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的目录新版自序 初版自序 凡例 之一 满城春色宫墙柳 之二 锦瑟年华谁与度 之三 为君持酒劝斜阳 之四 一上高城万里愁 附录 唐诗宋词的鉴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讲座 熏出一颗诗心 编者后记 校后记 2.周汝昌鉴赏的唐诗宋词有哪些上鞘槌霭葬花吟朝代:清代作者:曹雪芹原文: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程高通行本。 3.求几本书,对唐诗宋词一类做解析的书,类似人生若只如初见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 周汝昌 (作者) 纳兰容若词传 唐诗的唯美主义 苏缨 陌上香锦蔷薇织 王臣 (作者) 王臣这一本专门写李清照和《漱玉词》的《陌上香锦蔷薇织》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这令人欣慰。越读完后我对这本书的综合印象是:干净,流畅,清澈,唯美,优雅。 初见人间芙蓉色:那些在千年唐宋中轻舞飞扬的女子 周语 (作者), 红颜知已 (作者) 人闲桂花落:隔花初见唐宋的诗人们 (平装) ~ 倾蓝紫 (作者) 恋歌十八拍:追忆古典诗词中的惆怅往事 (平装) ~ 杜珂 (作者) 当时只道是寻常 (平装) ~ 安意如 不负如来不负卿: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与情 (平装) ~ 姚敏 (作者) 希望你喜欢 如果你要买的话 在卓越网上都能买到 4.「茶语思绪」茶诗茶词品鉴,你最喜欢的诗词是哪首在我国,茶与诗的结缘已经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 有学者称:中国2000多年来,舞文弄墨的人对茶的喜爱与赞叹,实在不亚于对女性的喜爱与赞叹。在陈宗懋院士主编的《中国茶经》中记载,我国的广义茶叶诗词(也即历代提到“茶”的内容的)诗词多达2000首。 其中:唐代约有500首,宋代多达1000首,再加上金、元、明、清,以及近代的,总数当在2000首以上。这些茶诗佳作,内中所表达的顽强、旷达、潇洒、乐观的人生态度,都饱含哲理,可启迪我们的生活智慧,开阔我们的心胸,从而极大地增益和提高我们的人生经验和修养。 因此,读着这些讴歌壮丽山河的诗文佳作,歌咏亲情和真挚友谊的诗篇;以及生动描写茶区景物的赏心悦目的佳作,可以涤荡心灵,陶冶情操,使我们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我国茶文化专家林治先生认为:茶是灵魂之饮,茶可以喝出天光云影、心旷神怡,也可以洗去浮华躁烈、心灵阴影。 茶人可以无诗,但诗人不可无茶。无诗的茶人是超然是洒脱,无茶的诗人是艳俗是堕落。 所以,古往今来凡为诗人,都嗜茶、都爱茶、都品茶、都写茶、都恋茶。被人们戏称为“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的茶圣一一陆羽,那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了。 据说,在中国历代诗人中,留下咏茶诗词最多的要数南宋的爱国大诗人陆游了。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首关于茶的诗篇,当是大名鼎鼎的卢仝所作,原题为《走笔谢孟谏议惠寄新茶》,后人简称为《七碗茶诗》。 诗文如下: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他以神乎其神的笔墨描写出了饮茶的感受,创造出了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写下了这样一首千古流传的咏茶佳作。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