ◇屈原的《山鬼》可能与“巫山神女”有关。

但是屈原的“山鬼”并不等于“巫山神女”。他只是借用女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意志。

已经把“神话原型”按抒发感情的需要,进行了改造——“山鬼”里已经溶入屈原的身影。 ◇杜甫《虎牙行》:“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溪谷墨。

杜鹃不来猿狖寒,山鬼幽忧雪霜逼。”——把“山鬼”与巫山联系起来。

◇清人顾成天《九歌解》说,山鬼是“巫山女神”。进一步把“山鬼”与“巫山女神”系起来。

◇四十年代孙作云《九歌•山鬼考》,将《山鬼》与《高唐赋》作对比,认为“巫山神女”是“山鬼”的原型(《清华学报》十一卷)。 (三)、李延陵先生《关于“山鬼”》 ◇“於山间”之解 郭沫若先生说:“原文作「采三秀兮於山间」於山即巫山。

凡楚辞兮字每具有於字作用,如‘於山’非巫山,则於字为累赘。”[《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6月P32]。

孙常叙《<楚辞•九歌>十一章的整体关系》:“‘采三秀兮於山间’,‘於山’是商於之地的大山,山鬼是‘於山女神’”等。 李延陵先生在《〈关于“山鬼”〉——和郭沫若、姜亮夫、马茂元三位先生商榷》文中,驳斥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於山即巫山”时说:“连用在‘兮’字下面的‘於’字,楚辞中有‘委玉质兮於泥涂’(《九思》‘逢尤’),‘虎兕争兮於廷中’(同上),……‘壹气孔神兮於中夜存’(《远游》);……这些‘於’字不但不能读作‘巫’,并且还要解作‘在’;解作‘在’才能讲得通,也丝毫没有‘累赘’或‘重复’的毛病。

……”等等。举证详实,推理严密,很有说服力。

但是,李先生在否定“於山即巫山”的同时,却把“山鬼”与“巫山神女”有关联的可能性也一概否定,——是不是在“泼脏水”时,把小孩也泼掉了呢? ◇李延陵先生说:“祭祀山鬼、……等的祭坛在山下平地;上面她已说过‘来’,这儿巫又说她住在那样的地方;从高高的山上往下来,又是在风雨晦冥的时候,路当然是‘险难’的:这就说明了‘路险难’的原因。因为她的住处是那样不好,她往这里来又是那样艰辛,所以巫又接着向‘观者’说:〔我想〕‘留灵修在这里住着,使她安然忘记归去。

’(‘留灵修兮憺忘归’)而她却说:〔把我留在这里,〕‘及至年岁已暮,谁再给我荣华呢?’(‘岁既晏兮孰华予?’)试看,这个‘灵修’是巫称她的,何等明白!”(《〈关于“山鬼”〉——和郭沫若、姜亮夫、马茂元三位先生商榷》) 李先生这样的解释,实在不敢苟同。 首先应当判断“山鬼”。

10.结合屈原《山鬼》,分析《山鬼》艺术形象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

她披戴着薜荔、女萝、石兰和杜蘅,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

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

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

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

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

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