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午唐诗

1.简单五字古诗大全整首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悯农1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悯农2

唐 李 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王安石 宋

墙角数枝梅,

淩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端午节的古诗

端午节纪念的是屈原,因而古人的“端午诗”许多都是以悼念屈原为主题。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竞渡诗 唐代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对于陆游来说,这个端午真是难得的闲适愉快啊! 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

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 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送别友人,或是还乡,或是感慨于时光的流逝,总是别样的日子别样的情啊。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 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同州端午 唐 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端午日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唐 杜甫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 向公泣血洒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

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宋文天祥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

浣溪沙 宋代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 苏轼 银塘朱槛曲尘波。

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宋苏轼 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缪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爨无欲清人,奉使免内热。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

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

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篇一:端午日赐衣

作者: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篇二:端午

作者: 江南靖士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篇三: 端午日

作者: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锄禾日当午”古诗的作者是谁

一说此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绅。

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进士,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与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元稹称李绅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显见,李绅的诗风,与“锄禾日当午”诗的格调相一致。《全唐诗》收录李绅的诗,题《古风二首》,又称作《悯农二首》,其中之一就是“锄禾日当午”,另一首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两首诗的意义相同。

一说“锄禾日当午”诗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唐朝另一位诗人聂夷中。 此说的主要理由是:一,《全唐诗》于聂夷中和李绅名下分别收录这两首五言绝句,李绅《古风二首》诗后无篇章互见的说明,而在聂夷中《田家二首》诗后,加了一个脚注,称“锄禾日当午”等四句一作李绅诗。

后来,人们选注聂夷中诗,干脆不取“锄禾”四句,这才引起误传。 二,影印宋刻本《全芳备祖》列“锄禾”诗于聂夷中名下,所辑《田家二首》诗全文曰:“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山;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而此书在李绅名下仅收录“春种一粒粟”等四句,可见古人把这首诗判归了聂夷中。

三,聂夷中(837~?),字坦之,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人,咸通进士。《唐诗纪事》说:“(聂夷中)奋身草泽,备尝辛楚,尤为清苦。”

聂夷中出身贫寒,入仕后仅做过县尉小吏,对农民的疾苦比较了解,才有如此贴近生活的诗句。 《全唐文》共收聂夷中诗一卷,诸如《田家》这类题材的诗歌占四分之一,看来“锄禾日当午”诗的作者,非聂夷中莫属。

以上两说都有道理,而一般认为作者是李绅。

5.求40首古诗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黄鹤楼 唐·孟浩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同题仙游观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天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风占)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遣悲怀三首其一 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遣悲怀三首其二 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三首其三 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上“穴”下“目”)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 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 及下〔圭阝〕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正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七步诗 三国 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6.20首唐诗 20首宋词

以下的遈唐诗:

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孤帆泊何处? 天涯一望断人肠.

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储光羲的《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王昌龄的《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ní倪〕,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李商隐《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7.求多首古诗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5.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9.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1.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3.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5.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6.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7.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0.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1.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22.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3.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4.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26.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7.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28.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30.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31.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32.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3.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34.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35.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柢。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36.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37.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8.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39.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40.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41.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2.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43.塞下曲 (其一)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二)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44.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45.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46.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47.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