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尾的 古诗词最后一个字是之的古诗 《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 作者:张籍 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一行已作三年别,两处空传七字诗。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作者: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2.以“记”结尾的古诗名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3.以“些”结尾的古诗词,是不是都读为sa(第三声)不一定。 根据《平水韵》,“些”在古代有两种读音。一个是suò, 属于去声二十一个,经常与“楚”组词为“楚些”(chǔ suò),指招魂歌,亦泛指楚地的乐调或《楚辞》。 如:范成大《公安渡江》:“伴愁多楚些,吟病独吴音。”程善之《和孟硕狱中诗》之三:“莫倚巫阳歌楚些,杜鹃已唤不如归。” 苏轼《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凭仗飞魂招楚些。”另一个读音属于下平六麻,其韵母与“麻”“花”“霞”等相同,声调应为平声,具体读音可模仿粤语中“些”的读音,与“仨”差不多。 如: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白玉蟾《早春》“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总之,在古诗词中,除与“楚”一同出现外,“些”都应读作“仨”。 4.以“忘”结尾的古诗词《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肃和》 天子享孝,工歌溥将。 躬祼郁鬯,乃焚膋芗。 臭以达阴,声以求阳。 奉时烝尝,永代不忘。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保大舞》郭子仪 於穆文考,圣神昭章。 肃勺群慝,含光远方。 万物茂遂,九夷宾王。 愔愔云韶,德音不忘。 《咏井》苏味道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 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 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 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送宋五之问得凉字》骆宾王 愿言游泗水,支离去二漳。 道术君所笃,筌蹄余自忘。 雪威侵竹冷,秋爽带池凉。 欲验离襟切,岐路在他乡。 《弹》李峤 侠客持苏合,佳游满帝乡。 避丸深可诮,求炙遂难忘。 金迸疑星落,珠沉似月光。 谁知少孺子,将此见吴王。 《山林休日田家》卢照邻 归休乘暇日,饁稼返秋场。 径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戎葵朝委露,齐枣夜含霜。 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 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 5.后字开头的诗句1. 后庭联舞唱,前席仰恩辉。 2. 后先不差毫发许,可笑黄面瞿昙。 3. 后苑寻青趁午前,归来竞斗玉兰边。 4. 后房寒竹连,白昼坐冥然。 5. 后有良工识苦心,今无善听孰知音。 6. 后集寄将何处去,故山迢递在匡庐。 7. 后见梁王未免哀,奈何无计拯倾颓。 8. 后王命天官,考绩弊群吏。 9. 后德相成帝业昌,不耽歌舞夸新妆。 10. 后稷播百谷,粒兹阻饥人。 11. 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12. 后苑宸游炎日长,宫中疆半坐回廊。 13.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14.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15. 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 16. 后庭寂寂日初长,翩翩蝶舞红芳。 17. 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 18. 后元富庶冠西京,万国讴歌仰圣明。 19. 后顾茫茫虎穴身,忍将多难累红裙。 20. 后念起时前念灭,起灭之念何尝别。 21. 后乘从公访古梅,梢含笑脸未全开。 6.有哪些以“心”字结尾的古诗词遂令天下父母心(唐·白居易·《长恨歌》)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眷眷浮客心(南北朝·谢惠连·《诗 二》)两朝开济老臣心(唐·杜甫·《蜀相》)向谁分付紫檀心(宋·晏殊·《浣溪沙》)九日悲秋不到心(宋·晏几道·《鹧鸪天》)孤舟一系故园心(唐·杜甫·《秋兴八首》)密意芳心(近代·王国维·《蝶恋花》)何似君情与妾心(唐·白居易·《浪淘沙》)只愿君心似我心(宋·李之仪·《卜算子》)《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李世民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 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 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 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 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赋得李》李世民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寻。 莺啼密叶外,蝶戏脆花心。丽景光朝彩,轻霞散夕阴。 暂顾晖章侧,还眺灵山林。《秋日二首》李世民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 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谒大慈恩寺》李治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 寥廓烟云表,超然物外心。《过老子庙》李隆基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送贺知章归四明》李隆基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千秋节赐群臣镜》李隆基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赐崔日知往潞州》李隆基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 妙旌循吏德,持悦庶氓心。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 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鶺鴒颂》李隆基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余兮。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巫山一段云》李晔缥缈云间质,盈盈波上身。袖罗斜举动埃尘,明艳不胜春。 翠鬓晚妆烟重,寂寂阳台一梦。冰眸莲脸见长新,巫峡更何人。 蝶舞梨园雪,莺啼柳带烟。小池残日艳阳天,苎萝山又山。 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鸯双结。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唐享昊天乐•第五》武则天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 筵辉丽璧,乐畅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唐享昊天乐•第六》武则天昭昭上帝,穆穆下临。礼崇备物,乐奏锵金。 兰羞委荐,桂醑盈斟。敢希明德,幸罄庄心。 《唐大飨拜洛乐章•通和》武则天皇皇灵眷,穆穆神心。暂动凝质,还归积阴。 功玄枢纽,理寂高深。衔恩佩德,耸志翘襟。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武则天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 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大礼虔申典册,苹藻敬荐翘襟。 《咏灯》李昪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观棋》李从谦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相对终无语,争先各有心。 恃强斯有失,守分固无侵。若算机筹处,沧沧海未深。 《赠别唐太师道袭》李建丱岁便将为肘腋,二纪何曾离一日。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 今朝荣贵慰我心,双旌引向重城出。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 《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包佶运筹时所贵,前席礼偏深。羸驾归贫宅,欹冠出禁林。 凤巢方得地,牛喘最关心。雅望期三入,东山未可寻。 《赠刘舍人古意》徐彦伯女床閟灵鸟,文章世所希。巢君碧梧树,舞君青琐闱。 或言凤池乐,抚翼更西飞。凤池环禁林,仙阁霭沉沉。 璇题激流日,珠缀绵清阴。郁穆丝言重,荧煌台座深。 风张丹戺翮,月弄紫庭音。众彩结不散,孤英跂莫寻。 浩歌在西省,经传恣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