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蟾鸣

1.关于蝉鸣的诗句有哪些

1、《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原文:

夜热依然午热同 ,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2、《塞上曲》 唐-王昌龄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知了在枯秃寂寥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且冷清。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的寒冷,关内关外尽是枯黄趴地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英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不爱惜生命的游侠,自鸣不凡地把紫色的骏马夸耀。

3、《四时读书乐》 元-翁森

原文: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译文: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只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4、《闻蝉》 宋-游九言

原文:

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蝉声深树起,林外夕阳稀。

译文:慢慢地山边都变暗了,老园子的门半开着。老树上的蝉声开始鸣叫,树林外的太阳开始下落。

5、《蝉》 唐-虞世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2.蝉鸣的诗句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静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即燕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 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 许裳《闻蝉》)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南朝 萧子范《后堂听蝉》)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唐 刘禹锡《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3.写蟾蜍的古诗词

李白杜甫写的咏月诗篇中,都写到了蟾蜍。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雨后望月

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4.描写“蟾蜍”的古诗词有哪些

1、《忆江上吴处士》

年代: 唐 作者: 贾岛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2、《满江红 中秋夜潮》

年代: 宋 作者: 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3、《圆灵水镜》

年代: 唐 作者: 张聿

凤池开月镜,清莹写寥天。影散微波上,光含片玉悬。

菱花凝泛滟,桂树映清鲜。乐广披云日,山涛卷雾年。

濯缨何处去,鉴物自堪妍。回首看云液,蟾蜍势正圆。

4、《戏效屏山书斋十咏》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莫谓蟾蜍小,渊源在许中。

曹溪一滴水,驾浪作南宗。

5、《长安春夜吟》

年代: 唐 作者: 施肩吾

露盘滴时河汉微,美人灯下裁春衣。

蟾蜍东去鹊南飞,芸香省中郎不归。

5.描写金蟾的古诗词

1. 《八月十七日夜书怀》

唐 令狐楚

三五既不留,二八又还过。

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

谁向西园游,空归北堂卧。

佳期信难得,永夕无可奈。

抚枕独高歌,烦君为予和。

2. 《黑河秋雨引赋赵王孙家琵琶盖其名也》

明 高启

胡天夜裂天垂泣,云压鹰低翻翅湿。

髯王醉影抱寒惊,毡殿嘈嘈箭鸣急。

红冰泪落衰灯下,倒卷河流入弦泻。

瘦驼卧碛歇铃车,扑朔阴沙鬼行野。

汉魂私语鬓风凄,都护营荒咽冻鼙。

兰山木叶连愁起,散入塞门三万里。

梦断金蟾隔烟小,青冢埋声秋不晓。

3. 《闺情四首·沐发》

宋 张玉娘

腻滑青螺宝髻黏,金盘香水吸寒蟾。

指尖巧弄琅玕影,楚发轻披云母帘。

掠雾暗疑星点点,拂波深见玉织织。

起来乱绾慷双凤,熏向沉檀强自添。

4. 《秋夕对》

唐 罗隐

夜月色可掬,倚楼聊解颜。

未能分寇盗,徒欲满关山。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顽。

姮娥谩偷药,长寡老中闲。

5. 《玲珑四犯·几叠云山》

宋:刘之才

几垒云山,隔不断阑干,天外凝眺。

秋与愁并,梧迳雨痕先表。

娇梦半握芙蓉,奈曲曲、翠屏深窈。

问愁根,当年谁种,漠漠淡烟衰草。

鸳鸯懒拂苹花影,记眉妩、萦情多少。

辘轳玉虎牵丝转,听尽秋红晓。

算谁念、卧云衣冷,香压金蟾小。

写新词、先寄江鸿归去,且教知道。

6.描写夏天蝉鸣的古诗词有哪些

1、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2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

3、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4、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5、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6、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7·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白居易《早蝉》

8、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闻蝉》

9、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唐·元稹《送卢诗》

望采纳

7.描写夏天蝉鸣的诗句

闲听蝉鸣读蝉诗

蝉,俗称知了,也叫蚂蛣鸟、蛣蟟猴,世界上现有3000多种。在我国,科学家已发现200种左右,并根据其生长季节,将其分为春蝉、夏蝉、秋蝉。春蝉鸣声尖而高,夏蝉鸣声响亮,秋蝉的鸣声听起来有些哀转。雌蝉不会鸣叫,故称“哑蝉”,古希腊诗人萨拉朱斯曾有两句非常幽默的《咏蝉》小诗:蝉的生活多么幸福呀,因为它们有不会开口的太太。

虽然说雄蝉被人们誉为“不知疲倦的歌手”,但它唱歌却不是用嘴,而是靠胸腹部的一对鸣器。这鸣器内有气腔,外有响板,气流从气腔中冲出,响板和全身震动,便发出了声音。昆虫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雄蝉的歌唱能反映出天气的变化。例如,众蝉齐鸣,是好天气,蝉鸣嘎然而止,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天气阴沉,忽有蝉鸣,说明天气即将放晴。唐朝著名诗人许裳在《闻蝉》一诗中就有明确表述:“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朝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则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一诗中告诉人们在苏州一代,蝉鸣开始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时吸食植物的汁。然而,古人却误以为蝉靠饮露为生,因而把蝉视为高洁的昆虫,不少文人雅士也就写下众多的咏蝉诗,或寄托自己的理想,或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写道:“濯淖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这里以蝉为比喻,高度赞扬了屈原的高风亮节,不随波逐流。隋朝旧臣虞世南,才高学广,为人正直,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并深得器重。他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咏蝉》诗:“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已远,非是藉秋风”,意思是说,只要立身高洁,不需凭借任何力量,自可声名远扬。而晚唐诗人李商隐满腹经纶,抱负高远,却想不到陷入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不受重用,潦倒终身。因而在听到蝉鸣之后,便由蝉的立身高洁,联想到自己的清白,于是以《蝉》为题作诗一首:“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人抓住蝉的特点,以情作诗,为情造文,诗中的蝉可谓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与颂扬蝉的高洁相反,咏蝉诗中也有讥讽蝉的污浊的。唐末诗人陆龟蒙和罗隐各作有一首《蝉》诗。在陆龟蒙的笔下,蝉是卑鄙无能之辈:“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而在罗隐的笔下,蝉则是趋炎附势之徒:“大地工夫一为遗,与君声调偕君绥。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两诗借蝉言志,对唐末的社会腐败、官场污浊,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批判。曾担任任侍御史的唐代诗人骆宾王,在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受人诬陷被以贪赃罪名下狱。身陷囹圄的诗人在闻听蝉鸣后,联想自己的遭遇,便吟出一首也写过一首《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该诗借蝉抒怀,对当时社会的落后险恶进行了披露,并对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进行了描写。全诗取譬贴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到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蝉声响亮而高远,对此许多诗人也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南北朝时期梁朝辞赋家萧子范曾作有《后堂听蝉》一诗:“试逐微风远,聊随夏叶繁,轻飞避楚雀,饮露入吴园。”全诗紧扣听蝉,一句一事,笔墨变幻,追新出异,如今读起来,似乎可使人们听到夏蝉的鸣声,看到夏蝉的活动。唐代诗人虞世南则作有一首题为《蝉》的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全诗表面是重写蝉声的远扬,实际是借以比贤德之人自然声名远播,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显然是对人的品格美的赞颂,读之可从中悟出些道理。而唐代另一位诗人卢仝则作有《新蝉》一诗:“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短短几句,便把蝉鸣的声音描写得栩栩如生,那声声吟唱像幽咽的流泉,仍然响在人们耳边。而宋代词人王沂孙所作的 《齐天乐·蝉》托物抒怀,在描写蝉鸣的声音中流露封建士人对国家破败、身无所托的悲伤:“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

此外,唐朝诗人雍陶也作有一首《蝉》诗:“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清代诗人朱受新作有《咏蝉》一诗:“抱叶隐深林,乘时慧慧吟。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南朝诗人陈正见偶得一首《赋得秋蝉和柳应衡阳王教诗》:“秋雁写遥天,园柳集惊蝉;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长杨流喝尽,讵识蔡邕弦”,这些诗作虽同样是即景写景,描写蝉鸣,读之却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机趣。

8.描写“蟾蜍”的诗句有哪些

1、《蟾蜍石上一株松》

年代::陈陶声

蟾蜍石上一株松,疑见黄山第几峰。

偃蹇枝柯何代物,相看应笑我龙钟。

2、《蟾蜍砚滴》

宋:刘克庄

铸出爬沙状,儿童竞抚摩。

背如千岁者,腹柰一轮何。

器蛟瓶罂小,功于几砚多。

所盛涓滴水,后世赖馀波。

3、《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4、《忆江上吴处士》

唐: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5、《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清:纳兰性德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9.关于蝉鸣的诗句有哪些

1、《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原文: 夜热依然午热同 ,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

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

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2、《塞上曲》 唐-王昌龄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知了在枯秃寂寥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且冷清。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的寒冷,关内关外尽是枯黄趴地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英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不爱惜生命的游侠,自鸣不凡地把紫色的骏马夸耀。 3、《四时读书乐》 元-翁森 原文: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译文: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

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只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4、《闻蝉》 宋-游九言 原文: 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蝉声深树起,林外夕阳稀。

译文:慢慢地山边都变暗了,老园子的门半开着。老树上的蝉声开始鸣叫,树林外的太阳开始下落。

5、《蝉》 唐-虞世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