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偷窥古诗词

1.从古诗词中可以窥见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娱乐活动,与下列诗句依次对

A

试题分析:本题读懂古诗词的意思很重要。

由1中‘全在一丝风”看出是放风筝。而不是荡秋千。

由2中群龙、木兰舟看出是赛龙舟。而不是游泳。

由3中双枝需组履平地看出是踩高跷。而不是赛跑。

由4中清明、寻春。看出是踏青。而不是登高。故本题选A项。BCD项中的项目对应不合理故排除。

点评:政治试题中经常会考查古诗词对应的课本知识。因此积累古诗词很重要。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也很重要。解答本体的关键一是能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二是能准确掌握教材相关知识。

2.历史上的黄色诗词有哪些

古代艳情诗发端于《诗经》,发展于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中, 唐宋时经久不衰,在晚明时的艳情文学中达到高潮。

这些诗词歌咏男欢女爱,大多格调不高且文思枯燥, 但也不乏经典之作。 刘继兴今不辞劳苦大浪淘沙般择选其中十首佳作, 姑且称为中国古代的十首经典艳情诗,其中乐府诗四首, 大文豪作品五首,艳情小说中的一首。

南北朝乐府诗中的四首如下: 《古乐府》 托买吴绫束,何须问短长, 妾身君抱惯,尺寸细思量。 《碧玉歌》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子夜歌》 宿夕不梳头,丝发披两肩, 婉转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子夜四时歌》 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裙, 含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 五位大文豪的艳情诗歌如下: 唐·元稹《会真诗》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流珠点点,发乱绿葱葱 唐·白居易《长恨歌》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杜牧《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明明是乘兴而来, 却只在外不停地反复敲弄人家的门户而又迟迟不破门而入, 春色满园,春心荡漾,自然激情难耐呀, 所以红杏当然会忍不住要出墙的。)

宋·苏东坡《戏赠张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大词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 好友苏东坡嘲笑其的调侃之作。“一树梨花压海棠” 意即现在所说的“老牛吃嫩草”。)

第十首是明代瞿佑著的艳情小说《剪灯新话》中的一首, 为主人公之一的郑生所作: 误入蓬山顶上来,芙蓉芍药两边开。 此身得似偷香蝶,游戏花丛日几回。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小说中写此诗时的前前后后,原文是这样的:“ ……联芳楼记苏州有一个姓薛的富户,他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兰英, 小的叫蕙英,都很聪明漂亮,能写诗作赋。 薛某就在住宅后边建造了一座楼来安置姐妹俩,名称就叫“ 兰蕙联芳”楼。

这两个女子日夜不停地在这里吟咏,作诗几百首, 取名为《联芳集》,她们的名声遂远近传扬, 世人都认为是汉代的班昭、蔡琰再生。 兰蕙二女所居那座楼下临运河,航行的船舶都要经过这里。

当时昆山有个姓郑的青年,也是世家大族出身, 因为他的父亲与薛某交往一向亲密深厚, 其父就让郑生去苏州经商贩卖,每次船到就停泊在楼下, 依傍薛家为寓。薛某因为他父亲的缘故, 将郑生当作世交子弟来相待,往来十分亲密。

郑生很年轻,气质温柔平和,禀性俊秀文雅。夏天他在船头洗澡, 二女从窗缝里偷看到了,就把一对荔枝从楼上扔下来, 郑生虽然领会她们的意思,但是仰望那高高的屋脊楼宇,飘渺天空, 如果不是身有双翅,是不可能上去的。

不久,夜深人静,月落星移,万籁俱寂,郑生站立在船舷边, 似乎在等待什么。忽然听见楼窗“哑哑”发出响声。

正在顾盼之间,二女用秋千的绒索,下挂一只竹网兜, 垂放到郑生面前,郑生于是乘着竹网兜而登上了楼。彼此相见之后, 高兴得说不出话来,马上相挽着上床,竭尽缠绵之恋情。

那大女儿随口吟了一首诗送给郑生: 玉砌雕栏花两枝,相逢恰是未开时。娇姿未惯风和雨, 分付东君好护持。

小女儿也吟诵道: 宝篆烟消烛影低,枕屏摇动镇帏犀。风流好似鱼游水, 才过东来又向西。

到天亮的时候,郑生又乘着竹网兜下楼,从此以后, 他们没有一个夜晚不相互幽会。二女吟咏的诗作很多, 不能全部记下。

郑生因为没有诗来作答而感到羞愧,一天夜晚, 他看到书案上有浙江剡溪所产的玉叶笺纸, 于是以笔蘸墨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诗: 误入蓬山顶上来,芙蓉芍药两边开。此身得似偷香蝶, 游戏花丛日几回。

二女看到诗,高兴得不得了,把它藏在竹箱中。过后不久, 他们又同床共枕,肆情欢娱……”。

这一段中,兰英与蕙英写的诗也颇具才情, 但限于本文只写十首经典艳情诗,就只将郑生的诗忝列其中了。

3.谁能帮我写出二十首古诗词,现代诗歌也可以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相见欢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浣溪纱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谢新恩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呈郑王十二弟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更漏子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倚。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阮郎归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捣练子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皴,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谢新恩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襟香。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

4.求 暧昧些的 古诗

无题 一 ??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 ?? ??无题 二 ??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释】 刘郎,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还,后人以此典喻艳遇。

蓬山,即蓬莱山,泛指仙境。 ?? ??无题 三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 ??无题 四 ??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 ??贾化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花,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释】 韩寿,晋人,司空贾充的僚属,充每在家聚会,贾女从窗格中偷窥,见其貌美而爱之,与私通,充发觉后乃以妻寿。

宓妃留枕: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作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植过洛水时,忽见一女子来,赠所用枕。

宓妃,传说中伏羲氏之女。 ?? ?? ??无题 五 ??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逢.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 ??曾是寂寥香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 ?? ??无题 六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释】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析也众说纷纭。

比如这首“无题诗”,有人认为是政治诗,也有人认为是爱情诗。 以第三首为例。

诗的首句中“昨夜”二字的连续出现两次,提示诗人是在今天回想往事,“昨夜”二字的情感含量大,说明诗人的记忆刻骨铭心。“星辰”与“风”,“画楼”与“桂堂”,暗示了诗人所经历的幸福时光和生活情景。

第二联表现对爱情的体验与理解。彩凤比翼双飞,是美满爱情生活的象征;犀牛角的中央有纹理贯通两端,故又称通犀,诗人以此比喻双方情感的相通,展现心灵的感应和情意的契合,虽然二人各在一方,但心却是息息相通,这二句诗中所包含的深厚的底蕴,使后人赋予了它更多的哲理意味和人生内涵。

第三联中写到的送钩、射覆都是古代酒宴上的游戏,类似猜谜。二句以极华丽的语言描述了热烈欢快、酒暖灯红的场面。

然而,正当诗人沉浸于对昨夜良辰美景的回忆时,远处传来了阵阵鼓声,天要亮了,诗人又该上朝了。“应官”也就是应付官差,包含着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心境。

“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李商隐在这里也通过这一意象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境况。 李商隐的无题诗最是暧昧,谈情说爱无比隐晦,只有有心人才能读懂。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