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的爱情意象

1.宋代爱情词的意象

古代民歌和宋词中的爱情意象就较为纯粹,单单只是寄托对爱情的寸寸柔肠。尤其在宋代,爱情诗的发展可是说是到达了巅峰。

在文学史上,宋以词闻名。后人往往把宋词划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两大派流。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宴乐场合供伶工歌女歌唱,是一种音乐歌词,它最初的题材主要是描写妇女的容貌、心理生活场景,尤以男女爱情为主。北宋的词坛几乎是婉约派一统天下,词人们在题材走向、风格倾向等方面是争奇斗艳、各呈异彩的。在我们所收集的宋词意象中,柳永的词是最多的。柳永的词迎合了市井阶层的情趣,以青楼歌伎为主要描写对象,内容反映了都市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苦闷。柳永还精通音律,大量制作慢词,对我国词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说“凡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宋代词人,如苏轼、辛弃疾这般以豪放风格著称的大文豪,也不乏有凄恻哀婉的爱情诗,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诗人用朴实无华、近似白话的语言,写实情真,全无雕琢痕迹,却意义深远。

2.关于“爱情意象“诗词有哪些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3.古诗词中有哪些有关爱情的意象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燕子: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蒲苇、磐石:蒲苇很柔韧,而磐石很坚固,这两者一般用来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

茅草:在《诗经·邶风·静女》中的“彤管”和“荑”都是指茅草,是古代的爱情信物。

4.宋词中描写梧桐的意象以及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者】:李煜 【朝代】:南唐 【体裁】:词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有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前言】: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赏析】: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古典诗词象征爱情的意象有哪些

* 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比翼鸟、连理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磐石、蒲苇——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比目鱼、鸳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蜡烛——腊烛有泪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青鸟——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梧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 灵犀(牛角)——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无题》 玉立娉婷,一点灵犀寄目成。---张孝祥 《减字木兰花》 但得皆如意,两情称。

始信一点灵犀,诚通海神。---王玉峰 《焚香记·盟誓》此外还有* 茅草:在《诗经·邶风·静女》中的“彤管”和“荑”都是指茅草,是古代的爱情信物。

* 红叶:红叶传情,有典故的。* 莲:由于“莲子”即“怜子”谐音,“怜”意为“爱慕”,“子”,第二人称敬称,“怜子”即爱慕心上之人,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 燕子: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斑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答友人》。

6.古代爱情诗的意象有哪些

【爱情诗中常用的意象】西方文学理论说:诗是最精炼的语言。因此,古典诗歌往往能在短短的几个字,涵摄许多惊天动地的情怀。在唐诗中,有许多象征爱情的意象,如:鸾镜、比目、鸳鸯、蝴蝶、比翼鸟、连理枝、结发、牛郎织女、巫山云雨、金风玉露、冰心玉洁、红叶题诗……等等。

初唐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有这样的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传说:比目鱼,身体扁平,只有单眼,必须两鱼合在一起凑成两个眼睛,才能游行,像是一对同甘共苦的夫妻,另外,鸳鸯是种美丽的水鸟,双双对对,整日在水中游戏,未尝相离,据说,只要捉到其中一只,另一只会相思至死。愿为比目,愿为鸳鸯,这是多少世间南女对爱情的肯定与渴望。神仙何羡?甚至生命也可抛!像汉末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男女主角焦仲卿与刘兰芝,夫妻鹣鲽情深,却被蛮横的婆婆给拆散,最后兰芝投水,仲卿自缢,死后二人合葬,坟上梧桐交柯,化为鸳鸯飞去。而小说戏曲中的《娇红记》,申纯和王娇娘这对深情的男女,生前不能婚配,死后也化为鸳鸯。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同穴,化为蝴蝶的殉情故事,不断在戏曲电影中上演,不知赚取多少同情的热泪。

另外,“鸾镜”也是唐诗中常出现的意象,用以表示对爱情的忠贞。白居易在《太行路》中说:“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温庭筠《菩萨蛮》也说:“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传说中的鸾鸟,雌雄经常形影不离,出入成双。南朝刘敬叔《异苑》曾有这么一个故事:罽宾王有一只失去配偶鸾鸟,三年都不鸣叫,夫人告诉他:“据说这种鸟见到自己的影像就会鸣叫”,于是悬挂一面镜子来照它,果然鸾鸟见到镜中的自己便开口鸣叫,鸣声悲凄,半夜即冲撞笼子而死。这种忠于爱情的鸟,古人便把它铸在镜子里,就是诗词中常出现的“鸾镜”。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唐代的爱情诗篇,浩如瀚海,不但数量多,而且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或叙幽欢,或叙离怨,或写男女恋情、鹣鲽深庆情、相思痴情、风流绮情………,佳词丽句,多不可胜数。诗经一开始,就提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曾几何时,恋人的一颦一笑,都让我们“寤寐思服”乃至“辗转反侧”,最后终于迎娶成功,此诗被誉为千古绝唱,连孔子都赞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给予极高评价。

【人约黄昏后】男女的恋爱,本不是都“发乎情,止乎礼”,在传统社会下,“约会”似乎变得十分不允,所以欧阳修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句。中唐诗人元稹写了一篇著名的《莺莺传》,里头有一首诗叫《答张生》: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此诗非常有名,改编的《西厢记》,名称即从第一句诗而来。意思是说:站在西厢下,月升户开,映在墙上的花影来回摇动,是我那可爱的情人来了吗?将热恋中的女子心理,刻划得非常深刻。另如李商隐的“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独处本无郎”,更把男女偷欢的心境,揣摩得十分真切。

一般而言,诗歌中所表示的爱情都较含蓄,只有在小说戏曲中,方能见到像红拂女夜奔李靖,或像白娘娘主动追求许仙,如此前卫的女子形象。

【少女怀春,老女不嫁】唐代才子刘希夷的《春女行》一诗中,在他笔下的少女,显得娇媚可人,但花开花落,芳华虚度,徒增感伤。而他的“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更说明女子害怕老去的伤春情怀。杜秋娘有首作品《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代无花空折枝。

此诗题旨一言以蔽之,即“莫负好时光”。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萦绕心中,有种不可思异的魅力。由于唐代社会较为开放,女子也都勇于追求爱情,属于闺阁春情之做较少,像《诗经•摽有梅》中那位过了适婚年龄的老处女,心急如焚的模样,或民歌中“老女不嫁,踏地唤天”那样大胆直率,在唐诗中似不多见。

7.求古诗词中各种意象代表的情感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6.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7.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如曾任国民**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行行热泪。

8.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扩展资料:

意象起源: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表现为阳爻和阴爻两种组合符号,这两种符号组合成六十四卦,原本是用来记录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后来发展到历史、哲学范畴。

诗学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这种创造意象的能力,永远是诗人的标志。

比喻是诗歌(文学)的重要手段,明喻在荷马的诗中比比皆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隐喻是诗歌之本。”所谓明喻或隐喻,也就是比喻性的意象,称之喻象(由比喻产生的形象)。

黑格尔关于美与艺术的定义,与诗的意象理论也是相通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个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象

8.请问 关于爱情的宋词

关于爱情的宋词可多了。

雨霖铃(柳永)鹊桥仙(秦观)一剪梅(李清照)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这些是我们读书时都读过的,还有很多,推荐给你一些名句。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 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陆游《蝶恋花》)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辛弃疾《念奴娇》)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姜夔《长亭怨慢》)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姜夔《念奴娇》)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姜夔《暗香》)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姜夔《疏影》)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升(吴文英《风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完颜寿《朝中措》)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元好问《清平乐》)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迈陂塘》) 恨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段克己《蝶恋花》) 千古盈亏休问(王沂孙《眉妩》) 对西风,谁与招魂(白朴《夺锦标》) 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王恽《鹧鸪天》) 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关山落叶风(仇远《思佳客》)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 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张翥《踏莎行》)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刘基《眼儿媚》) 花月两模糊,隔帘看欲无(杨基《菩萨蛮》) 酒省明月照窗纱(夏言《浣溪沙》)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杨慎《鹧鸪天》) 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水龙吟》) 神魂荡漾,暗抛红泪《水龙吟》) 绿绮手中弹,挥弦白雪寒(陈洪绶《菩萨蛮》)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陈子龙《点绛唇》)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陈子龙《诉衷情》) 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声缓缓,滴泠泠。

双眸未易扃。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点点深(王夫之《更漏子》) 乍似榆钱飞片片,湿尽烟花,珠泪无人见。 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屈大均《鹊踏枝》) 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屈大均《鹊踏枝》) 嫩绿似罗裙,寸寸销魂。

春心抽尽为王孙。不分东风吹渐老,色映黄昏(屈大均《浪淘沙》)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人世事,几完缺(吴伟业《贺新郎》)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近》)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朱彝尊《解佩令》)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朱彝尊《高阳台》) 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绝连珠弄(王士稹《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处凄凉否(顾贞观《金缕曲》) 辛苦最怜天上月(纳兰性德《蝶恋花》)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纳兰性德《采桑子》) 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雨洗秋浓人淡(厉鹗《谒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