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 早起》 诗意一、古诗《 早起》 诗意 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译:在有清风露水的早晨,帘幕里一人独自起床.蓝蝴蝶花带露珠是啼哭又象开花在笑,究竟这是谁的春天呢?. 二、早起其他诗: 1.早起 贾岛 北客入西京,北雁再离北。 秋寝独前兴,天梭星落织。 耽玩馀恬爽,顾盼轻痾力。 旅途少颜尽,明镜劝仙食。 出门路纵横,张家路最直。 昨夜梦见书,张家厅上壁。 2.描写清晨的古诗1、《春晓》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2、《清平乐·画堂晨起》唐代: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译文:清晨堂上刚刚睡起,有人来报雪花飘坠。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色远近迷漫了阶级。 纷扬的气势如炉烟蒸腾,素寒花草挂一身玉瑕。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3、《商山早行》唐代: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4、《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5、《春晓》唐代:元稹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译文:夜已过半,但天将亮未亮,在醉梦温柔乡中,却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令人难舍。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3.形容“早起”的诗词有哪些形容“早起”的诗词有: 何中 (元代)《早起》 觉来日已升,花梢众禽语。 何许白浮萍,池间散还聚。起见梅已空,夜来几更雨。 鱼行春到水,草暖香在露。溪上人语喧,樵薪满沙路。 贾岛(唐代)《早起》 北客入西京,北雁再离北。秋寝独前兴,天梭星落织。 耽玩馀恬爽,顾盼轻痾力。旅途少颜尽,明镜劝仙食。 出门路纵横,张家路最直。昨夜梦见书,张家厅上壁。 方回(宋代)《早起》 万事峥嵘入夜思,稍欣无病且无饥。山田望稔秋收近,暑月乘凉 早起 宜。 暗捻须髯惊露湿,倦爬疥癣喜风吹。买薪汲水营蔬茹,草草盘餐了一炊。 陈宓(宋代)《早起》 市廛无计避风埃,反闭柴门懒自开。春梦恰同檐雨断,俗氛已逐鸟声来。 贯休(唐代)《早起》 夜坐还 早起 ,寂寥多病身。神清寻梦在,香极觉花新。 树露繁于雨,溪云动似人。又知何处客,轧轧转征轮。 一、表示早晨的词语: 早晨 晨曦 晨光 曙光 清早 清晨 凌晨 拂晓 破晓 黎明 初更 早上 日见 日明 曙色 熹微 薄明 微明 晨曲 二、形容早晨的成语: 旭日东升 雄鸡报销 晨光绚丽 东方欲晓 晨光熹微 东方旭日 东方发白 东方泛白 旭日东升 晨曦初露 晨光熹微 天刚破晓朝阳初升 金光万道 红日东升 旭日临窗 朝霞满天 雄鸡报晓 雄鸡司晨 晨鸟吱喳 三:描写早晨的好句: 1、早晨我到达核桃园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没有一丝的风,一切都静悄悄的。远远看去,核桃园的上空被一层薄云笼罩着,像女儿闺房床边的帷帐,朦朦胧胧的。 凑上前,你发现核桃树的树枝正微微地泛着绿意,嫩芽也不知不觉中日渐丰满起来,仿佛在做着迎接春天的最后一次彩排。地上的泥土已经松软了,仔细嗅嗅都能闻到泥土的味道。 干枯的荒草底下,一小撮一小撮嫩嫩的草儿已露出尖尖的头儿,混杂在枯草中,这种老少相依的场景真令人感动。 2、早晨,美丽的、雄赳赳的和气昂昂的公鸡用激扬的叫声报晓着黎明的到来,此起彼伏地歌唱着。 乡村慢慢地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在一阵舒服中醒来。一片无色的光线透过心爱的窗帘,照射在脸上。 我快速地起床后,拉开帘布,推开窗户,浅吟低唱的微风轻轻地吹进,伴随着一股清鲜的气味扑鼻而来。眺目远望,乡村沉浸在一片雾霭朦胧、烟海扬波的境界里。 啊,如此的美景,不正是一幅动人心魄的纸织画吗?。 4.描写早晨的古诗1、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2、春晓 唐代:陆龟蒙 春庭晓景别,清露花逦迤。黄蜂一过慵,夜夜栖香蕊。 译文:春天的庭院黎明过后,晶莹的露水趴在花上,花丛曲折连环。黄蜂一飞过花朵就变得慵懒困倦,每夜都停留在芬芳的花蕊上。 3、横溪堂春晓 宋代: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译文:将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间变得青葱。 就好似农夫的手,将它染绿。天空中,飘洒着朦胧如烟的细雨。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无边无际的稻田。白鹭飞来,望着那无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脚的地。 4、春晓曲 唐代:温庭筠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译文:我家就住在往来长信宫的大道旁,小燕子双双在如烟的花草见穿梭。出入都是油壁香车,金犊牵挽,室内陈设着流苏宝帐,鸡鸣正叫早。 天气已经回暖,笼中的娇鸟暖还在昏睡,门帘外的落花闲来也不扫。看到暮春一树衰桃,临池倒影,不禁叹息,人也如桃花般红颜易衰。 5、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唐代: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译文:秋末大地铺满浓霜寒露,清晨起来行经幽深山谷。片片黄叶覆盖溪上小桥,荒凉村落只见一片古树。 天寒山花疏落寂寞,深涧泉水若断若续。我久已忘却技巧心计,为何仍然惊动了麋鹿?。 5.中国的诗词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诗歌的由来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 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 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 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 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 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 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v诗歌何时称之首 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而不称"首"。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 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个名叫支通的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聊箸诗一首。 "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v诗人的来源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 "《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这便是诗人后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 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杨子云《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现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 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 从战国而至盛唐,诗人、骚人的称号受人尊敬。 v古诗二言至十一言之始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远古至近代诗歌不知其几千万万,因种种原因失传了的除外,保存下来的仍可说是浩如烟海。 诗歌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萌牙、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士、逐肉"据说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公认是原始社会诗歌,是二言诗之始。 《诗经·有骈》"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 卜辞"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五言诗之始。《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三个田字上面,下加缶字),我姑酌彼凹觥"六言诗之始。 《诗经·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七言诗之始,《诗经·十月之交》"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八言诗之始。《诗经·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九言诗这始。 杜甫诗"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也是九言诗。李白"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十言诗之始。 苏东坡"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十一言诗之始。 v题画诗之考 我国题画诗的产生、历来被认为始于唐代,创始者为杜甫。 这里首先应该说明什么是题画诗?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以现有的资料看,那是唐代才有的事。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那么,从现有资料看,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 如《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诗》中,就收有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是:"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 "虽说比较简单,但确实是对画扇的歌咏。 特别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在题画诗创作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我国的题画诗,六朝时已经产生。 诗歌的起源 [原创 2006-01-26 16:13:46 | 发表者: 俺样] 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说法众多,如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心理表现说等等。其中劳动说最为人们所认可。 而诗歌又可。 6.关于早晨的古诗有哪些1,《望木瓜山》唐代:李白 原文: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释义: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身在异乡内心本已酸楚,何况还面对着木瓜山。 2,《商山早行》唐代:温庭筠 原文: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释义:黎明破晓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遥遥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残月高挂苍穹,村野客店鸡鸣声声;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槲树枯叶飘落,悄然铺满静寂山路;枳树白花绽放,映亮原本暗淡店墙。令我触景伤情,不由想起归乡之梦。遥想野鸭大雁,早已挤满曲岸湖塘。 3,《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 原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释义: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4,《早起》唐代:李商隐 原文: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释义:春日的清晨,大地一片恬静,和煦的春风,晶莹的晨露,花儿开了,莺儿唱了,多美的景色!这美好的景致不属于我,还是留与他人吧。 5,《清平乐·画堂晨起》唐代:李白 原文: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释义:清晨堂上刚刚睡起,有人来报雪花飘坠。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色远近迷漫了阶级。纷扬的气势如炉烟蒸腾,素寒花草挂一身玉瑕。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6,《散关晨度》唐代:王勃 原文: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释义:眼见关山随着日出展露了真面目,石路上轻盈洁净没有尘埃。我乘着白马长啸着离开散关,却看见仙人乘着青牛迎面而来。重重深门之外竟然便是万丈深壑,房之栋梁也随着这座山婉转连绵。今天扬策出关,不建功立业决不回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木瓜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山早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破山寺后禅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早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平乐·画堂晨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散关晨度 7.中国的诗词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先秦。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扩展资料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8.描写早晨的古诗李德裕 【雪霁晨起】 雪覆寒溪竹,风卷野田蓬。 四望无行迹,谁怜孤老翁。 许浑 【晨起西楼】 留情深处驻横波,敛翠凝红一曲歌。 明月下楼人未散,共愁三径是天河。 赵嘏 【杂曲歌辞·昔昔盐·倦寝听晨鸡】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 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不愤连年别,那堪长夜啼。 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虞世南 【凌晨早朝】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 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 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张九龄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张九龄 【晨出郡舍林下】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王勃 【散关晨度】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风】 紫陌炎氛歇,青苹晚吹浮。 乱竹摇疏影,萦池织细流。飘香曳舞袖,带粉泛妆楼。 不分君恩绝,纨扇曲中秋。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云】 南陆铜浑改,西郊玉叶轻。 泛斗瑶光动,临阳瑞色明。盖阴连凤阙,阵影翼龙城。 讵知时不遇,空伤流滞情。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蝉】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 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 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露】 玉关寒气早,金塘秋色归。 泛掌光逾净,添荷滴尚微。变霜凝晓液,承月委圆辉。 别有吴台上,应湿楚臣衣。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 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 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水】 贝阙寒流彻,玉轮秋浪清。 图云锦色净,写月练花明。泛曲鹍弦动,随轩凤辖惊。 唯当御沟上,凄断送归情。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萤】 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 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 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雁】 联翩辞海曲,遥曳指江干。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带月凌空易,迷烟逗浦难。 何当同顾影,刷羽泛清澜。 杜甫 【晨雨】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羊士谔 【南池晨望】 起来林上月,潇洒故人情。 铃阁人何事,莲塘晓独行。衣沾竹露爽,茶对石泉清。 鼓吹前贤薄,群蛙试一鸣。 杨巨源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欧阳詹 【晨装行】 村店月西出,山林鹎鵊声。 旅灯彻夜席,束囊事晨征。寂寂人尚眠,悠悠天未明。 岂无偃息心,所务前有程。 刘禹锡 【冬日晨兴寄乐天】 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 灯挑红烬落,酒暖白光生。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 独吟谁应和,须寄洛阳城。 白居易 【和梦得冬日晨兴】 漏传初五点,鸡报第三声。 帐下从容起,窗间曨昒明。照书灯未灭,暖酒火重生。 理曲弦歌动,先闻唱渭城。 李德裕 【晨起见雪忆山居】 忽忆岩中雪,谁人拂薜萝。 竹梢低未举,松盖偃应多。山溜随冰落,林麇带霰过。 不劳闻鹤语,方奏苦寒歌。 许浑 【晨起二首(后首一题作山斋秋晚)】 桂树绿层层,风微烟露凝。 檐楹衔落月,帏幌映残灯。蕲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 心闲即无事,何异住山僧。 许浑 【晨起二首(后首一题作山斋秋晚)】 残月皓烟露,掩门深竹斋。 水虫鸣曲槛,山鸟下空阶。清镜晓看发,素琴秋寄怀。 因知北窗客,日与世情乖。 许浑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 南斋梦钓竿,晨起月犹残。 露重萤依草,风高蝶委兰。池光秋镜澈,山色晓屏寒。 更恋陶彭泽,无心议去官。 许浑 【晨装(洛中次甘水,一作甘泉)】 带月饭行侣,西游关塞长。 晨鸡鸣远戍,宿雁起寒塘。云卷四山雪,风凝千树霜。 谁家游侠子,沉醉卧兰堂。 许浑 【晨别翛然上人】 吴僧诵经罢,败衲倚蒲团。 钟韵花犹敛,楼阴月向残。晴山开殿响,秋水卷帘寒。 独恨孤舟去,千滩复万滩。 许浑 【朗上人院晨坐】 簟凉襟袖清,月没尚残星。 山果落秋院,水花开晓庭。疏藤风袅袅,圆桂露冥冥。 正忆江南寺,岩斋闻诵经。 赵嘏 【昔昔盐二十首·倦寝听晨鸡】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 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不愤连年别,那看长夜啼。 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韩偓 【晨兴】 晓景山河爽,闲居巷陌清。 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汲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 放怀殊未足,圆隙已尘生。 杜荀鹤 【秋晨有感】 木叶落时节,旅人初梦惊。 钟才枕上尽,事已眼前生。吟发不长黑,世交无久情。 且将公道约,未忍便归耕。 翁承赞 【晨兴】 晨起竹轩外,逍遥清兴多。 早凉生户牖,孤月照关河。旅食甘藜藿,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