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作曲家

1.古代有多少作曲家非常好听

伯牙:古代传说人物,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相传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是他的作品。

师旷:春秋时代晋国音乐家,相传《阳春》、《白雪》、《玄默》三操是他的作品。

嵇康: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单乐家,以所弹《广陵散》知名。

雷海青:唐代著名宫廷艺人,精通琵琶,因反对安禄山被支解示众。

李龟年:唐代宫廷乐师,作《渭州曲》。

董庭兰:唐代古琴家,以善弹《胡茄十八拍》的两种传谱著称。

姜夔: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有《律吕新书》等音乐著作。

朱权:明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和古琴家。论著有《神奇秘谱》、《太和正音谱》等数十种。

王玉峰:清末民间盲艺人,以“三弦弹戏”模仿谭鑫培、龚云甫等京剧名演员唱腔知名。

华彦钧:现代民间音乐家,人称“瞎子阿炳”。所作《听松》、《二泉映月》、《寒春风曲》等二胡曲最为依妙。

2.急

伯纳德·海廷克

伯纳德·海廷克,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年轻时曾担任荷兰广播爱乐乐团小提琴手。在师从莱特纳培训一年之后,1955年便当上了该乐团指挥,四年后成为首席。1967年受聘出任伦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69年升任艺术总监直至1978年。自1961年起海廷克便是北欧首屈一指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的主要领导者,30多年来他和这个乐团都极为活跃,音乐会演出和唱片录音成果丰硕,他们录制的贝多芬交响曲和协奏曲全集、李斯特交响诗全集,尤其是德彪西乐队作品全集和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都是爱乐人士乐于称道的佳作。

作品简介:《大地之歌》,完成于1908年。当年,作者来到奥地利西部一个叫杜布拉赫的村庄,面对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无限感慨,他读着德国作家汉斯·贝特格翻译的唐诗《中国之笛》,东方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悲壮情怀激起这位西方作曲家的强烈共鸣。逐选了其中的七首唐诗,写成《大地之歌》。这是一部加入人声的、作者称之为“为男高音、女低音(或男中音)声部与管弦乐队而写的交响曲。”其中包括李白、王维、孟浩然的诗作,全曲共分六个乐章。

3.为什么作曲家对〔高拨子)有种特殊的偏爱

高拨子通常也被称为〔拨子〕。

有人说是秦腔传至安徽桐城一代以后,和某种以唢呐伴奏的当地小调结合,再经当地艺人加工创造形成的。〔高拨子〕与“西皮”、“二黄”并 存 ,早已成为徽调的重要声腔之一,同时也应用于其他剧种之中。

〔拨子〕在 地 方 戏 曲 之 中 ,多用小唢 呐 伴 奏 。 其旋律激越悲戾 ,异常动人,常用于生离死别或百感交集的戏剧情节中。

在京剧中,〔高拨子〕通常划归“二黄”腔类,伴奏用一种比普通京胡的琴筒略大一些的,俗称“拨子胡琴”的京胡,定弦为“ 1 5 弦”。〔高拨子〕相对于〔四平调〕、〔南 梆子〕等腔调来说,其板式较多。

有〔导板〕、〔回龙〕、〔原板〕、〔散板〕和 〔摇板〕等板式,但它不用〔慢板〕、〔快板〕和〔反调〕。在剧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皮黄”混合使用,以加强音乐色彩的对比。

而且,〔高拨子〕腔在京剧艺术中适用于各行当(生 、旦 、净 、丑)角 色 (男 、女 、老 、少 )的演唱。 高拨子〕的基本结构与“皮黄”相同 ,也是上下句一组为一个乐 段 ,唱腔规律为“板起板落”。

其上下句落音比较自由,上句最后落音可以是“ 5 ”音 ,也可以是“1 、2 、3 、6 ”各音。下句最后落音可以是“5”音 ,也可以是“ 5 、2 、1 ”各音。

如上则麒派名剧《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不可欺”一 段 ,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高拨子〕唱段谱例。此 外 ,由于〔高拨子〕唱腔在格式上较少的约束,使得许多戏曲作曲家,甚至歌曲作家都对其有种特殊的偏爱,从而将其广泛地应用于众多的新编剧目以及通俗歌曲的创作中。

词作家阎肃与作曲家姚明合作的《故乡是北京》一 曲 ,唱遍了大江南北,不仅红极一 时 ,同时也成为通俗歌曲创作作品中的经典曲目。曾经风靡港台、日本以及内地的歌星邓丽君也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作品《黄梅调》,其实旋律就是京剧中的〔高拨子〕腔调 ,只不过被她叫做了”黄梅“而已。

令人赞羡的是,一个从未在内地生活过的港台女子,竟然以那样纯正的普通话演唱了那样一首纯正的故乡小调,足可见同种、同族、同文化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同样的效应。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