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王羲之的诗句

1.描写王羲之的词句

研修班开学以后,古文学习就开始了,除了李坦然老师讲《论语》与《老子》,黄宗德老师还带领我们学习《古文观止》,两个多月来,学了二十余篇的古文,收获真是大!

刚开始接触先秦诸子的散文,因为我们古文基础比较差,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近日开始学的唐宋散文,因为比较浅显,我们多多少少都能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了。特别是上二天学习陈密的《陈情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及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和王勃的《腾王阁序》几篇,文中情意切切,特别打动人心,语言优美,让人叹为观止。比如《陈情表》一文中的“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等句,真谓字字情真,句句动人,读之让人身临其境,为作者的孝心所感,为祖孙的情深而感,无怪乎得到历代论者的击节赞赏,真不愧为流传千古的好文。对于王羲之,以前只知道他是一代“书圣”,从不知道他的文章写得这样的好,在这篇《兰亭集序》中,我读到了一个才情万丈的王羲之,我读到了一个心胸豁达的王羲之,文中的语句清新典雅,描写的情景让人心驰神往,“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山水本已极美,再被王羲之的妙笔一番渲染,真仙境也!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凡人也可以有神仙的悠闲自得了!在黄老师的讲解里,我的思绪插上了想像的翅膀,飞到了千年前的那个盛会,我看到潇洒而充满才情的文人墨客们闲闲地坐于溪边,听流水淙淙,而那满载美酒的酒杯则随着溪流漫游,也许正与文友咏了一首好诗,心意畅快,于溪中取出美酒一盎,一饮而尽;也许正在构思一篇美文,已腹稿在心,举起酒杯,击掌相庆;也许是几个好友在大声地唱吟后,共同举杯,分享快乐!在这篇文中,我尤为欣赏王羲之的那份胸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生于天地之间,就要享受人世间的快乐,而且还要把这种快乐与感动凝固于文字,传给万代子孙。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从前曾经读过,与千古以来的人们一样,为他所描绘的景色而醉,而今日再读他的《归去来辞》一文,仿佛更深一层地了解了这个有着闲云野鹤般心绪的陶渊明,感受着他纯真与自然的性情。“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从中不难感受到他归心似箭的那份心情,从“樊笼”的官场马上就要回到“旧林”“故渊”,是何等的快乐心情,“引壶觖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好一个悠闲的日子,好一个自得的人生。“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回到自己喜爱的天地,回到自己喜爱的境界,充溢着陶渊明心灵的是无法说出的畅快呀,对于他来说,“富贵非所愿,帝乡不可期。”田园,是他心中永远的情结。读着这样的美文,那醇厚的意味浸染心灵,那自然之情趣如清风扑面而来,快哉!而读那位“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腾王阁序》则是满目珠玑,让人眼花缭乱了。那份才情弥漫你的周身,让你呼吸不得,唯有陶醉了。“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好一个有才情真性情的王勃!!在序的结束部分,还有诗一首,同样让人读之心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样的一位才俊,竟然在二十七岁时就溺水而亡,想来,有多少惊人之句随江水而去,有多少华丽辞章化流水而走!悲夫!痛夫!惜夫!

读古文,可以从文字中感受一份千年前的情怀!可以从文字里汲取已经飘逝的高贵灵魂的生命信息;读古文,在读出一份历史沧桑的同时,更可以读出一份自己的感动,古文的世界,真好!

2.关于王羲之的古诗

《咏史下·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陈普 不缘廓庙尽谈空,安得狐狸啸晋宫。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谢万作三公。《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徐钧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

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 年代:元 作者:倪瓒 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

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题夏博士晋王羲之右军像》 年代: 明 作者: 刘炳 上东门外胡雏啸,万里尘飞洛阳道。

潜龙东渡晋中兴,群马南浮国重造。 石城巃嵸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图。

衣冠简傲礼乐废,朝廷放旷君臣疏。 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门第居台阁。

内史新除典要枢,右军任重参帷幄。 擅场翰墨出神奇,蔡卫钟张早得之。

昼长燕寝森兵卫,日暖鹅群戏墨池。 来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黄庭》醉后题。

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修竹。 一时簪冕属高风,百年文藻怀芳?属。

流落斯文慨古今,后代宸聪复购寻。 小字昭陵传玉枕,数行定武抵千金。

忽见画图双眼失,采采丰神惊玉立。 羽扇萧疏晚日晴,乌纱仿佛秋尘袭。

繁华如梦转头非,典午山河几落晖。 唯有凤凰台上月,春风依旧紫箫吹。

3.描写王羲之书法的句子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

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附录:描写书法好的句子40句请您借鉴:1.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2. 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3.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4.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5. 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6.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7. 群鸿戏海,舞鹤游天(梁武帝萧衍评王羲之)8.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铁书银钩,冠绝古今。9. 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10. 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

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陈容号所翁)。11. 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

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

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12. 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13. 老师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笔笔铿锵有力。14. 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

15. 老师的字,如花瓣般,香气远播,越发清芬。16. 龙蛇竞走、磨穿铁砚。

17. 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18. 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19.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20. 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21. 曼卿之笔,颜筋柳骨22.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23.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24.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

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25.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

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26.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

参“发凡起例”。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27.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28.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29.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

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30.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31.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近似的词力透纸背,形容书法根伟贴切。

32. 挥毫落纸如云烟33. 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34.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

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35. 入木三分36.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37. 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也有人自称信手涂鸦,以示谦虚的。38. 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

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39.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40. 笔走龙蛇,铁划银钩。

4.关于王羲之诗词

【其一】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其二】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

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其三】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其四】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 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 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其五】 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 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

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

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 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其六】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 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

於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 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

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5.描写王羲之书法的句子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

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附录:描写书法好的句子40句请您借鉴: 1.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2. 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3.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4.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5. 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6.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 7. 群鸿戏海,舞鹤游天(梁武帝萧衍评王羲之) 8.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9. 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10. 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

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陈容号所翁)。 11. 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

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

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12. 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13. 老师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笔笔铿锵有力。 14. 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

15. 老师的字,如花瓣般,香气远播,越发清芬。 16. 龙蛇竞走、磨穿铁砚。

17. 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 18. 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19.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 20. 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21. 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22.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23.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24.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

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25.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

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26.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

参“发凡起例”。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27.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28.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29.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

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30.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31.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近似的词力透纸背,形容书法根伟贴切。

32. 挥毫落纸如云烟 33. 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34.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

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35. 入木三分 36.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37. 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也有人自称信手涂鸦,以示谦虚的。 38. 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

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39.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40. 笔走龙蛇,铁划银钩。

6.关于王羲之诗词

【其一】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其二】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

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其三】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其四】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

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

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其五】

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

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

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

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

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其六】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

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

於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

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

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