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施肩吾唐诗

1.瀑布 施肩吾古诗

瀑 布

唐/施肩吾

豁 开 青 冥 颠,

泻 出 万 丈 泉。

如 裁 一 条 素,

白 日 悬 秋 天。

释词

青冥:青天. 颠:顶部. 素:未染色的丝绸。

解说

恰似把蓝天的顶部割开,

泉水从万丈高空倾泻而下。

那泉水像一条裁好的白丝带,

与太阳一起挂在秋天的晴空中。

诗人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将瀑布一泻万丈的雄壮气势和恢宏景象如诗如画般展现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介绍

施肩吾,字希圣,洪州人。元和十年登第,隐洪州之西山,为诗奇丽。

2.瀑布唐施肩吾拼音整首诗的拼音

瀑布

朝代:唐代

作者:施肩吾

原文:

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pù bù

cháo dài :táng dài

zuò zhě :shī jiān wú

yuán wén :

huō kāi qīng míng diān ,xiě chū wàn zhàng quán 。

rú cái yī tiáo sù ,bái rì xuán qiū tiān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秋夜山居(唐)施肩吾去雁声遥人语

1.去雁(如答“雁”也得分)(2分)2.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

(2分)1.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这里能理解表秋意象的词语,正确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

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古诗阅读秋夜山居唐·施肩吾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秋山

1.去雁(仅答“雁”不给分)2.(2分)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

(意对即可)1.试题分析:先理解诗句所写内容,找到景物描写的字词,即可找出有相关信息点。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古诗中“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往往用“以动写静”和“比喻拟人”等方法,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突出作者精妙的写法,本诗中“衔”就是一例,赏析,说明其写作方法和所表现的景物的特点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这首描写夏天的唐诗,只要唐诗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夏日独直》 白居易

宪台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鹰猜课野鹤,骥德责山麋。

课责虽不同,同归非所宜。

是以方寸内,忽忽暗相思。

夏日独上直,日长何所为。

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

形委有事牵,心与无事期。

中臆一以旷,外累都若遗。

地贵身不觉,意闲境来随。

但对松与竹,如在山中时。

情性聊自适,吟咏偶成诗。

此意非夫子,余人多不知。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新构亭台》 白居易

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冷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孟浩然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笑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孟浩然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竹林新笋稚,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夏日叹》杜甫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满意请采纳,

不懂请追问,

O(∩_∩)O谢谢

6.七夕 (唐)徐凝的古诗赏析

《七夕》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品名称

七夕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徐凝

作品内容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作品译文

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 听着织女的佩环丁冬,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不会停息地一年复一年,怅然间抬头望去,只见到牛郎星依旧闪烁,亘古光华不变;我的哀愁啊,就渐渐不那么明显。

作者信息

徐凝,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字不详,睦州人。唐分水柏山(今桐庐县分水镇柏山村)人。与施肩吾同里,日共吟咏。初游长安,因不愿炫耀才华,没有拜谒诸显贵,竟不成名。南归前作诗辞别侍郎韩愈:“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抨击了当时只重名望,不重真才实学的社会现象。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尝于杭州开元寺观牡丹,见徐凝题牡丹诗一首,大为赞赏,邀与同饮,尽醉而归。后与颇负诗名的张祜较量诗艺,祜自愧勿如,白居易判凝优胜题牡丹诗,为白居易所赏,元稹亦为奖掖,诗名遂振于元和间。至长安,不善干谒,仅游韩愈之门,竟不成名。将归,以诗辞韩愈,有“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之句。唐元和中,举进士,官至金部侍郎。

遂归里,优悠诗酒以终。(唐诗纪事引郡阁雅谈云:“官至侍郎”,与此全不同。此依唐才子传)凝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