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很多人诗句有哪些1.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 2. 一眼望去,人山人海,街上的人们都摩肩接踵。 3. 人山人海,放眼望去黑压压看不到边际! 4. 人挨人,人挤人,像蚂蚁一样多。 5. 看那边,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那一个个人脑袋比蚂蚁还多呀! 6. 渐渐的,人越聚越多,摩肩接踵的不断从入口涌来。花坛边上坐满了人,喷泉周围站满了人。 7. 广场上人头攒动,好比星空中的点点星光。 8. 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象下锅的饺子一样多! 9. 大街上的人真多,十分拥挤,大家举起衣服袖子就像一片五彩的云。 10.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诗句就两个,还有一些句子。 2.【形容寺院很多的诗词】《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 1.啼:叫.2.山郭:靠山的城墙.3.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4.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简析]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3.形容有很多选择的诗句1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唐·沈全期《古意》 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3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唐·张九龄《感遇》 4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采莲曲》 5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6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7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8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 9 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1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14渭城朝雨?徘宄浚蜕崆嗲嗔Ð隆!ءٌ啤ね跷段汲乔? 15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唐·李白《日出入行》 16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唐·李白《塞下曲》 17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唐·高适《燕歌行》 18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1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2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2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形容很多花的诗句1、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 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宋米友仁《临江山》 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韩愈《榴花》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唐李欣《送陈章甫》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宋之问《灵隐寺》 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唐杜甫《宿赞公房》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2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长安晚秋》 2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25、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元许有《获港早行》 26、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27、一树寒梅白玉条,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28、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9、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已《早梅》 31、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3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王安石《临江仙》 3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34、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 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 36、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38、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叶梦得《临江仙》 39、雪后蔬梅,时见两三花。宋辛弃疾《江神子》 4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未《寒夜》 带“花”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形容景色很多的诗句1.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3.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冬风御柳斜。 -----韩翎《寒食》 4.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佚名《杂诗》 5.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 6.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7.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夏歌》 8.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9.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指银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许浑《早秋》 6.形容人很多的句子骈肩叠迹 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亚肩叠背 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比肩叠踵 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逐队成群 形容人多。 踵接肩摩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张袂成阴 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张袂成帷 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言三语四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亚肩迭背 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屯街塞巷 形容人多拥挤。 人千人万 形容人多。 七嘴八张 形容人多语杂。 七言八语 形容人多语杂。 肩摩袂接 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驾肩接武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掎裳连襼 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方员可施 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比肩接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比肩迭踵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迭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口杂。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摩肩接踵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磕头碰脑 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掎裳连袂 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挥汗成雨 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摩肩接毂 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挨三顶五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肩摩踵接 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比肩叠迹 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比肩接踵 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挨肩擦背 挨:靠拢;擦:摩擦。形容人多拥挤 回答者: jfienvr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8-7 21:47 我来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