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门源风光古诗词1、《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其一》 宋·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描写家乡金色门源的句子有哪些1. 青海门源——一个处处以“金色”这个词息息相关的地方;金色的土地、金色的森林、金色的麦田、金色的花海、金色的秋天,以及人们在金色的河边淘出的金子。 2. 门源回族自治县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北面与甘肃省武威市、张掖山丹县接壤;西邻青海祁连县;南面是西宁市大通县;东部是青海省互助县。 3. 门源县地理结构是一个小盆地,以县城为中心方圆100里左右是平川,以种植小油菜为主,山地夹种青稞;有“门源油,满地流。”的美称,现在自治县的“百里油菜花海”已经名扬四海。 4. 由于浩门河自西向东贯穿门源全境,历史上的门源没有发生过大的灾难饥荒,有着“旱死九州,门源丰收”的美誉。因此这里没有出现过大逃难,大死亡的现象。 5. 门源是一个回族占多数多民族共存的自治县,这里的人好客、朴实、团结。这里的人们遵守着“穷不嫌乡,富不喜外”的理念,在如今拜金主义盛行,世风日下的年代,这里的各民族兄弟姐妹却用金子般的心守着这样的财帛观念:没有了不行,贪婪了有罪,人殁了无用。 6. 门源的人对各自的宗教互不干涉,相互尊敬。各民族虔诚的遵守着各自的宗教,淡漠的辛苦着,顽强的生活着;这的人们对疾病是忍耐的,对死亡是从容的。自古至今这里的人们奉行着“敬畏”“忍耐”“独一”的思想,这个人生态度久久不衰,何其珍贵! 7. 门源县历史悠久,早在汉末王莽在门源设立了震武营,并且给门源命名“亹源”,是两面有门中间有水的意思。这里是战略要地,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汉至宋元明清等历朝所建的古城池随处可见。 8. 门源煤炭资源储量大,煤分有烟煤、无烟煤两种,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老人们有句话:家里缺了茶叶青盐钱,大梁金场里挖两锨。 9. 门源自然植被良好,盛产土特产。这里是没有现代工业污染的净土,金色的草原上涌动着羊的云朵、牦牛的海浪,门源马俗称浩门马,是历代军马中的神驹,甘肃武威出土的“马踏飞燕”就是以浩门马的模型。 10. 这里出产的土特产有冬虫夏草的名贵,雪莲、柴胡、秦艽等天然野生药物的繁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奶皮和酸奶,这里的牦牛奶烤蒸的奶皮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你在饥饿时,在当地人家茶水泡上一碗奶皮,那甘甜浓郁的奶香溢满屋子,啧啧,肯定让你大饱口福;酸奶我想谁都吃过,可你吃过像豆腐一样凝聚不散的牦牛酸奶吗?那形状那滋味,让你一辈子忘不了,你会为生活在城市而悲哀。 11. 门源农家小吃花样特别多,尤其是回族妇女天生就是做小吃的能手,悬麻口袋听说过吗?就是当地的一种带刺植物,刺有毒可治脓疮,蒸熟了就没毒,吃起来清香可口,有排毒美容的功效;还有扫鸡毛油饼、青稞面搓鱼、巴鲁、长饭,散饭、酿皮等等。 12. 七月的门源,是花的海洋,是金色之源,是人间天堂。这里到处是自然生态景观,随处可以停车拍照留影。置身花海,使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 13. 门源是一片神奇和充满希望的土地,考古发现的卡约文化,辛店文化遗址和遍布全县各地的古城遗址说明,早在公元前,这里就有先民们繁衍生息,从事狩猎和畜牧业生产活动,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为打通中原与西域的商务通道,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大破匈奴,在今门源的拦腰沟设鸾鸟县。隋朝大业六年,隋炀帝西征吐谷浑,在今门源的克图巴哈渡过浩门河北上。传说隋炀帝渡河时因桥损坏,险些掉在河里,幸好他骑的浩门马扬蹄豪迈,飘然自如、飞身踩在一只飞燕的背上,跨过浩门河。隋炀帝受惊后大怒,当场斩杀了造桥的大臣黄亘等6人。因此也有了马踏飞燕事发在门源,出土在武威的说法。 14. 与门源县城隔河相望的照壁山,其形状象庭院中的照壁而得名,站在山上,浩门古镇尽收眼底。看门源仙气缭绕,特别是7月的门源恰似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 15. 当你从险峻雄伟的达坂山、经海拔亚洲第一高位隧道、在满山遍野油菜花的美景中进入门源时,总给人一种清新脱俗,返朴归真的感觉。山如碧浪,水似青带。金色的油菜花舞动着灿烂无际的田野;古朴的红柳拂动着山野幽香的清风,蔚蓝的天边飞动着缥缈的云絮;洁白的雪山静谧地牵挽着苍穹与大地的臂膀;牦牛、羊群在迤丽不绝的草原悠然地荡漾着牧歌。昔日“青海城关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和“青海好、青海山上不长草”的景致已被这连绵的 的油菜花、青草、绿树和遍布山坡的牛羊所淹没。 3.描写家乡金色门源的句子有哪些青海门源——一个处处以“金色”这个词息息相关的地方;金色的土地、金色的森林、金色的麦田、金色的花海、金色的秋天,以及人们在金色的河边淘出的金子。 门源回族自治县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北面与甘肃省武威市、张掖山丹县接壤;西邻青海祁连县;南面是西宁市大通县;东部是青海省互助县。门源县地理结构是一个小盆地,以县城为中心方圆100里左右是平川,以种植小油菜为主,山地夹种青稞;有“门源油,满地流。” 的美称,现在自治县的“百里油菜花海”已经名扬四海。由于浩门河自西向东贯穿门源全境,历史上的门源没有发生过大的灾难饥荒,有着“旱死九州,门源丰收”的美誉。 因此这里没有出现过大逃难,大死亡的现象。门源是一个回族占多数多民族共存的自治县,这里的人好客、朴实、团结。 这里的人们遵守着“穷不嫌乡,富不喜外”的理念,在如今拜金主义盛行,世风日下的年代,这里的各民族兄弟姐妹却用金子般的心守着这样的财帛观念:没有了不行,贪婪了有罪,人殁了无用。门源的人对各自的宗教互不干涉,相互尊敬。 各民族虔诚的遵守着各自的宗教,淡漠的辛苦着,顽强的生活着;这的人们对疾病是忍耐的,对死亡是从容的。自古至今这里的人们奉行着“敬畏”“忍耐”“独一”的思想,这个人生态度久久不衰,何其珍贵!门源县历史悠久,早在汉末王莽在门源设立了震武营,并且给门源命名“亹源”,是两面有门中间有水的意思。 这里是战略要地,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汉至宋元明清等历朝所建的古城池随处可见。门源煤炭资源储量大,煤分有烟煤、无烟煤两种,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老人们有句话:家里缺了茶叶青盐钱,大梁金场里挖两锨。 门源自然植被良好,盛产土特产。这里是没有现代工业污染的净土,金色的草原上涌动着羊的云朵、牦牛的海浪,门源马俗称浩门马,是历代军马中的神驹,甘肃武威出土的“马踏飞燕”就是以浩门马的模型。 这里出产的土特产有冬虫夏草的名贵,雪莲、柴胡、秦艽等天然野生药物的繁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奶皮和酸奶,这里的牦牛奶烤蒸的奶皮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你在饥饿时,在当地人家茶水泡上一碗奶皮,那甘甜浓郁的奶香溢满屋子,啧啧,肯定让你大饱口福;酸奶我想谁都吃过,可你吃过像豆腐一样凝聚不散的牦牛酸奶吗?那形状那滋味,让你一辈子忘不了,你会为生活在城市而悲哀。门源农家小吃花样特别多,尤其是回族妇女天生就是做小吃的能手,悬麻口袋听说过吗?就是当地的一种带刺植物,刺有毒可治脓疮,蒸熟了就没毒,吃起来清香可口,有排毒美容的功效;还有扫鸡毛油饼、青稞面搓鱼、巴鲁、长饭,散饭、酿皮等等。 七月的门源,是花的海洋,是金色之源,是人间天堂。这里到处是自然生态景观,随处可以停车拍照留影。 置身花海,使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门源是一片神奇和充满希望的土地,考古发现的卡约文化,辛店文化遗址和遍布全县各地的古城遗址说明,早在公元前,这里就有先民们繁衍生息,从事狩猎和畜牧业生产活动,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为打通中原与西域的商务通道,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大破匈奴,在今门源的拦腰沟设鸾鸟县。 隋朝大业六年,隋炀帝西征吐谷浑,在今门源的克图巴哈渡过浩门河北上。传说隋炀帝渡河时因桥损坏,险些掉在河里,幸好他骑的浩门马扬蹄豪迈,飘然自如、飞身踩在一只飞燕的背上,跨过浩门河。 隋炀帝受惊后大怒,当场斩杀了造桥的大臣黄亘等6人。因此也有了马踏飞燕事发在门源,出土在武威的说法。 与门源县城隔河相望的照壁山,其形状象庭院中的照壁而得名,站在山上,浩门古镇尽收眼底。看门源仙气缭绕,特别是7月的门源恰似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 当你从险峻雄伟的达坂山、经海拔亚洲第一高位隧道、在满山遍野油菜花的美景中进入门源时,总给人一种清新脱俗,返朴归真的感觉。山如碧浪,水似青带。 金色的油菜花舞动着灿烂无际的田野;古朴的红柳拂动着山野幽香的清风,蔚蓝的天边飞动着缥缈的云絮;洁白的雪山静谧地牵挽着苍穹与大地的臂膀;牦牛、羊群在迤丽不绝的草原悠然地荡漾着牧歌。昔日“青海城关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和“青海好、青海山上不长草”的景致已被这连绵的 的油菜花、青草、绿树和遍布山坡的牛羊所淹没。 4.描述青海的诗句(一)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 百鸟儿齐飞翔。 要是有人来问我, 这是什么地方? 我就骄傲地告诉他, 这是我的家乡…… 大美青海虽不是我的家乡, 但它胜似家乡。 因为,我的心时常向往之, 我的魂始终牵绕之。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 似一块未雕琢的玉石, 粗拙中透出珠光宝气, 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 这是一片神奇的西陲大地, 一层朦胧的轻纱, 掩映着的是他神秘的色彩。 我曾魂牵梦绕。 磅礴的高原山川湖河气势, 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地、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 南丝绸之路通道的青海古地, 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 把我的目光深深吸引。 “青海昆仑断,黄河积石流”。 斗转星移,沧桑变换, 可在那里,古墓群, 古寺庙,古岩画, 古城堡依然历历在目; 青海湖上十万只候鸟翩飞的壮观, 让人无法用文字描绘他的蔚为壮观; 那青海的西双版纳,古木参天, 芳草没膝,山花烂漫, 鸟雀啾啾,溪水潺潺; 还有那被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的, 神奇的“酥油花”、堆绣、壁画; 长江源头景色秀丽,耸入晴空、 绵亘数十里的冰塔林, 婉如一座水晶峰峦,千姿百态; 黄河源头风光宜人,水草丰美, 湖泊,小溪星罗棋布; “万丈盐桥”,路面光洁平坦, 山色湖光相映,景致之美, 举世无双,后无来者; 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 唐古拉山峙立于南, 祁连山矗立于北, 自西逶迤, 像一条起伏于高原上的龙, 跃跃欲飞。 翻开诗册,历历在目。 金戈铁马的战场、 汉藩友好的通道、 神话传说的古地、 商贾往来的集市, 这里的山峦江湖、荒漠戈壁、 高天厚土以及风土民情, 吸引了几多文人骚客的目光, 激发了诗人太多的遐想, 挥洒出一篇篇豪情壮丽的诗章。 我不是诗人,却也跃跃欲试, 也想把青海讴歌。 读,再读《大美青海》, 一个神奇的念头, 就酝酿在心里, 遥想遥远的诱惑, 屏蔽荒漠的风, 望穿漫漫路, 我的梦已在青海湖的水面上流韵。 我在地图前驻足再驻足, 我欲寻觅茫茫的大青海。 此刻,我的眼睛所见, 都是波涛汹涌过的荒滩, 大漠飞鸿旧梦陈迹。 我汹涌的思绪啊, 5.描写“青海”的句子有哪些1、位于青海东北部的海北景色旖旎,全州各地风光各有千秋,在这里出土的“虎符石匮”见证了曾经的辉煌,仿佛像世人述说着远古的故事。 2、海北有集沙地、湖泊、湿地为一体的沙岛;有菜花飘香、群蝶飞舞的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有群峦叠翠、林海涌涛的祁连山风光、黑河大峡谷。 3、青海湖的天空,有着城市天空不曾见过的透明;青海湖的湖水,有着城市江水不曾有过的澄净。 4、州府西海镇位于美丽的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金银滩草原的真实写照。 5、金银滩不光是富饶、浪漫的,还有其极其庄严、厚重和更加传奇的色彩;它的富饶,是让藏族群众拥金抱银,它的浪漫,是让王洛宾载入爱情和音乐的史册。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7、站在青海湖边向远处望去,蔚蓝色的湖水连着淡蓝色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云在上面变幻着图案,小鸟扇动着翅膀在湖上、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8、美丽的青海湖在夏秋季节的时候,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都披上了绿装,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 9、每年夏季6至7月份,青海湖湟鱼逆流而上,在数十里河道挤满产卵,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 10、青海湖环湖有神圣的五世达赖圣泉,它是大天鹅的栖息地和世界七大湿地之一,富有传奇色彩的年钦夏格日山更是环湖最吸引人的地方。 11、青海湖在寒冷的季节,四周群山和草原会变得一片枯黄,有时会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 12、结冰时的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如同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13、文成宝镜映山水,日月同辉暖九州。 14、要说西湖是江南美女的话,那么青海湖就是高原姑娘卓玛,她是一位具有浓郁西部风情,而又极具藏族特色勤劳善良的姑娘。 15、青海湖被藏族人民称为“高原上的蓝色海洋”,它一望无际,碧波万顷,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省会为西宁。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公报显示,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10万平方公里 。 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 6.形容青海的句子翻开青海的诗册, 历历在目,历久弥新。 金戈铁马的战场、 汉藩友好的通道、 神话传说的古地、 商贾往来的集市、 山峦江湖、荒漠戈壁、 高天厚土以及风土民情, 吸引了几多文人骚客的目光, 激发了诗人太多的遐想, 挥洒出一篇篇豪情壮丽的诗章。 美丽的大草原, 始终是青海版图的主流色, 更是青海牧民赖以繁衍生息的生命线。 青海高原如果没有了草原, 那它就永远失却了美妙的光环。 在我的心目中, 无论何时何地, 大草原始终是美丽而迷人的景致。 春天的大草原, 虽然是衰草连天, 但只要有了成群牦牛的点缀, 和珍珠洒满坡似的绵羊的装饰, 死气沉沉的大草原, 陡然间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它奉献给行人的是, 视通万里目不暇给的壮观阔达之美。 青海之美,美在黄河。 浩浩荡荡的黄河之水, 在美丽的贵德境内转了一个弯, 变得风平浪静般地温顺了。 站在黄河清大桥的桥头凝望黄河, 堪称是一种愉悦身心的美的享受。 西来东往的黄河,横无际涯, 逝水茫茫。水天相接处, 烟波浩渺,云雾蒸腾。 先前贵德高峻挺拔的丹霞山, 仰卧在宽阔浩荡的黄河岸边, 陡然间就萎缩低矮了许多。 那些镶嵌在河心中的一片片湿地, 及其林立在湿地上的树木, 犹如黄河母亲的心肝宝贝一样, 将它们滋养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青海之美,美在丹霞。 从西宁赴贵德, 迎接游客的第一道美景, 就是独特的丹霞地貌。 由丹霞山形成的阿什贡峡谷, 地处黄河北岸, 两侧山峦夹峙,高耸入云, 红的如火,青的似黛。 山崖经亿万年的风雨侵蚀, 形成了无数道奇形怪状的景致。 有的像久经风霜的老人面孔; 有的像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 有的像动物世界里多种动物的造型; 还有的酷似男人的雄器、女人的**。 简直就是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惟妙惟肖的艺术杰作。 青海是黄河的发源地, 黄河是民族的象征, 它是一条鼓胀着的大血脉, 滋养了中国版图的所有生灵, 作为中国人的母亲河, 它早已流淌成了, 我心中的一条大河。 黄皮肤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文化、历史、 现在和将来, 无论如何都不会, 与这条黄色的大河须臾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