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朝辞白帝后究竟去了哪里李白《早发白帝城》诗里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果以为他真是一天的功夫就回到了江陵,那显然是把浪漫当现实了。实际上,他不可能当天就穿过三峡到达江陵,而且江陵也并非李白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所谓“还”,只不过是指路程的来回而已。 那么李白当时实际行程究竟是怎样的呢?从白帝城放舟顺水下三峡当然是很快的,但是再快,当时的船只也不可能一天之内就飘过万重峡山、冲浪满是急流险滩的700里峡江。诗里说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只是极力表达他从此把悲惨冤屈的遭遇抛在了后头的心境,是一种精神飞越。李白本是参与永王平乱,却遭到登基后的肃王的镇压,他是在那场皇位争夺中不明就里蒙受冤屈而被捕入狱的。他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重获自由之身当然意外欣喜,所以用那样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轻快之情。 2.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辞掉的是什么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题名《朝辞白帝彩云间》: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说来话长:李白京城求官不成,只得四处游浪。在安徽他参加了永王李典领导的地方武装,准备抵抗叛军,为国效力。诗人的这一救国热情和他的主子一样惜被朝迁误解,他所参加的部队随及被视为起义乱军而惨遭镇压。(诗人的文才可以,但政治水平还就是不行)不久,他被流放夜郎国,眼看求职求官不成却反遭捉拿,一心要施展才华,却落得哭笑不得。好在老天有眼,也许是吉人自有天相。在去往发配地的途中,接到皇帝的特赦,在白帝城这个地方,李白竟获得自由。 于是,诗人迫不及待地向他的第二故乡湖北进发,于是,就有了这一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 痛快!轻松! 3.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中的"还"应读啥“朝辞白帝彩云间”是出自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其中“还”应该读huan,第二声。 全诗如下: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4.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注释:(1)朝:早晨.(2)白帝: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3)辞:告别.(4)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5)江陵:今湖北荆州市.(6)还:返回.(7)猿:猿猴.(8)啼:鸣、叫.(9)住:停息.(10)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5.朝辞白帝彩云间是什么意思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译文二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