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寒露节气的诗寒露 七律 蓼红如炬照平原,畴野新开刈稻镰。 户户盈仓童叟乐,车车满载马牛欢。 村夫贺岁佳醪饮,墨客登楼锦句联。 一季风调兼雨顺,凭诗祷祝舜尧天。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 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中国大部地区天气凉爽,雨水减少,秋熟作物将先后成熟。 史书记载 “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趁天晴要抓紧采收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还可以趁气温不算太低时把棉花收回来。江淮及江南的单季晚稻即将成熟,双季晚稻正在灌浆,要注意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 南方稻区还要注意防御“寒露风”的危害。 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 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 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谚曰“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可见到了寒露,天气转凉。 谚语又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节气一过,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就应注重足部保暖。 2.关于寒露节气的诗词有哪些《池上》,原文: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译文:凉风习习,晨露清冷,兰花凋零,荷叶虽残破依然带绿,一只鹤独自栖息在沙滩上,萤火虫双双飞舞在水面上。 作者自认为寥落无奈,还是酒醉初醒的意境中所见眼前景象。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扩展资料 一、“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二、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此诗可作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 3.关于寒露节气的诗寒露 七律 蓼红如炬照平原,畴野新开刈稻镰。 户户盈仓童叟乐,车车满载马牛欢。 村夫贺岁佳醪饮,墨客登楼锦句联。 一季风调兼雨顺,凭诗祷祝舜尧天。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中国大部地区天气凉爽,雨水减少,秋熟作物将先后成熟。史书记载 “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紧采收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还可以趁气温不算太低时把棉花收回来。江淮及江南的单季晚稻即将成熟,双季晚稻正在灌浆,要注意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南方稻区还要注意防御“寒露风”的危害。 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谚曰“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可见到了寒露,天气转凉。谚语又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节气一过,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就应注重足部保暖。 4.关于寒露的诗句有1、《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代: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译文: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 2、《巽公院五咏》 唐代:柳宗元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译文:新亭俯倚红色的栏杆,四周开满了美丽的芙蓉。晨风把清香吹送远处,湿润的彩花沾满露珠。 3、《.送十五舅》 唐代: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译文:本诗第三句是议论,直言离别之愁绪无穷无尽。第四句转而写景,写寒露下落,草根间传来昆虫凄凉的悲鸣。 结句寓离情于哀景,情景交融。 4、《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唐代: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译文:充分运用唐代的诗词,突出描写下一句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的诗句形象化,开头和结尾的元素正好结合,受世人的关注和欢欣鼓舞。 5、《别妻》 唐代:陈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译文:这天晚上他对妻子说: “我的考期已近不可在家久留马上要泛舟北上”于是吟诗一首赠妻: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5.有关寒露节气的古诗词有哪些1、黄雀行(作者:李频)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2、溪斋(作者:李建勋)水木绕吾庐,搴帘晚槛虚。 衰条寒露鹊,幽果落惊鱼。爱酒贫还甚,趋时老更疏。 乖慵自有素,不是忽簪裾。3、别妻(作者:陈季卿)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离歌凄凤管,别鹤怨瑶琴。 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4、早发(作者:李郢)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6、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作者:杜甫)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6.和寒露有关的诗句有哪些和寒露有关的诗句挺多的,说明古人对寒露这个节气也是很重视的,毕竟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第一个带有寒字的节气。小编查阅了很多资料,在唐宋诗词作品中,其中都有不少与之相关的诗句,其中也不乏像王安石、王昌龄这样的大家。在今天的文章中,小编为你选了一篇唐代王昌龄的诗《送十五舅》: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小编会为你逐一释义。 和寒露有关的诗句:《送十五舅》释义 看了小编为你推荐的这一首和寒露有关的诗句,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又读到了什么呢?古人最善于借景借物抒情,无论是昆虫还是夕阳,都能成为他们抒发内心情感的一个出口,而从这首词的字里行间我们又分明读出了两人即将要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和愁绪。另外,小编也为大家介绍下这首诗的作者王昌龄。王昌龄,又名王江宁,具体原因无考,一说是他是江宁人,一说是他曾经在江宁做过官,名气很大,有诗家天子王江宁支撑,他和唐代李白一样都是写绝句的高手,也有不少诗作流传。 7.有关寒露的诗词斋心 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朦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婕妤怨 皇甫冉 由来咏团扇,今已值秋风。 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秋日望西阳 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杂曲歌辞·山鹧鸪 佚名 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 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 人坐青楼晚,莺语百花时。 愁人多自老,肠断君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