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读书的经典诗句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射手FERT4 关于读书的古诗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杜甫《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唐·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北宋·秦观《秋日》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清·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杜甫《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唐·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北宋·秦观《秋日》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清·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与读书有关的诗句【标题】:读书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余。 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 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 今年入秋风雨频,灯火得凉初可近。 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 旧业虽衰犹不坠,夜窗父子读书声。 【标题】:读书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读书肝胆尚轮囷,蠹简堆中著此身。 饱识三千余岁事,已为七十四年人。 镜中衰鬓难藏老,海内虚名不救贫。 只欲从今都扫尽,剩沽春酒答新春。 【标题】:读书 【年代】:唐 【作者】:皮日休 【体裁】:五古 【内容】:--------------------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3.关于“经典诵读”的古诗有哪些1、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举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4、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5、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把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全诗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4.跟读书有关的诗句和格言1、《冬夜读书示子津》【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杂诗》【晋】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5、《闲居书事》【唐】杜荀鹤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6、《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昌谷读书示巴童》【唐】李贺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8、《冬夜读书有感》【宋】陆游 胸中十万宿貔貅,皂纛黄旗志未酬。 莫笑蓬窗白头客,时来谈笑取幽州。 9、《读书》【宋】陆游 力不扶微学,心犹守旧闻。壁间科斗字,秦火岂能焚? 10、《寒夜读书》【宋】陆游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 11、《送从弟谒员外叔父回归义兴》【唐】权德舆 异乡兄弟少,见尔自依然。来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 何朝逢暑雨,几夜泊鱼烟。余力当勤学,成名贵少年。 5.经典诵读诗文大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推荐篇目 目录 目录 1 一、古典诗词 5 1.《诗经》(13首)(西周-春秋) 5 ★周南·关睢 5 ★周南·桃夭 5 ★郑风·风雨 5 ★郑风·野有蔓草 5 ★郑风·子衿 6 ★邶风·击鼓 6 ★秦风·蒹葭 6 ★秦风·无衣 6 ★王风·采葛 6 ★王风·黍离 6 ★豳风·七月 7 ★小雅·采薇 7 ★小雅·鹿鸣 8 2.楚辞(5首)(战国·屈原) 8 ★离骚(前半部分) 8 ★九章·涉江 10 ★九歌·湘夫人 10 ★九章·橘颂 11 ★渔父 11 3. 汉代诗歌(19首) 11 ★大风歌(汉·刘邦) 11 ★北方有佳人(汉·李延年) 12 ★江南(汉乐府) 12 ★孤儿行(汉乐府) 12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12 ★有所思(汉乐府) 13 ★上邪(汉乐府) 13 ★白头吟(汉乐府) 13 ★陌上桑(汉乐府) 13 ★羽林郎(汉·辛延年) 13 ★长歌行(汉乐府) 14 ★ 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 14 ★四愁诗(汉·张衡) 14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4 ★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 15 ★古诗十九首之孟冬寒气至 15 ★短歌行(汉·曹操) 15 ★观沧海(汉·曹 操) 15 ★龟虽寿(汉·曹操) 16 4. 魏晋南北朝诗(3首) 16 ★西洲曲(南朝民歌) 16 ★敕勒歌(北朝民歌) 16 ★ 木兰诗(北朝民歌) 16 5. 唐诗(56首) 17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1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17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17 ★代悲白头翁(唐·刘希夷) 17 ★凉州词 (唐·王之涣) 18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8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18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18 ★出塞(唐·王昌龄) 1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18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18 ★将进酒 (唐·李白) 18 ★ 行路难(唐·李白) 19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 19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19 ★登高(唐·杜甫) 20 ★春望(唐·杜甫) 2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20 ★蜀相(唐·杜甫) 20 ★春夜喜雨(唐·杜甫) 20 ★望岳 (唐·杜甫) 20 ★佳人(唐·杜甫) 2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20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2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21 ★别董大(唐·高适) 21 ★凉州词 (唐·王翰) 21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21 ★相思(唐·王维) 21 ★杂诗(唐·王维) 2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21 ★山居秋暝(唐·王维) 22 ★终南别业(唐·王维) 22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22 ★遣悲怀·其二(唐·元稹) 22 ★忆江南 (唐·白居易) 22 ★长恨歌(唐·白居易) 22 ★琵琶行(唐·白居易) 23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6.读书诗词求关于读书的诗词,古今中外皆可,谢谢【劝学】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罗邺·叹流水》 人间莫漫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 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不回。 《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无名氏·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金缕衣”曲调名。 “堪”可以。“直须”必须。 【勤学】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注释]:“寻章摘句”指从典藉中寻觅典故、摘取词句。“老”此指终身从事。 “雕虫”喻指写诗作文。“晓月”拂晓的月亮。 “当帘”正对着窗帘。“玉弓”指月亮。 “辽海”这里借指战场,暗喻读书为国报效。“哭秋风”这里借指悲秋的诗文,感叹通宵苦读且报国无门。 【治学】 《皮日休·读书》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ت。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阎防·百丈溪新理茅茨读书》 浪迹弃人世,还山自幽独。姑傍巢由踪,吾其获心曲。 荒庭何所有,老树半空腹。秋蜩鸣北林,暮鸟穿我屋。 栖迟乐遵渚,恬旷寡所欲。开卦推盈虚,散帙攻节目。 养闲度人事,达命知止足。不学东国儒,俟时劳伐幅。 《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荀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7.与读书有关的诗词与读书有关的诗词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闲居书事》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对读书情有独钟,他写过多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有千古流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有劝人们读书要专一,切忌胡思乱想的《怜思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代诗人袁枚一首读书诗提醒了人们,读书要求理解,切莫囫囵吞枣:“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8.关于读书的古诗大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欧阳修《画地学书》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刘昚虚《阙题》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孟郊《劝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杜甫《柏学士茅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