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骅骝骅骝是骏马名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甫 韦侯别我有行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忽见骐麟出东壁。 一匹(齿乞)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韦偃是唐代名画家。 本是京兆人,后流寓四川。善画鞍马山水、高僧奇士、老松异石。 他与杜甫经常往来相聚,交谊很深。杜甫很赏识韦偃的绘画,认为他年轻有为,很有发展前途。 这一点在杜甫的另一首《戏为韦偃双松图歌》中也可看到。 韦偃,他画白川原牧马,马的姿态变化万千,穷极生动。 今可以通过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卷一画来了解其风范,该图绘骏马一千二百余匹、圉人等一百四十余名,众马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本诗当作于杜甫栖身成都草堂时。 韦偃有事离开成都,临走时和杜甫告辞,偃深知杜甫对他的画很喜爱,故在壁上作画留别。 杜甫对此很有感慨,就写了这首诗。 (注): ⑴扫:奋笔挥画。骅骝:骏马名。 说“戏拈秃笔”是为了反衬韦偃画马的出色本领。 ⑵骐:骏马名。 ⑶ (齿乞),啃吃。 ⑷霜蹄:马蹄。 《庄子·马蹄篇》:“马蹄可以践 霜雪”,故马蹄亦称霜蹄。 这句的意思是“嘶马”因为看到这千里的草原该当是想放蹄奔驰了。 ⑸末两句由图中双马的亲恋神态、生活环境而引起的对人生的感叹。意思是在这危难的时局,怎能真的得到这样的安乐环境,亲人好友得能欢聚一起,各有所为而永不奔波分离。 诗中流露了杜甫忧政伤时的感慨和惜别之情,实际上也道出了韦偃画马留别的本意。 。 2.求带有鲲 或 鹏的诗句李白《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冥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 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 杜甫《泊岳阳城下》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卢照邻《同崔录事哭郑员外》 已陪东岳驾,将逝北溟鲲。 孟浩然 《晓入南山》 鲲飞今始见,鸟坠旧来闻。 3.带有鲲诗句1.传说中的大鸟名。 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鲲,后讹为“鵾”。常以“鵾鹏”比喻才能卓异、志向高远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鵾鹏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三:“仰笑鵾鹏辈,委身拂天波。” 明 张居正 《赠国子马生行》:“鵾鹏跛躄风尘中,骅骝伏枥盐车下。”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九二:“海外鵾鹏忆鷽鸠,蟪蛄朝菌各春秋。” 2.指鲲和鹏。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诗之二:“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鵾鹏鳞羽多。”按,鳞指鵾言,羽指鹏言。鵾,当作“鲲”。 4.华岩的古诗 《兰》这几句羸骏(白居易) 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 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 踏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 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 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 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 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 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 咏怀(阮籍)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5.关于儒雅的古诗词前调(赠维扬夏中玉)柳冠卿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 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功名年少余事,雕鹗几横秋。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云仍儒雅故依然——·李孝光 ·《鹧鸪天》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