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描写蜡烛的诗句和文字蜡烛,民间简称“蜡”。 文词谓“蜡泪”、“烛泪”,如李贺有“蜡泪催蓝尽”;白居易有“烛泪粘盘垒葡萄”;又有“烛花”的称谓,如李煜《玉楼春》词:“归时休放烛花红”;陆游《遣兴》:“乌丝书罢烛花红”;还称“蜡炬”,如人们耳熟能详的“蜡炬成灰泪始干”,宇文虚的“堂中蜡炬生红花”;“蜡灯”,如李商隐的“分曹射覆蜡灯红”,苏辙的“床头一点蜡灯微”;亦称“蜡珠”,《南史》:“僧绰采蜡珠为凤凰”。花烛,还代指结婚洞房。 吴自牧在《梦粱录》卷二十“嫁娶”一节中说:“新人下车……数妓(伎)女执莲炬花烛,导前迎引何逊《看伏郎新婚》:“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南朝的梁元帝,还专门写有《对烛赋》,文辞斐然:“烛尽落,烛花明……绿炬不翠,朱蜡含丹。” 2.描写蜡烛的诗句有哪些1. 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长门烛》王建 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 残光欲灭还吹著,年少宫人未睡时。 3.《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4.《夜归》白居易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骢。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5.《牡丹》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古人曾用什么来比喻蜡烛? 应该说,古人用春蚕和蜡烛来比喻老师的敬业精神,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中本意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后世由此引申为对于奉献精神的赞扬。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蜡烛”,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歌颂蜡烛,是因为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其喻意是说起蜡烛这种品质,人们就联想到敬爱的老师,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 3.描写蜡烛热爱生命,的精神的作文(要加上诗句)一个人的生命如同那薄薄的蝉翼,经不起什么风吹雨打,它是脆弱的,却又无比坚强。造物主创造了人,布满活力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吗?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生只有昨天,今天和明天。是的,生命在慢慢的离去,生命不在于长短而是在于是否出色,把握住每一个瞬间,让生命如同璀璨的星群,发光发亮…… 保护自己的生命是每一个人的天职,有了生命才谈的上如何让它更出色。 在这忙碌的街道上,在这欢歌笑语中,隐藏着一个多么可怕的魔鬼,你知道吗——交通隐患!!!现如今,减少交通隐患成了多么要紧的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马路上的车辆都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的马路上随时都可能上演一幕幕惨剧,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于轮胎之下。一阵阵欢声笑语埋没在刺耳 的喇叭声中,好让人痛惜啊!导致这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若是人们再增强些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那么,类似 的交通事故就可以避免发生,甚至是不再发生。 小学时,为了学生的安全起见,我们学校规定: 放学是一定要排队过马路回家,不管天气如何,从不例外。 在去年的某天,我们预备过马路回家时,我亲眼目睹了这一 悲惨事故的发生过程: 一 幼儿园的教师带领学生过马路回家,一 个小女孩忽然摆脱老师的手跑过马路,不慎被迎面飞奔而来的奔驰撞飞,女孩倒在了血泊中,奄奄一息,还没等救护车赶到就离开了人世,女孩的父母哭得昏天暗 地。肇事者也为之而后悔因疏忽驾驶而导致的悲剧,深感歉意。就因为一个人疏忽了交通意识,换来的是让一朵尚未绽放的花蕾就这样凋零了,意外的发生时无法用 悔恨与泪水挽回的。大胆蛮干求高产,酿成大祸后悔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一幅幅掺不忍睹的画面;一个个痛苦挣扎的表情;一句句让人沉思的话语。每一起交通事故都在间接地拆散一个美好的家庭,假如我们多加强交通防范意识,假如我们多了解了解交通规则,那么,有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我还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一货车司机酒后驾驶一辆超载的货车,当时的天气阴雨蒙蒙,其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使。在酒精的作用下,司机开始昏昏欲睡,车装到了高速公路的护栏上,连人带车都翻了过来,还和后面的面包车想撞,导致两人死亡,一人重伤,货车司机也因此丧命了。 俗话说,安全在于提高警惕,事故出于麻痹大意。在人们的眼中,造成悲剧的发生,就是开车不谨慎,要不然就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确如此,假如我们不在酒后 开车,不在技术上逞能,不在驾驶时放松警惕,假如每一个行人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没有令人因失去亲人而伤心欲绝的交通事故了吗? 每 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它是无比宝贵的。有了生命的存在,才能成就我们一个个五彩的梦。一个人不会有第二次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我们是 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宰者 我作为一个中学生,更加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做一个遵守交通的人.为了自己,珍爱生命,才是你幸福生活的最好的标志。 4.赞扬蜡烛无私奉献精神+诗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一直到死都在吐丝,至死方止.蜡烛点燃了,一直到灭了为止.用自然现象来表达出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李商隐《无题》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史记·李将军列传》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形容一个人对其他人不落痕迹,不求回报的帮助和关怀.---杜甫《春夜喜雨》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秋天从树上落下的花不是无情的,它们离开大树,只是为了化作春天泥土里的养料,以保证来年的花开得更好.表现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龚自珍《已亥杂诗》 5.赞扬蜡烛无私奉献精神 诗句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小诗 蜡烛,你在黑夜里闪烁,你在希望中跳跃 蜡烛,红色的蜡油是你无私奉献的眼泪 蜡烛,跳跃的火焰是你无私奉献的形象 蜡烛,你是光和热,你是希望的火苗,你又可否是那讲台上的老师 6.描写蜡烛的诗句有关蜡烛描写的诗句: 《无题》“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银河吹笙》“月榭故香因雨发,风怜残烛隔霜清。” 《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依树沉眼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处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板桥小别》“求仙欲上鲜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和孙林韦蟾孙省咏》“屏风临烛钟,捍拔倚香 《冬》“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 《明日》“天上参旗过,人间烛焰销。” 《槿花二首》“烧兰才做烛,劈锦不成书。” 《曲池》“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林灯灭烛时。 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 《牡丹》“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烛可待熏。” “蜡烛”在其他唐朝诗人中的应用: 杜牧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盈小扇扑流萤。”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王建:《华清宫感旧》“前明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灭。” 《长门烛》“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 白居易 :《夜归》“归来未放笙歌散,画缄门开蜡烛红。”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红蜡烛前明似昼,清毡帐里暖如春。” 韩陓 :《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温庭筠 :《晚坐寄友人》“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村红。” 有关于黄昏的描写: 《代赠二首》“楼上黄昏欲望休,玉带横绝月中钩。” 《北青萝》“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楚泽》“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干.” 《楚吟》“楚天长短黄昏雨 宋玉无愁亦自愁。” 《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无题》“摆到荣回入暮霞,斑距嘶断七香车。” 《隋宫》“雨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幕鸦。” 《桂林路中作》“池暖五秋色,江晴有暮鸦。” 《访隐者不遇》“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柳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秋。” 《菊》“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题鸦》“眼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浦云。” 《青陵台》“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 “黄昏”在其他唐朝诗人中的应用: 杜牧的《宫词二首》:“银钥却收金锁台,月明花落又黄昏。” 陆龟蒙《和袭美悼鹤》:“争奈野鸭无数健,黄昏来占日栖枝。” 杜甫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白居易《暮立》“黄昏独立佛屋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杜牧 《鸦》“犹犹复翩翩,黄昏扬冷烟。” 杜牧《归葵》“长是江楼便伊健,黄昏犹待倚栏杆。”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仇。 7.描写蜡烛的诗句 所有李煜 【句】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田娥 【杂曲歌辞·夜夜曲】 愁人夜独伤,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 *** 【杂曲歌辞·第六彻】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 张仲素 【杂曲歌辞·宫中乐】 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 薛维翰 【杂歌谣辞·古歌】 美人闭红烛,烛坐裁新锦.频放翦刀声,夜寒知未寝.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杨师道 【咏舞(一作杨希道诗)】 二八如回雪,三春类早花.分行向烛转,一种逐风斜. 蒋维翰 【古歌二首】 美人闭红烛,独坐裁新锦.频放剪刀声,夜寒知未寝. 孟浩然 【同张将蓟门观灯】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韦应物 【同褒子秋斋独宿】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张继 【饮李十二宅】 重门敞春夕,灯烛霭馀辉.醉我百尊酒,留连夜未归. 顾况 【山春洞】 引烛踏仙泥,时时乱乳燕.不知何道士,手把灵书卷. 权德舆 【玉台体十二首】 空闺灭烛后,罗幌独眠时.泪尽肠欲断,心知人不知.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池】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