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意象总结

1.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

2.【求古诗中常见意象至少20个一定要附上古诗例句在此先谢过】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10.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12.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3.诗词鉴赏有哪些常见意象如题

● 花草类: (1)菊:隐逸 高洁 脱俗 (2)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3)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 (4)牡丹:富贵 美好 (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6)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7)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8)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9)兰:高洁,友谊 (10)荷花:表示夏季,清雅高洁 (11)莲草:表示孤单一人,漂泊无依 ●树木类: (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2)黄叶:凋零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3)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4)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 (5)竹:气节 积极向上 (6)梧桐:凄苦 (7)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8)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9)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风霜雨雪水云类: (1)海浪:人生的起伏 (2)东风:春天 美好 (3)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4)西风:表示凄清之情,忧愁之绪 (5)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6)秋风:表示萧条,冷落 (7)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8)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9)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12)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13)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4)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15)云:游子飘泊石灰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16)天晴:欢愉光明 (17)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18)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 江湖诡谲 ●动物类 (1)子规:悲惨 凄恻 (2)鱼:自由 惬意 (3)鸿鹄:理想 追求 (4)猿猴:哀伤 凄厉 (5)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6)沙鸥:飘零 伤感 (7)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8)(瘦)马:奔腾 追求 漂泊 (9)(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消息(多为喜讯) (10)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11)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 (12)鹤:象征长寿 (13)杜鹃:思乡盼归 ●器物类 (1)玉:高洁 脱俗 (2)簪缨 (冠):官位 名望 (3)珍珠:美丽无瑕 (4)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 ●颜色类 (1)白:纯洁、无暇 丧事 (2)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3)绿:希望 活力 和平 (4)蓝:高雅 忧郁 (5)黄:温暖 平和 (6)紫:高贵 神秘 (7)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其它类: (1)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2)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3)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 衰败 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4)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5)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6)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7)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8)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9)破晓:初现希望 (10)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11)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 (12)斜阳:表示日暮,含有某些凄惨之感 (13)酒:欢悦得意 失意愁苦 (14)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15)残月:表示不圆满,孤独忧愁的心绪 (16)深夜:愁思怀旧 (17)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 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二、动物类: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沙鸥、蟋蟀、鸣蝉 、猿猴、燕、鱼 三器乐类:羌笛(羌管、笛)、胡笳、琵琶、戍角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古诗常用意向归纳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

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6.中国古诗意象大全

常见意象示例 树木类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桐:凄苦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低微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动物类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鸽: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风霜雨雪水云类: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的教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漂泊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器物类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暇 其他类: 古人:明志、自省、鞭鞑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月亮:人生的圆满或缺憾、思乡、思亲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7.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析总结

《月下独酌》诗中把明月作为抒情意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抒发了壮志难酬、宏图难展、无人可与共语的极度的寂寞孤独之情。

李白爱饮酒作诗。月下独酌本是极孤独苦闷极寂寞无聊的事,作者却又歌又舞又醉饮,煞是热闹!月、影本是无知无情之物,作者偏把它拟人化,视为知己,引为同调,与卑鄙龌龊的尘世相比,真可谓是无情胜有情了。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手中一壶酒,只能是“独酌无相亲”,于是他举杯,邀约自己毕生最喜欢的明月,再加上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于是冷冷清清的场面热闹起来了。

可是明月毕竟只是天边的皎洁一片,它不能解善饮的诗人之意,而影子也不过是随身而伴,不通人情。

此时,渐入醉乡的诗人酒兴发起,于是且歌且舞。月色徘徊,依依不去,仿佛静聆佳音;地下静默的影子也转动着仿佛与诗人共舞。醒时月影**,直到酩酊大醉才相互分散,仿佛月、影都与诗人一往情深,于是又深情地许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的题目是《月下独酌》,而李白丰富的想象,描述了一个孤独而又不孤独的场面,表面看来,诗人真的能够自得其乐,而背景则是无限的凄凉。诗的整篇,都给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可能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孤独感成就了这位千古奇才。

寂寞高手。

8.古诗词常见意象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

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回答者:比十 - 童生 一级 12-14 12:51 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225235)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鉴赏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

由于“折柳”的寓意又影响了第二个问题的思考,因此此题得分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诗词的许多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

“折柳”为什么“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试题答案)?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弄懂来龙去脉,寓意自然明矣。由此启发我们,在2003年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不能不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下面,笔者就把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剖析一下,供同学们复习备考之用。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