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海白塔的介绍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 ,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 北海白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塔高35.9 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2.形容白塔的诗句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题壁诗有多种类型。就载体而言,题壁诗虽然都是题在墙壁上,但墙壁又有寺壁、石壁、邮亭壁、殿壁、楼壁之分。 题于寺壁者如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于石壁者如唐寒山的一首无题诗:“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题于邮亭壁者如:“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题于殿壁者如:“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旧唐书•柳公权传》)题于楼壁者如《水浒》第三十七回宋江的“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唐宋时期,出于爱护墙壁的需要,也为了方便题诗者,不少寺院、驿站专门设有诗板(诗牌)供过往行人题诗,据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蜀路有飞泉亭,亭中诗板百余,然非作者所为。后薛能佐、李福于蜀道过此,题云:‘贾椽曾空去,题诗岂易哉!’悉打去诸板,惟留李端《巫山高》一篇而已。” 又据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一:“澧阳道旁有甘泉寺,因莱公、丁谓曾留行记。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题壁诗有多种类型。就载体而言,题壁诗虽然都是题在墙壁上,但墙壁又有寺壁、石壁、邮亭壁、殿壁、楼壁之分。 题于寺壁者如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于石壁者如唐寒山的一首无题诗:“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题于邮亭壁者如:“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题于殿壁者如:“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旧唐书•柳公权传》)题于楼壁者如《水浒》第三十七回宋江的“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唐宋时期,出于爱护墙壁的需要,也为了方便题诗者,不少寺院、驿站专门设有诗板(诗牌)供过往行人题诗,据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蜀路有飞泉亭,亭中诗板百余,然非作者所为。后薛能佐、李福于蜀道过此,题云:‘贾椽曾空去,题诗岂易哉!’悉打去诸板,惟留李端《巫山高》一篇而已。” 又据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一:“澧阳道旁有甘泉寺,因莱公、丁谓曾留行记,从而题咏者甚众,碑牌满屋。”可见当时诗板(诗牌)之多。 就内容而言,题壁诗皆有感而作,是有所寄托的。大致可分如下类型:第一,政治抱负。 这类诗大多对现实不满,不平则鸣。宋无名氏《题壁》诗云:“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最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讽刺南宋某些人苟且偷安,不思收复中原,“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冷酷现实。第二,生活困难,乞求得到社会赞助,题诗于壁,广而告之。 有的甚至带有商品性质,题诗者据以牟利。据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七:“许洞以文辞称于吴,尤邃于《左氏春秋》。 嗜酒,尝从酒店贷款。一日大写壁,作歌数百首,乡人竞来观之,售数倍,乃尽捐其所负。” 许洞别出心裁,举办题壁诗展览,得到一笔经济收入。第三,志趣爱好。 有些诗颇富哲理,堪称警句。据《宋诗纪事》卷九十六:“宣和癸卯,仆游嵩山峻极中院,法堂后檐壁间有诗云:‘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其旁隶书四字云:‘勿毁此诗。 ’寺僧指示曰:‘此四字司马相公(按:指司马光)亲书也。’”上诗用烧茅草和煨榾柮两个比喻说明了一个道理:暴发户往往来如风雨,去似微尘;而老老实实循序渐进的人却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第四,发思古之幽情,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唐代宰相王播自幼贫寒,曾寄居扬州惠昭寺木兰院攻读。 和尚嫌贫爱富,瞧不起他。寺里有个规矩:敲钟开饭。 可是有一天,王播听到钟声去吃饭时,只见饭堂已杯盘狼藉。王播意识到有人故意戏弄他,遂题诗寺壁,愤然离去。 20年后,王播出任扬州刺史,决定重游惠昭寺。寺内一片惊恐,众僧匆忙把王播当年的题壁诗用碧纱笼罩起来,王播来到寺中,一眼就看到当年的题壁诗被碧纱覆盖。 他暗暗发笑,挥笔又题诗于壁:“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里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诗用前后对比的手法,以“饭后钟”和“碧纱笼”两件事尖锐地讽刺了和尚前倨后恭、附炎趋势的行为。 题壁诗历史悠久,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汉末师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题壁者之一。据《晋书》卷三十六转引卫恒《四体书势》云:“至(汉)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 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师宜官,东汉南阳人,书法家。 这是古代题壁的最早记载,可惜其题壁的具体内容已无从得知。 汉代以后,题壁者代不乏人。 南北朝时期,题壁诗渐多。唐代,题壁诗骤然大增,开。 3.北海、白塔、夕阳、湖边、同学踏过昨日的风雨 一切的记忆 都零落了 - 曾经伴随的美梦 曾经熟悉的月光 依然清晰如昨 所有的愿望 在树的枝头发芽 在夜的苍穹升华 于是,一声道别 星光黯淡了 飘然吹落的 是一片 叫做思念的叶子吧 - 拾起所有人的目光 暖照着我们满眼的迷茫 温存着我们满心的彷徨 但,不管怎样 别离的笙箫已吹响 伫足的挽歌已不再 - 幼稚的青春过后 上帝便不再留恋成熟了的我们 所以 在无声间悄然流逝的岁月 在指缝间轻然消逝的时光 并不允许 别离不了的离别 - 六月何匆匆 举手长劳劳 离情若依依 这一声再见 又该如何说出口呢。 4.参观北海白塔作文北海公园北海公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 一千年前,北海公园就建成了。开始,北海公园叫皇院,百姓是不让进的。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应邀来到过这里做客,让他惊叹不已。他盛赞说:“它有造化自然的伟大成就。” 今天,我慕名而来,饱览北海公园的美景。进了南门,我们沿着团城的城墙,穿过永安桥,就登上了琼岛。 琼岛上,苍松、翠柏、碧柳、红花、绿草,一一展现在眼前。那苍松更是形态奇特:有的像撑开的大伞、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伸出的龙爪……密密麻麻的,使阳光只剩下了细碎的日影。 站在永安寺,看东胡和西湖,一边是平静,一边是热闹。因为西湖是渡船的地,东湖则是荷花塘,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天壤之别吧。 在东湖,偶尔会看见一对绿头鸭,肩并肩的在湖中游着,视游人而不见,是不是也具有些鹅的骄傲的性格呢?话说,到了北海,不去白塔就有些可惜了。于是,我们直奔白塔。 白塔,塔如其名,通体洁白如玉,像一个白玉瓶,高30多米,头顶镏金宝盖。宝盖上,还有十八个小巧的铜铃。 风一吹,小铃铛就发出“叮呤、叮呤”的响声,清脆悦耳。 5.北海、白塔、夕阳、湖边、同学踏过昨日的风雨 一切的记忆 都零落了 - 曾经伴随的美梦 曾经熟悉的月光 依然清晰如昨 所有的愿望 在树的枝头发芽 在夜的苍穹升华 于是,一声道别 星光黯淡了 飘然吹落的 是一片 叫做思念的叶子吧 - 拾起所有人的目光 暖照着我们满眼的迷茫 温存着我们满心的彷徨 但,不管怎样 别离的笙箫已吹响 伫足的挽歌已不再 - 幼稚的青春过后 上帝便不再留恋成熟了的我们 所以 在无声间悄然流逝的岁月 在指缝间轻然消逝的时光 并不允许 别离不了的离别 - 六月何匆匆 举手长劳劳 离情若依依 这一声再见 又该如何说出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