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登快阁一诗中典故的运用,思考古典诗词创作中运用典故的利弊古典诗词用典故的利弊,用典故好不好?在我看来,就像一位女子身戴珠饰好不好?用典用得好的诗词,就像一位身戴珠饰,很得体美丽的女子,她的珠饰不会让她变得俗气,反而可以衬出她的气韵,比如她的一个耳坠就可以暗示她的身份,突出她的气质,诗词用典用得好,你读诗词时,不会觉得一切堆砌得做作,而可是从一个小小的典故中读出诗人的“精气魂” 本诗中的“青眼”可以看出诗人价值取向,说道“精气魂” 不得不谈辛弃疾的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凝练的典故,深沉的感情,百夫长的气度.当然 辛弃疾有的词作用典太多,“休说鲈鱼堪鱠,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好像堆砌得较多了,几乎句句用典,词本身的美感就相对削弱了. 用典的好诗和不用典的好诗,我更偏爱哪个呢? 于我而言,用典的好诗就像一位绝代风华的佳人,但她的美很多来源于岁月的沉积,外在的一些形式衬出来的, 而不用典的好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啊,是一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佳人,她的美是上天过于慷慨的赐予,更让人为之心动 正如王国维所奉的最高境 界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切尽在不言中啊 我自己的想法,希望采纳,。 2.含有 思维 两个字的古诗《无题》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小院疏枝衬日西,阶前俯首莫沉迷。 碎红风里坚心守,衔绿檐头远景啼。 踱步鞋痕师禀气,居身境界辟新蹊。 古今代谢歌新韵,辩证【思维】好坏携。 《思维路》 年代: 宋 作者: 张世美 一来一往几车马,可北可南多路岐。 莫待迷途重回首,未曾差处着【思维】。 《题张季子妄庵》 年代: 宋 作者: 章甫 世间种种无非妄,云何以妄为庵榜。 君欲舍妄却求真,展转【思维】增妄想。 即妄即真君勿疑,真妄俱忘也大奇。 笑我猖狂今老矣,因君聊复妄言之。 《除夕》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一岁尽今夕,既往那可追。 疏梅吐幽艳,轻冰释寒澌。 新陈自相代,长年万古悲。 亦复强取醉,椒盘杂儿嬉。 天回万象春,除尽群阴卑。 地除众枯槁,从今作华滋。 一除不可复,绿发成鬓丝。 此是有尽处,那知无尽时。 凡所未除者,所愿皆除之。 晚景安分守,幻身绝【思维】。 生死我所明,圣贤吾所师。 优游观物变,翼戢仍鲜差。 山岳惟尘尔,寸心不可移。 浩歌自达晓,自信何用疑。 楼头画角声,已逐东风吹。 3.古诗思维导图(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逻辑思维与唯美诗词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月下舞连翩。又见海上花如雪,几轮春光葬枯颜。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若能不见,遇不见。等不见,望不见。便 释怀这场奈何禅。但将无怨,作无缘。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代诗人杜甫)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题都城南庄】————五代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月华如水,清辉满地,独坐一偶,冷风望月,一身娇柔,愁绪萦怀。 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一笑望穿一千年,几回知君到人间。~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南宋】词人蒋捷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如花美眷,只缘感你一回顾,使我常思朝与暮。转身后,一缕幽香远,逝雪浅,春意浓,笑意深。一叶绽放一追寻,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雨中撑伞俏佳人,美景入画全无痕。侧首凝眸寻何来,羡煞旁人空自恨! 5.关于独立思考的古诗有哪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孟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孟子 孟子认为人的思考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显示了哲学家的卓见。的确,人为万物之灵,主要在于能够思考。思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思想、观念、信仰、追求形成的基础。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思维敏锐,识别分辨能力强,形成完整而明确的理念成熟而快捷。在这个基础上,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观念、策略、规划、部署等,就会应运而生,且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反之,不善于思考,或懒于思考的人,必然会头脑迟钝、囿于旧知、思想落伍。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6.如何用思维导图背古诗词以崔颢的“黄鹤楼”为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先了解内容的意思: 古代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一座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头,而白云却千年不变悠悠地飘飞在空中。晴天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川水流经汉阳的林树,而鹦鹉洲上方的芳草也随着风摇曳着。傍晚时,暮色昏暗,看不清我的故乡,只见江上苍茫的烟波,让人徒增感伤。 2、画出诗中的关键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接着把这些关键字的意义,用思维导图分段表达出来: 4、再来,练习看着思维导图把文章内容背出来。 5、最后,不看思维导图,而是根据脑海中思维导图的印象把文章背出来。 比较长的诗词可以用另一种“句首字”的技巧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同样的必须先将文章大声朗读、熟悉内容,接着按照顺序取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利用意义或谐音的联想方法,把这些字串成一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