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古代桑梓代表家乡,那红尘代表什么红尘常见名称,在古代时的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指的就是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来源于过去的土路车马路过后扬起的尘土,以此借喻名利之路。 红尘:扬起的飞尘,后延伸盛世浮华之意。 如红尘紫陌等。 还有像尺素:书信。时传尺素,以寄相思. 梨园:戏班 雁:思念(故乡,友人) 夕阳:思乡怀归、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柳:谐音“留”,古时常用作惜别相留,如如,“灞桥折柳” 2.代表家乡的诗句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3.求大量作文的指代词,意象词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一、“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四、“月”的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 4.代表家乡的诗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____李觏《乡思》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____张九龄《西江夜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____马戴《灞上秋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____宋之问《渡汉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____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____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____卢纶《长安春望》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____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____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____谢枋得《武夷山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____韦庄《菩萨蛮》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____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____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____陆游《秋思》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____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____薛道衡《人日思归》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____韦承庆《南中咏雁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____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